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今后怎么做?我们错在哪里?我们怎样能做得更好……这些问题需要父母做出回答。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帮助广大父母释疑解惑,作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家教资料,从中广收博取,沙里淘金,呈现给大家的是个案,是真知,是榜样,是教训,是思考。读过本书,也许不会解决你的全部问题,但可以给你一把钥匙,一个指引,一个方向。
图书 | 你de孩子也是天才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今后怎么做?我们错在哪里?我们怎样能做得更好……这些问题需要父母做出回答。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帮助广大父母释疑解惑,作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家教资料,从中广收博取,沙里淘金,呈现给大家的是个案,是真知,是榜样,是教训,是思考。读过本书,也许不会解决你的全部问题,但可以给你一把钥匙,一个指引,一个方向。 内容推荐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世界上没有最笨的孩子,只有最笨的父母。只要你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笨蛋”孩子也会成为天才。对一个孩子而言,零分与一百分并不是一道天堑,若有兴趣做媒,差生就可以变成优生。 你理解自己的孩子吗 呵护童心,必须以孩子理解的方式。对孩子,父母的爱是最美的语言。孩子有偏见,爱他;孩子有错误,也爱他。果子总有熟了的时候,汗水和爱心总有回报。 好母亲是·本书 为什么有的父母说了很多,孩子却没有记住一句?为什么有的父母说了一句,孩子却铭记一生?好父亲是一座山,好母亲是一本书,轻轻翻开一页,便可终生受益。 孩子的问题在哪里 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知道孩子的问题在哪里,才能一语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在哪里。 目录 第一章 是谁剪断了孩子的翅膀 1.是谁剪断了孩子的翅膀 2.花季之间 3.戈登的樱桃 4.画家和他的孙女 5.“怪问题”里有学问 6.善问敢疑 7.孩子的想象力哪儿去了 8.美国人的小学教育 9.神童之谜 10.别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11.与动物为友 12.“树洞取球”有无“标准答案” 13.水很活泼 14.情有独钟 15.孩子的研究 16.到底还剩几只鸟 17.想象力大赛 18.水滴石穿 19.孩子和蜗牛 第二章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1.最贵的蛋是“笨蛋” 2.第二种思维方式 3.简单的问题 4.信念 5.人造天才的悲哀 6.智力超常儿童的调查报告 7.梦想成真 8.播种希望的日子 9.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10.他爱三弦,就给他买一把 11.善于发现天赋的父亲 12.孩子的怪问题 13.孩子具有想象力是一种才能 14.孩子的天才在于开拓 15.玩的发现 16.“好不好”与“像不像” 17.位置 18.让孩子举起右手 19.女孩的梦 20.局限,也是一种优势 21.芝麻,开门 22.人生要滚烂泥巴 23.数学大师从“零”开始 24.大师的风范 25.失败的含义 26.赏识教育 第三章 你理解自己的孩子吗 1.儿子的礼物 2.最后一只蝴蝶 3.那个孩子 4.孩子的路由孩子自己走 5.美丽的错误 6.20美金1小时 7.美丽的苦难 8.最有用的本事 9.用美德占据心灵 10.如何确定人生的标杆 11.永远都要坐前排 12.难愈的伤痛 13.“恶作剧”闪烁的火花 14.艺匠的悔恨 15.我要去埃及 16.愿学蜜蜂还是当蚯蚓 17.中国存在这样的父亲吗 18.儿子的问题 19.蹲下来看学生 20.选择性中耳炎 21.莫须有与想当然 22.理解 23.一语之差 第四章 好母亲是一本书 1.一句话的力量 2.机密任务 3.肚脐上爱的眼睛 4.丢了一颗钉子 5.迷途 6.没有坏孩子 7.苹果 8.母亲的纯净水 9.邻居餐桌上的谜底 10.一场“家庭革命” 11.错误是施教的良机 12.抬起头来做人 13.未上锁的门 14.“俺爹俺娘的话” 15.犹太人的教育观 16.教育无小事 17.报答 第五章 孩子的问题在哪里 1.德国孩子的“爱情” 2.丁丁让苹果 3.教授的骗局 4.选定一把椅子 5.蛤蜊之歌 6.没有钓住那条鱼 7.心中栽下苹果树 8.自己拿主意 9.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10.鹅卵石与钻石 11.一封家书 12.“不良家庭”忧思 13.淘汰竞争 14.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15.读经书笨,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 16.忤逆墓的由来 17.特异儿童变成了平常人 18.从毛头小伙到一代名相 19.有一种门票叫品德 20.小孩说谎引起的屠杀 21.亮亮的“毛病” 22.100只母鸡“孵”出远大前程 23.哈佛的理念 24.不会跑的马 25.弗洛姆的桥 26.难以回答的问题 第六章 方法价更高 1.上帝的奖赏 2.诲人之难 3.学会“低头” 4.教训 5.贫穷贵公子 6.不当差的天使走了 7.没有手的雕像 8.笑谈真理 9.马克·吐温罚女 10.餐桌上的大学 11.爸爸的电报 12.劣势与优势 13.4块糖果 14.智者 15.洗厕所也要洗得最出色 16.教育孩子40条 17.旧课本 18.生命中的大石块 19.不要等到比原来还少 20.给我一杯土,还你一座山 21.人生的5枚金币 22.钉子 23.船长与儿子 24.好老师 25.朗之万的鱼 26.特殊的考试 27.5=?+? 28.什么是系统 试读章节 1968年的一天,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OPEN”,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美元。 诉状递上之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劳拉三世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她的律师也不赞同她的做法,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却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哪怕倾家荡产。 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失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较小的一片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就请教那里的工作人员。他们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我问为什么。他们解释,剪去一边翅膀无法保持身体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会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老实地呆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的悲哀,为两只天鹅感到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劳拉三世幼儿园里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人们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辞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 教初中的英文老师雷诺兹先生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列出了同学写的想法和陈述。然后,他要同学们以其中某一句话为依据写一篇作文。17岁的杰克对很多事情都非常疑惑不解。所以杰克选择的一句话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事物都是现在这个样子?” 交上作业后,杰克非常担心作业过不了关。因为杰克根本没有回答“我不明白为什么事物都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问题。杰克找不到答案。 第二天,雷诺兹先生让杰克到讲台上把她的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教室非常安静。杰克开始朗读自己编写的故事: 《妈咪,爹爹……为什么?》 妈咪,为什么玫瑰花是红色的呢? 妈咪,为什么草是青的,天是蓝的?为什么蜘蛛织网不造房子? 爹爹,为什么我不能在你的工具箱里玩耍?为什么我必须苗条得骨瘦如柴? 老师,为什么我一定要读书? 妈咪,为什么我不能抹上口红参加舞会? 爹爹,为什么我不能在外面玩到中午12点?别的小孩都可以的。 妈咪,你为什么恨我? 爹爹,为什么男孩子们不喜欢我?为什么我一定要系上背带,戴上眼镜?我为什么要过16岁? 妈咪,为什么我必须毕业? 爹爹,为什么我一定得长大? 妈咪,爹爹,为什么我必须走出家门,离开你们? 妈咪,为什么您不多来几封信? 爹爹,为什么我这么思念老朋友? 爹爹,为什么您这么爱我? 爹爹,为什么您这么宠我?您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 妈咪,为什么不经常来看我? 妈咪,为什么结交新朋友这么困难? 爹爹,为什么我非常怀念在家时的日子? 爹爹,为什么每次看到他的眼睛我就心跳加快? 妈咪,为什么一听见他的声音我的双腿就打颤? 妈咪,为什么畅游于爱河之中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觉? 爹爹,为什么不喜欢有人叫您“外公”? 妈咪,为什么他们一定要长大7 . 爹爹,为什么他们必须走出家门,离开我们?为什么必须得有人叫我“奶奶”? 妈咪,爹爹,为什么你们要离我而去?我真的需要你们! 为什么我的青春小鸟早已偷飞走? 为什么我笑对老朋友,也会笑对陌生人? 为什么我会满头银发? 为什么我弯腰摘花时双手会颤动? 上帝啊,为什么玫瑰花是红色的呢? 读完故事,杰克双眼紧盯着雷诺兹先生,雷诺兹先生也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杰克,杰克看到一颗泪珠正缓缓地从他的面颊上滚下来。就在那时,杰克意识到,生活的根基不仅包括人们得到的所有答案,而且还应该包括人们提出的所有问题。P2-5 序言 人一旦做了父母,就有了一种责任;有了这种责任,就会把精力倾注到孩子身上。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份又一份家教答卷。 我国古代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是意味深长的。王安石曾说:“仲永有聪慧的天赋,他的这种天赋,远远超过了一般有才能的人。但是结果他却成了一个平常人,那是由于他放弃了后天教育的缘故。”仲永是个天才毫无疑问,但天赋的聪慧并不等于才能,有天赋的人放弃学习和后天教育,则天赋消失;没有天赋的人,只要努力刻苦攻读,注重后天教育,照样可以成才。“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20岁是凡人。”讲的正是不良的教育对英才和天才的毁灭。 类似的故事在上个世纪的美国也发生了一次。神童赛达斯6个月会认英文字母,2岁能看懂中学课本,4岁时已发表了3篇500字的文章,在6岁生日晚会上他又公布了一篇解剖学论文。他12岁破格进入哈佛大学,14岁那年却因患精神病入院。21岁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商店店员。 上述天才的故事只是个案。美国心理学家特尔门的调查也许会给我们提供更为科学的结论。他在1921年一1923年期间,选择了1528名智力超常的中小学生,做学校调查和家庭询问,详细了解老师和家长对他们智力的评价,并对1/3的人做了体格检查。 1928年,他又重访了这些学生所在的学校和家庭,了解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智力变化的情况。1936年特尔门仍以通信随访方式掌握这些成年人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才能发展的状况。1940年,他把这些研究对象邀集到斯坦福大学座谈,并做了一次心理测验。以后他仍然坚持每隔5年做一次通信调查,直至1960年。 特尔门逝世后,美国心理学家西尔斯等人继续进行这项研究。1960年这些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已达49岁。西尔斯对其中80%的人做了一次通信调查。1972年,他又对其中67%的人进行通信随访。这时,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已达60岁。 持续半个世纪的这项调查研究表明: 1.早期智力超常并不能保证成年以后具备杰出的才能和卓有建树。 2.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同儿童时期智力的高低关系不大。 3.有才能有成就的人,并不都是老师和家长认为十分聪明的人,而是那些长年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人。 这项研究于1976年获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卓越贡献奖。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即使是禀赋超常的人,也只有在良好的早期教育和有利环境的熏陶下,再经过自己长期艰苦努力,方能成才。 由此来看,追问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天才,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可能是错误的。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 可是,我们今天几乎天天在目睹扼杀孩子天赋的悲剧。有的父母期望值过高,不惜拔苗助长,带给孩子的是心智疲惫的野蛮摧残;有的父母因孩子学习成绩差,便以为“种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而漠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不管不问;有的父母忽视对孩子个性的发现和尊重,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天天在命令孩子“干什么”、“怎么干”,而没有人问问孩子“怎么想”,带给孩子的是沉重的精神压力…… 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今后怎么做?我们错在哪里?我们怎样能做得更好……这些问题需要父母做出回答。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帮助广大父母释疑解惑,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家教资料,从中广收博取,沙里淘金,呈现给大家的是个案,是真知,是榜样,是教训,是思考。读过本书,也许不会解决你的全部问题,但可以给你一把钥匙,一个指引,一个方向。最后还有一个忠告:当你对一棵树微笑的时候,树会开花;当你视孩子为天才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作者写于孟子故里滴水居 2007年4月18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你de孩子也是天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邵泽水//张文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7170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