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海曙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为基础,展示了海曙法院从2007年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合议庭开始到2017年未成年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少年法庭制度的发展变化和不断完善。
通过校园法制课堂、模拟法庭、一站式普法、法制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本书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育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大众的充分肯定。
| 图书 | 艰难的跋涉 未成年人司法"海曙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海曙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为基础,展示了海曙法院从2007年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合议庭开始到2017年未成年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少年法庭制度的发展变化和不断完善。 通过校园法制课堂、模拟法庭、一站式普法、法制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本书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育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大众的充分肯定。 目录 第一章 未成年人审判“海曙模式”的历程与由来/ 001 第一节 海曙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效/ 003 一、在探索中寻求创新/ 004 二、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006 第二节 域外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启示和借鉴/ 009 一、德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009 二、英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010 三、美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012 四、日本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014 第三节 国际规则标准下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016 一、处遇个别化原则/ 016 二、非刑化原则/ 018 三、教育、平等及保障诉讼权利原则/ 021 四、专门化原则与共同参与化原则/ 022 第二章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海曙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027 第一节 社会调查制度/ 029 一、建章立制、规范流程/ 030 二、社会调查制度的成效/ 034 三、对社会调查制度进一步优化的设想/ 035 第二节 引入司法心理学/ 037 一、“海曙模式”中的心理鉴定制度/ 037 二、“海曙模式”下心理鉴定制度技术方案选择的历史沿革与合理性分析/ 039 三、心理干预制度融入“海曙模式”/ 040 四、对未成年被害人建立心理救助制度/ 042 五、司法心理学在“海曙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建议/ 043 第三节 公益代理人制度/ 044 一、“海曙模式”中的公益代理人制度/ 044 二、公益代理人制度在未成年人审判中初显成效/ 046 三、“海曙模式”下公益代理人制度运行的考察/ 050 第四节 缓刑听证制度/ 053 一、“海曙模式”中的缓刑听证制度/ 053 二、“海曙模式”下缓刑听证制度的运行模式/ 054 三、“海曙模式”下缓刑听证制度运行的考察/ 056 第五节 个性化帮教制度/ 059 一、“海曙模式”下个性化帮教制度初探/ 059 二、“海曙模式”下企业帮教基地的探索创新/ 063 三、“海曙模式”下企业帮教基地制度的反思与建议/ 065 第三章 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改革路径和实践探索/ 067 第一节 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改革方向/ 070 一、域外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改革路径/ 070 二、我国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改革过程/ 072 第二节 海曙法院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实践发展路径/ 074 一、完善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配套制度/ 075 二、构建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多元化调解机制/ 076 三、创新未成年人家事审判工作机制/ 077 第三节 海曙法院——家事调查官制度的运行实践/ 079 一、家事调查官制度运行的基本情况/ 080 二、家事调查官制度运行成效/ 083 三、家事调查官制度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087 四、完善家事调查官制度的对策/ 094 第四节 未成年人家事审判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097 一、缺乏和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相适应的实体保护和程序保护专门法律/ 097 二、未成年人家事审判的受案范围和审判组织归口不一/ 098 三、未成年人家事审判法官配置待加强/ 099 四、未成年人家事案件审理中配套措施的完善度不够/ 100 第五节 对未成年人家事审判工作的建议/ 101 一、单独制定家事诉讼法/ 101 二、构建合理的未成年人家事受案范围和审判组织/ 102 三、配置、培养专业的未成年人家事审判人员/ 103 四、完善未成年人家事案件审判的配套措施/ 104 第四章 未成年人权益的行政诉讼保护/ 107 第一节 涉及未成年人行政诉讼案件情况/ 109 一、行政诉讼领域占比较少/ 109 二、涉及未成年人行政诉讼保护之必要性/ 118 第二节 涉及未成年人行政案件司法审查/ 121 一、行政诉讼一般原则/ 121 二、针对未成年人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124 第三节 未成年人行政诉讼启动上的特殊保护/ 128 一、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128 二、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程序构建/ 129 三、未成年人权益侵害法律援助机制/ 133 第五章 未成年人审判“三审合一”模式的运行考察与转型路径/ 137 第一节 历史变迁:未成年人审判“三审合一”模式的由来与发展/ 139 一、萌芽阶段/ 139 二、创立阶段/ 139 三、低谷阶段/ 140 四、重塑阶段/ 140 第二节 现状考察:海曙法院未成年人审判“三审合一”模式的运行情况/ 141 一、总体情况/ 142 二、案件审理情况/ 143 第三节 困境剖析:未成年人审判“三审合一”模式运行的困难和问题/ 145 一、机构保障有所缺失/ 145 二、程序保障并不到位/ 146 三、受案范围有所欠缺/ 147 四、案件数量偏少/ 149 五、人员配置专业化程度不足/ 150 六、法官业绩考评评价体系不健全/ 151 第四节 当前选择:从“三审合一”走向“未成年人+家事”审判模式/ 152 一、“三审合一”模式发展的可能选择/ 152 二、从“三审合一”向“未成年人+家事”审判模式转型的动因分析/ 154 三、从“三审合一”向“未成年人+家事”审判模式转型的制度设计/ 157 第六章 开展“海法护航”,防范不良行为/ 167 第一节 普法宣传/ 169 一、开展普法宣传的缘由:矫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69 二、目前我国普法宣传存在的问题/ 170 三、我国普法宣传的发展方向/ 171 第二节 “海法护航”的内容、形式及成效/ 174 一、“海法护航”的内容及形式/ 174 二、“海法护航”取得的成效/ 176 第三节 “海法护航”附录/ 178 一、法治课堂讲义/ 178 二、法制游园方案/ 185 三、模拟法庭剧本/ 192 四、法制辩论赛/ 205 附 录 海曙法院出台的相关规程、规定、办法/ 207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规程(试行)/ 207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外来青少年犯缓刑适用“同城待遇”操作规程(试行)/ 218 宁波市海曙区青少年缓刑犯联合帮教(监管)实施办法(试行)/ 222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加强外地未成年人司法救济操作规程(试行)/ 224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公益代理人制度实施规程(试行)/ 230 宁波市海曙区公益代理人参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程序实施规程(试行)/ 233 宁波市海曙区关于缓刑青少年参加公益服务的规定(试行)/ 237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暂行办法/ 239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心理干预工作规定(试行)/241 宁波市海曙区关于刑事案件被告人通知辩护的操作规程/ 24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艰难的跋涉 未成年人司法"海曙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卫华 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62109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25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2.183.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