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我的学术道路——林其锬先生口述历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林其锬同志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等职。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中,主要在中国经济思想和管理思想、刘勰《文心雕龙》和《刘子》、“五缘文化”等三个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他同陈正炎教授合著的《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1988年修订本,于1989年即被译为韩文,列入韩国“汉城大学校东洋史学讲义丛书”。《文心雕龙集校合编》不仅重现了唐、宋、元三大孤本,并且对历代诸多善本及古今名家校勘成果进行了全面校理,被学术界誉为“集大成之作”;《刘子集校》和《刘子集校合编》,汇集了敦煌、西域九种残卷,宋刻、明清抄本、刻本等40多种,还引回我国早佚的五卷本日本宝历新雕《刘子》,对版本真伪、作者谁属作了深入考证,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曾有“搜罗广博、考校详审,所取得的成果大大超过前人”之评,学术界有“‘刘子’功臣,‘龙学’丰碑”之誉。他在1989年提出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为内涵的“五缘文化”说,是“五缘文化”理论的创立者,经过他和相关学者共同努力,已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林其锬同志本是工科技术专业出身,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依靠自学,道路曲折艰难,研究涉及面较广,并在以上三个领域都做出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手稿,都已被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所收藏。本书全面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林其锬同志的治学心得和学术生涯,具有较高的学术史、文化史及社会史研究价值。 目录 序言 一、曲折早年与跨界杂学 二、《文心雕龙》与《刘子》研究 三、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与管理思想研究 四、"五缘文化"说的提出与研究 五、忆师长 (一)"流至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怀念顾老,学习顾老 (二)清园叟论人与为人——缅怀王元化先生 (三)学术独立也是人格独立——《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序 (四)深切怀念光年老——关于《〈刘子集校〉值得一读》发表前后 六、透风漏月室诗词稿 (一)《旅思集》 (二)《驼铃集》 (三)《物色集》 (四)《感吟集》 (五)《兰亭集》 (六)《鹤鸣集》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我的学术道路——林其锬先生口述历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4115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29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