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智库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本书分为四个板块。一是总报告,拟客观地分析研究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过程中的成就、特征、问题,从动力机制、协同活力、政策效用、平台效能、创新能力、推进措施及督导机制等多个方面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障碍,并提出2023年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二是前瞻报告板块,拟从京津冀区域协调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后冬奥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开发区改革创新等角度分别提出了未来改革方向与对策思路。三是专题研究板块,拟从对外开放协同、科技创新协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数字经济创新、承接疏解难点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现状、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发展设想。四是调查建议板块,主要聚焦了当前河北在推进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了协同发展中难以规避和难以破解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力争为河北在推进与京津协同发展中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和智力支持。本研究的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8年来,京津冀三地推进协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对标中央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不小差距。深入研究新形势、新背景下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分析探讨并明确河北在三地协同发展中如何顺势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对于贯彻落实重要指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顶层设计具有现实意义。以“三地四方”为着眼点,以问题导向为着力点,研究分析并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过程中各个领域遇到的难点问题,特别是河北在三地协同发展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河北的视角看在承接转移和融合发展中的改革难题及破解之策,对于河北加快弥补发展短板、与京津共建和谐共进的现代化 目录 Ⅰ 总报告 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样板的战略选择与路径分析 Ⅱ 战略前沿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加快承接央企总部和二三级机构的环境跃升研究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模式与策略选择 RCEP对京津冀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河北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的建议 河北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欧亚地区合作挑战与发展趋势 京津冀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协同应对策略 Ⅲ 区域经济 雄安新区数字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和对策 河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借助京津产业与科创资源推进冀中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动石家庄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Ⅳ 专题热点 借鉴先行省市经验实施河北“链长制”初探 京津冀协同创新背景下支持大型企业组建跨区创新联合体的对策建议 聚焦携手京津重量大院大所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提档升级的建议 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迈向科技领军企业的驱动机制与路径选择 承接京津养老需求推进区域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环京津整体脱贫地区文旅产业助推发展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璐,边继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8463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80000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7.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