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光活着是不够的(加缪励志文选)/传世励志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讽刺

两年前,我认识了一位老妇人。那时,她正受着病痛的煎熬,她曾以为自己会死去。她的整个右半身都瘫痪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半个身子,另一半已经毫无知觉了。人们强制这个好动而又啰嗦的小个子老妇人不作声、不动作。孤独的、目不识丁的老人麻木地度着漫长时日,她的全部生命归向上帝。她信上帝:她有一挂念珠、一座铅制耶稣像和一座仿大理石的圣·尤素福怀抱孩子的塑像,这就是明证。她对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有怀疑,但又那么说,为的是别人能关心她。

这一天,有人关心她了。这是一位年轻人(他相信有一个真理存在,并且还知道这个女人快要死去,但对解决这个矛盾并不关心)。他真的十分关注这位老妇人的忧愁。老妇人深深感觉到了。对病人来讲,这种关注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她对他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痛苦:她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她应该让位于年轻人。她是厌倦了?这是肯定的。没有人对她说话。她像狗一样蜷缩在角落里。最好是结束这一切,因为她更愿意死去,而不是成为别人的负担。

她的声音变得像吵架,是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声音。然而,那位年轻人明白了。他认为,应该为别人承担责任,而不是去死。但这只证明了一件事:即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负过责。而他恰恰对老妇人说——因为他看见了她的念珠——“您还有善心的上帝。”的确如此。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烦她。若她祈祷的时间长了,如果她眼睛盯着地毯的某一图案走了神,她的女儿就会说:“你还在祈祷!”病人说:“这碍着你什么啦?”“这不碍着我什么,但这让人讨厌。”老人沉默了,她用责备的目光久久注视着自己的女儿。

年轻人聆听着这一切,一种不可名状的巨大苦痛使他胸闷难受。而老人还继续说着:“当她老的时候,她会知道她也需要祈祷。”

他感到老妇人已摆脱了一切,除了上帝。她任凭自己受这最后病魔的摆布,她也积德,但并非自愿,而且过于轻易地相信她还保留着的东西是唯一值得爱的财富,并最终义无反顾地被投入到祈求上帝的苦海中。但是,愿生命的希望会再生,而且上帝并不强违人意。

他们坐在餐桌旁。年轻人被邀前来进晚餐。老人没有吃,因为晚上进食不易消化。她仍待在她的角落里,正好面对那个听她讲话的人的背。年轻人感到老人在审视他,吃得很不安宁。不过,晚餐仍继续着。为了延长这次会面,人们决定去看电影。正好在上映一部轻松影片。年轻人冒失地接受了邀请,并没有想到仍待在他背后的人。

出发之前,客人们起身去洗手。显然,毫无问题,老人不去了。即使她没有残疾,她的无知也会妨碍她理解影片。她说她不喜欢看电影,事实上,是她看不懂。她在她的角落里,此外还对念珠串的颗粒表示空洞的关注。她把她的全部信念寄托在念珠上。她保存的三样东西对她来说标志着神灵启示的物质点。从念珠、耶稣与圣·尤素福像出发,在它们的后面,是巨大的深深的黑夜,她寄全部希望于这黑暗之中。

大家准备好了。他们走近老人,吻她并祝她晚安。她早已明白了,用力握紧念珠。但是,这个动作似乎既表明热忱也表明失望。大家都吻过她了,只剩下年轻人。他温情地握住老人的手,然后就转过身来。但老人则看着这个曾关心过她的人。她不愿意独自一人。她已感到了孤独的可怕,感觉到持续的失眠以及令人失望的与上帝的单独相处。她害怕了,她只有在年轻人那里才能安静,她依恋着这唯一对她表示关心的人,拉住他的手不放,紧紧握着,笨拙地向他表示感谢以证实这种再三的要求。年轻人感到为难。而其他人已走回来催他。电影9点开始,最好提前一点到,以免在售票口等候。

年轻人感到自己面临着有生以来最难忍受的痛苦:这就是一个人们因看电影而抛下的残废老人的痛苦。他想离开,脱身,不想知道这痛苦,试图抽回自己的手。一秒钟之后,他对老妇人产生了刻骨的仇恨,并且想狠狠地抽她一耳光。

终于,在病人从靠背椅上半起身的时候,他得以脱身并离开。老人惊恐地看着她能在其中栖身的唯一靠山消失了。现在,没有任何东西保护她。死的念头攫住了她,她不太明确知道是什么使她恐惧,但她感到她不愿孤独一人。上帝对她毫无用处,把她从人群中夺走,并让她孤独一人。她不愿离开人们。为此她开始哭泣。

其他人已经上路了。后悔的心情死死地搅扰着年轻人。他抬头仰望有灯光的窗户和那沉默房屋中的阴沉巨眼。但巨眼闭上了。老病妇的女儿对年轻人说:“她独自一人时总要关灯。她喜欢待在黑暗之中。”

这位老人露出一副得胜的姿态:耸动着眉毛,晃动着指指点点的食指。他说:“我吗,我父亲当年每星期给我5法郎,我可乐到下一个星期六。嗯,我还有办法存几个子儿。首先,我要去看未婚妻。我得在旷野上走4公里,回来也得走4公里。好了,好了,我对你们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懂得玩。”三个年轻人和他——一位老人围坐在圆桌旁。他叙述他平淡无奇的遭遇一些被拔高了的蠢事。令人生厌的事被他作为胜利来庆贺,他甚至不放过叙述中的沉默,他急于在别人离开他之前把一切都说出来,以保留他自认为能感动听众的往事。让别人听他说话,这是他唯一的癖好:对于别人向他投来的讥讽目光和唐突的嘲笑,他不加理睬,当他认为自己是受人尊敬的、阅历十分丰富的祖辈时,对别人来讲,他是一个老人,别人知道在他的那个时代一切都挺好。青年人不知道,经验是一种失败,只有丢弃一切才能知晓一点东西,他很痛苦,他什么也不再说了。这倒比外表快活要好。再者,如果在此他错了,他若想凭借他的苦难来感动别人那更是大错特错了。当你整天为生活奔波时,一个老人的痛苦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他说着、说着,用闷哑的声音平铺直叙地、兴致勃勃地、漫无边际地说着,但这不能延续很久。他的快活终有结束之时,听众的注意力已经涣散。他甚至不再好笑了,他老了。年轻人喜爱台球和扑克,因为这与他们每天笨重的劳动不一样。

P1-4

目录

讽刺

不置可否

灵魂之死

生之爱

反叛者

历史的反叛

弑君

新福音书

处死国王

品德的宗教

恐怖时期

反叛和艺术

小说与反叛

创造与革命

反叛与谋杀

适度与过度

荒谬与自杀

哲学性的自杀

荒谬的自由

唐璜主义

戏剧

征服

哲学和小说

不思未来的创造

西西弗神话

序言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东部小镇的阿尔贝加缪,是1957年法国当时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获奖理由是: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他的代表作品有《局外人》、《西西弗神话》、《鼠疫》、《反叛者》、《流放和王国》等。这位地中海的阳光和海水孕育出来的骄子,明知世界冰冷,却依旧保持尽力燃烧的状态。1960年不幸因车祸去世。

本书选取了杜小真等老师翻译的《反与正》、《西西弗神话》及《反叛者》的部分章节,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优雅,独具风格。作品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严肃思考,洋溢着艺术家的强烈激情。

1935年,22岁的加缪发表了《反与正》。这部作品笔调凝重,着重回忆了他的童年,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而这些,都是其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人应当在这冰冷但燃烧着的世界努力地存活,没有生存的痛苦,就不会热爱生活。《反叛者》沿用同样的思路对人生展开探索,提出反叛就意味着既对生活说“是”,又对未来说“不”。《西西弗神话》完成于1943年,是一本哲学随笔,系统论述了荒谬和荒谬的人,平实淡雅中蕴含哲理,字里行间透露着29岁的加缪火一般的激情。总而言之,只要人对存在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荒谬的感情,同时反叛也就产生了。

加缪,游离于文学与哲学之间,置身于阳光和苦难之间,一生渴望自由,呼唤爱。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指引和撼动着无数人。是的,生而为人,就应当努力活着,可是,光活着是不够的,还应当知道为什么活着。

内容推荐

《光活着是不够的(加缪励志文选)》一书收录了阿尔贝加缪的26篇作品,所选美文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优雅,独具风格。作品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严肃思考,洋溢着艺术家的强烈激情。

编辑推荐

《光活着是不够的(加缪励志文选)》选取了杜小真等老师翻译的《反与正》、《西西弗神话》及《反叛者》的部分章节,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优雅,独具风格。作品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严肃思考,洋溢着艺术家的强烈激情。

1935年,22岁的加缪发表了《反与正》。这部作品笔调凝重,着重回忆了他的童年,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而这些,都是其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人应当在这冰冷但燃烧着的世界努力地存活,没有生存的痛苦,就不会热爱生活。《反叛者》沿用同样的思路对人生展开探索,提出反叛就意味着既对生活说“是”,又对未来说“不”。《西西弗神话》完成于1943年,是一本哲学随笔,系统论述了荒谬和荒谬的人,平实淡雅中蕴含哲理,字里行间透露着29岁的加缪火一般的激情。总而言之,只要人对存在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荒谬的感情,同时反叛也就产生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光活着是不够的(加缪励志文选)/传世励志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加缪
译者 杜小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11055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4225460
中图分类号 I565.65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