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营养是最好的医生--著名营养专家于康慢性病营养方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将注意力集中于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症等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患的营养治疗。这些疾病是长期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恶性结果,并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得以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这本书充当着营养医生与一般读者的桥梁,告诉大家常见慢性病的病理、症状、危害,并提出营养治疗原则、食物宜忌、饮食误区、食疗验方等诸多的饮食细节。针对性强,实用可行,不但是广大慢性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手册,也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慢性病饮食预防方案。

内容推荐

近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1.6亿多,高血脂患者高达1.6亿,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异常。体重超重者超过2亿人,肥胖人数多达6000万。

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有25%同时伴有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有40%伴有高血压或高脂血症,50%的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这些疾病往往与“不会吃饭”密切相关,所以控制慢性病,只能从源头的饮食做起。

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营养专家于康,用浅近易懂的语言,将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症等二十余种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方案一一道来,为广大读者提供最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营养建议。

本书是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的结晶,囊括各种慢性病的病理、症状和危害、防治要点、营养治疗要点、食物选取搭配、食疗配方、各种误区等诸多细节。

目录

前 言/001

第1章 身体·营养·饮食:15个关键词

关键词1——人体/001

人体组成的三个层面:原子水平、分子水平、整体水平/001

脂肪组织:人体能量的贮藏所/003

骨骼肌:约占体重的50%/003

关键词2——体重/003

标准体重:与年龄、身高相关/003

体重改变:机体能量和蛋白质的平衡改变/004

体重指数:评判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004

体脂:女性含量高于男性/005

体型:腰围、臀围比值/006

关键词3——营养缺乏的身体信号/006

营养查体:为自己开一剂营养处方/006

头发:干燥、变细、易断/007

眼睛:夜晚视力下降/007

舌头:舌炎、舌裂、舌水肿/007

牙龈:出血/008

味觉:减退/008

嘴角:干裂/008

关键词4——认识营养/010

营养:主要来自每天的饮食/010

营养素:人体生命活动必需七大营养素/010

能量:生命的动力/010

关键词5——三大产热营养素/011

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011

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012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012

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012

脂肪: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素/013

脂肪酸:脂肪的构成单位/014

必需脂肪酸:促进胆固醇代谢/014

碳水化合物:构成肌体的主要成分/014

关键词6——维生素/015

维护生命和健康的必要元素/015

维生素的缺乏/015

维生素的流失/016

维生素缺乏与老年性疾病/017

维生素与抗衰老/018

关键词7——矿物质/020

哪些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矿物质?/021

食物加工和烹调会导致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022

为什么中老年人易缺乏维生素矿物质?/022

选择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五条标准/023

怎样正确地补钙?/026

关键词8:微量元素/032

铁:预防贫血/032

锌:抗氧化,抗衰老/032

硒:有效清除自由基/033

关键词9——其他营养素/033

葡萄糖:人体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033

胆固醇:30%来自食物,70%来自体内合成/033

叶酸: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034

水:人对水的需求仅次于氧气/035

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降血脂、降胆固醇/035

关键词10——认识慢性病/036

老年人健康的“第一杀手”/036

慢性病的联合发病/037

“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前兆/038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039

关键词11——抵抗衰老/039

氧化意味着老化/039

抗氧化营养素/040

均衡营养,免疫之本/041

微量元素与抗衰老/041

微量营养素与抗衰老/042

健康生活四大基石/044

吸烟要绝对禁止/044

早运动,早健康/044

中老年人的十大健康标准/046

关键词12——食物/046

人体的“建筑原料”/046

食物多样化/047

酸碱平衡/047

抗衰老饮食/049

保健食品三要素/050

关键词13——正确的饮食行为/050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八条准则/050

平衡膳食:全面、均衡、适度/051

“平衡膳食宝塔”五大层/051

饮食日记:每个人都需要/051

关键词14——饮食问题/052

四大饮食误区/052

两大饮水误区/053

膳食纤维过量的四大隐患/054

关键词15——健康食品TOPlO/055

1.鱼类:每周食用2—3次鱼/055

2.花椰菜:蔬菜中的上品/056

3.酸奶:提高免疫能力,有效防治腹泻/056

4.菇类食品:抗氧化抗癌症/056

5.豆类制品:高蛋白质低胆固醇食物/056

6.番茄:抗氧化抗癌症,预防前列腺癌/057

7.洋葱:防癌抗癌,延缓衰老/057

8.橄榄油:绿色保健食用油/057

9.甘薯:长寿食品,抗癌食品/058

10.猕猴桃:列入《中国药典》的食疗佳品/058

第2章 肥胖的营养治疗>061

你对肥胖知多少/061

能量剩余成肥胖/061

两种肥胖类型/061

单纯性肥胖:能量摄入超过消耗/062

身体中的肥胖因子/062

四种社会环境因素/065

肥胖危害面面观/067

肥胖与高血压/067

肥胖和高脂血症/068

肥胖与脑血管意外/069

肥胖与心脏病/069

肥胖与呼吸困难/069

肥胖与脂肪肝/070

肥胖与胆石症/070

肥胖与糖尿病/070

肥胖与痛风症/070

肥胖与骨关节疾病/071

肥胖对性功能的影响/071

肥胖对少年儿童的危害/072

肥胖对女性的危害/072

肥胖对男性的危害/073

选择食物有学问/073

记住几个原则/073

喝茶与减肥/074

蔬菜、水果与减肥/075

冬瓜与减肥/075

白薯与减肥/076

啤酒与肥胖/077

吸烟与减肥/078

吃糖与减肥/078

肥胖症的营养治疗/079

节食减肥的必备物品/079

减肥饮食总原则/080

选择正确的减肥方法/080

节食减肥的要点/081

节食减肥的实战要点/082

科学消除饥饿感/083

不能以健康为代价/084

早餐与减肥/085

细嚼慢咽与减肥/086

最佳减肥速度/086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087

不当节食的副作用/088

为什么容易失败/088

单纯节食容易反弹/089

节食减肥的七大误区/090

第3章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094

认识糖尿病/094

“现代文明病”——糖尿病/094

糖尿病离您有多远?/096

血糖——血中的葡萄糖/096

胰岛素——为葡萄糖打开细胞之门的金钥匙/098

糖耐量低减——糖尿病的后备军/099

糖尿病的四大类型/100

糖尿病的八种并发病/101

“三多一少”——糖尿病的身体信号/103

什么人易患糖尿病?/104

诊断糖尿病靠血糖/105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105

控制效果不能凭感觉判断/105

药物治疗与病情监测/106

“四个点儿”/107

防治糖尿病的“五架马车”/107

“两大基石”/108

饮食治疗的曲折历史/109

营养治疗的七大目标/109

营养治疗十大黄金法则/1 10

糖尿病患者饮酒要限量/121

糖尿病人如何科学饮酒?/122

“食品交换份”——国际流行的糖尿病饮食控制法/123

食品交换份的优点/124

食品交换份的饮食分配/124

饮食制备第一步:确定主食量/125

饮食制备第二步:确定副食量/126

相似营养素含量的食物互换/131

食品交换份应用举例/131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细节/134

“能少吃主食多吃肉吗”?/134

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134

如何克服饥饿感?/135

外出旅游如何进餐?/136

饭店进餐应注意什么?/136

节假日餐饮应注意什么?/137

如何选择代糖食品?/137

非糖甜味剂/138

代糖食品/139

素食糖尿病患者怎么吃?/140

糖尿病素食菜谱/141

患者饮食的14个误区/141

糖尿病患者食谱/145

低血糖症的营养治疗/153

低血糖症:下降水平太低,下降速度太快/153

引发低血糖反应的八大原因/153

如何辨认低血糖症状/153

低血糖反应患者怎么吃/154

六大措施预防低血糖反应/155

第4章 高血压的营养治疗>156

认识高血压/156

“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156

血压的三大调节机制/159

血压的生理波动/159

高血压的四大致病因素/160

高血压的八大发病特点/161

高血压的两大类型/162

高血压的三种分期/162

一期高血压病人的治疗/162

二、三期高血压病人的治疗/163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63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164

高血压的危害/164

三大严重并发症/165

高血压防治九大要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修订)/165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166

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础/166

高血压的七种非药物疗法/168

高血压的营养治疗/170

能量平衡——高血压预防的基础/170

正确评估膳食能量摄入量/170

钠与高血压/170

避免高钠盐的膳食措施/174

钾与高血压/175

蛋白质与高血压/177

钙与高血压/178

饮酒与高血压/182

饮茶与高血压/183

植物油、橄榄油与高血压/184

高血压患者应多食鱼/186

苹果与高血压/186

洋葱与高血压/187

患者应注意清晨饮水/187

高血压的九个食疗配方/188

高血压患者饮食的烹饪方式/189

改善饮食习惯,让高血压“低头”/189

高血压患者的食物选择/191

第5章 高脂血瘴的营养治疗

认识高脂血症/193

高脂血病——心脑血管病的导火线/193

高脂血症的十大危害/194

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197

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膳食忠告/197

食物、营养素对血脂的影响/199

高脂血症的十种食疗配方/207

第6章 冠心病的营养治疗>208

认识冠心病/208

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208

冠心病的发病特点/208

冠心病的五种类型/209

冠心病——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209

十大危险因素/209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类型/211

动脉粥样硬化的七大病因/211

血压升高是独立危险因素/213

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213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214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215

心肌梗死的病因/215

心律失常/216

冠心病的四种治疗方法/216

冠心病的营养治疗/217

关键在于预防/217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217

预防冠心病的五种重点要素/218

多吃海鱼预防冠心病/219

海藻食物多方面预防冠心病/220

饮酒不是理想的预防措施/220

动脉粥样硬化与营养有关/221

胆固醇的认识误区/221

脂肪与动脉粥样硬化/222

微量元素与冠心病/222

水质硬度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223

冠心病患者不宜多吃鸡蛋/223

牛奶可以预防冠心病/224

饮茶是一种预防手段/224

从儿童期开始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25

适于冠心病病人的体育锻炼项目/225

冠心病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的注意事项/226

夜间三杯安全水/226

冠心病人进补原则/227

饱餐易引发心绞痛/228

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忠告/228

心肌梗死患者的食物选择/229

心肌梗死急性期的饮食治疗/229

心肌梗死缓解期的饮食忠告/23()

心肌梗死恢复期的饮食忠告/230

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伴胃肠功能紊乱者的饮食忠告/231

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忠告/231

心力衰竭病人的食物选择/233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优选食物/234

第7章 痛风症的营养治疗

认识痛风/236

痛风并非单一疾病/236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重要特征/236

五种人易患痛风/237

痛风的临床表现/238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238

痛风症的营养治疗/239

限制嘌呤饮食/239

限制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239

嘌呤含量的四个等级/240

急性痛风发作期的食物选择/240

慢性痛风时的食物选择/241

痛风急性发病期病人食谱举例/241

慢性痛风病患者日常食谱举例/241

第8章 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242

认识肾脏疾病/242

肾脏——人体的第二个心脏/242

六种常见症状/243

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243

肾脏疾病的饮食调控/243

肾脏疾病营养治疗的四大原则/243

限蛋白20克食谱举例/245

限蛋白30克食谱举例/245

限蛋白40克食谱举例/246

各类营养素的供给量/246

肾病透析治疗的饮食对策/248

肾脏疾病治疗饮食制备方法/249

第9章 便秘的营养治疗>251

认识便秘/251

困扰许多老年人的顽症/251

六大因素造成便秘/251

便秘的营养治疗/252

便秘的治疗及饮食调控/252

关于便秘的六大常见误区/254

第10章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256

认识骨质疏松/256

老年人半数以上患此病/256

骨质疏松的五大诱发因素/256

六大人群容易患骨质疏松/257

骨质疏松的营养治疗/257

骨质疏松的饮食对策/257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建议/259

第11章 胃肠疾病的营养治疗>261

急性胃炎的营养治疗/261

四大类型/261

i大病凶/261

急性胃炎的临床特点/262

家庭护理和预防/262

急性胃炎的营养治疗/263

急性胃炎的食物选择/263

急性胃炎流质食谱举例/263

慢性胃炎的营养治疗/264

慢性胃炎:常见病和多发病/264

慢性胃炎与饮食因素有关/264

营养治疗的五大原则/264

慢性胃炎的食物选择/265

慢性胃炎软饭食谱举例/266

消化性溃疡的营养治疗/266

消化性溃疡:全球性多发病/266

消化性溃疡的三大致病因素/267

消化性溃疡的易发年龄/267

消化性溃疡的节律性和周期性/267

胃溃疡与慢性胃炎相关/268

反复发作的十二指肠溃疡/268

消化性溃疡的综合性治疗/269

饮食治疗是关键/269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不同阶段的营养供给/270

消化性溃疡的食物选择/271

消化性溃疡流食食谱举例/271

消化性溃疡少渣半流食谱举例/272

胃轻瘫的营养治疗/273

认识胃轻瘫/273

胃轻瘫的饮食对策/273

小肠和大肠疾病的营养治疗/274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两大类型/274

少吃多餐,保证营养/275

麸胶肠病多见于婴幼儿/275

麦胶肠病的营养治疗:无麸质饮食/275

麦胶肠病的食物选择/276

无麸质膳的食谱举例/276

炎性肠道疾病两大类型/277

三种常见营养素的缺乏/277

炎性肠道疾病导致营养不良/277

炎性肠道疾病的多种营养支持手段/278

炎性肠道疾病的食物选择/278

克隆氏病: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肠病/278

克隆氏病的饮食治疗五大原则/279

不同阶段克隆氏病的食谱举例/279

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中青年/280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治疗:少刺激性,少量多餐/280

溃疡性结肠炎食谱举例/281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复杂,精神因素为主/281

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治疗:增加膳食纤维,限制产气食物/281

腹泻的营养治疗/282

腹泻:排便次数多,粪便量少/282

急性腹泻的致病因素/283

急性腹泻的营养治疗:清淡,流质,少渣/284

急性腹泻的食谱举例/284

多种因素引发慢性腹泻/285

慢性腹泻的营养治疗: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285

慢性腹泻的食谱举例/286

胃肠动力相关问题的饮食对策/286

饮食改善胃动力/286

没有胃口/287

进食后早饱/287

反酸烧心/288

第12章 肝脏疾病的营养治疗>289

病毒性肝炎的营养治疗/289

病毒性肝炎三大类型/289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其主要表现/290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的营养治疗:低脂饮食,少吃多餐/291

病毒性肝炎慢性期的营养治疗/291

病毒性肝炎慢性期食谱举例/292

病毒性肝炎患者须禁酒/293

警惕黄曲霉毒素/293

脂肪肝的营养治疗/295

脂肪积聚导致脂肪肝/295

脂肪肝的病因/295

脂肪肝营养治疗:能量供给不宜过高/296

脂肪肝的食谱举例/297

肝硬化的营养治疗/298

认识肝硬化/298

肝硬化的常见病因/298

肝硬化的代谢障碍/298

肝硬化的营养供给/3()()

肝硬化病人的食物选择/301

肝硬化的食谱举例(软饭)/301

糖尿病合并肝脏病变的饮食对策/301

第13章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营养治疗

认识胆囊炎和胆石症/303

互为因果的两种病/303

胆石症的发病情况/303

哪些饮食因素可导致胆石症/304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305

胆石症的防治要点/305

胆囊炎的病因/305

胆囊炎的临床表现/306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营养治疗/306

胆囊炎患者为何不宜长期素食/308

不吃早餐易患胆石症/308

儿童与胆石症/309

第14章 胰腺疾病的营养治疗>310

认识胰腺疾病/310

胰腺的外分泌功能/310

胰腺分泌的调节功能/311

胰腺分泌不良/311

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治疗/312

急性胰腺炎影响人体的营养维持/312

急性胰腺炎的四大病因/312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营养代谢的改变/312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营养治疗/313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营养治疗/313

肠外营养(静脉营养)/314

肠内营养/315

慢性胰腺炎的营养治疗/316

慢性胰腺炎导致内外分泌失调/316

慢性胰腺炎的四大病因/316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316

慢性胰腺炎的营养代谢改变/317

慢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与治疗/317

胰腺癌的营养治疗/318

胰腺癌的主要营养问题/318

胰腺癌的营养支持与治疗/318

第15章 癌症的营养治疗>320

病人常见的四种营养障碍/320

饮食预防大肠癌/322

中老年癌症病人应喝什么汤?/324

第16章 早老性痴呆的饮食调理

老年痴呆症病人已达82万/326

早老性痴呆与饮食相关/326

第17章 贫血症的营养治疗

认识贫血症/329

女性常见病/329

贫血症的四大病因/330

贫血症的营养治疗/331

贫血症病人的饮食忠告/331

试读章节

3.什么时间、怎么科学服用钙片?

提高吸收效率,减少不良反应,这是服用钙片时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经口服途径摄入的钙剂,进入人体后均需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为钙离子,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当食物在口腔内被咀嚼的时候,胃壁细胞就开始准备分泌胃酸。当食物或钙制剂进入胃后,食糜在胃内蠕动,一方面促进胃酸分泌,一方面促进胃液与食物的充分接触。

在服用钙剂时,如果能够随三餐一起服用,胃液能够大量分泌,这样就有利于解离出更多的钙离子;同时,钙剂经食物混合并搅拌在一起,对于一些碱性强的钙剂(如活性钙)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为了达到最有效的钙吸收,建议小儿和老年人不要空腹服用钙剂,最好与进食同时进行,或在饭后半小时服用钙片。

服用钙片时嚼碎后用清水送入,可提高钙的吸收率;将一钙片分为若干小片分次服用,也可提高补钙效率。

4.空腹服用钙剂好不好?

经口服途径摄入的钙剂,进入人体后均需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为钙离子,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胃酸的分泌,取决于神经体液或人体生物钟代谢的调节,更主要是取决于食物摄入(进餐)的时间。通常胃酸的pH值为1.5—1.8,服用1片含钙200毫克的碳酸钙,在胃中实际要消耗316—632毫升的胃液才能将其中的钙离子释放出来。胃内容物在胃中停留时间为2—3小时,正常人每天胃液分泌总量只有1500—2000毫升,因此正常人的胃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分泌足够的胃酸使钙全部离子化。尤其是小儿分泌的胃酸酸性弱,而老年人分泌的胃酸量少,难免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如果能够跟随着一日三餐服用钙剂,胃液能够大量分泌,这样就有利于分解出更多的钙离子。此外,钙剂经食物混合并搅拌在一起,对于一些碱性强的钙剂(如活性钙)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能够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由于糖类能够增加钙的吸收,各种钙剂与能降解成糖类的淀粉食物同时摄入,也会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为了达到最有效的钙吸收,建议不要空腹服用钙剂,最好与进食同时进行。

5.补钙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吗?

一般说来,钙是一个非常安全的营养素,人体内有一套很完备的自我调节机制,能够将多余的钙质排泄出去。因此,口服补充钙质不会引起钙在体内的过多蓄积,适量应用钙剂也不会干扰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过多钙质的摄入有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例如醋酸钙摄入过多可能会影响食物中锌的吸收,过多的钙质也会减少铁、铜的吸收,所以在补钙时应注意适量的原则,对于已经明确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的人,不应只注重补钙而忽略了其他营养素的补充。

6.补充钙剂能与牛奶同时服用吗?

有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采用食疗和药疗同时进行的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而将牛奶与钙剂同时服用。这种做法并不合理。牛奶是一种富含钙质并且吸收良好的普通食物,每1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钙质约120毫克,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都较高,单纯喝牛奶时钙的吸收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的范围了,如果将钙剂与牛奶同时服用,就可能造成钙质的浪费。因为当钙质摄入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再增加钙的摄入就可能导致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下降。而且钙制剂与牛奶混合后,可能导致牛奶中的大分子胶质发生变性,形成絮状沉淀,也会影响牛奶的感官性状。钙制剂与食物最好的组合是与米、面等富含淀粉、乳糖、葡萄糖的食品共同服用,能够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7.一天中有最佳的补钙时间吗?

科学家们通过对人体钙代谢生理作用的研究,指出一天中最佳的补钙时机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  在白天的一日三餐饮食中,人体可以摄入400—500毫克钙质,当钙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从尿中排出多余的尿钙时,血液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以维持血钙的平衡。但是到了夜间,尿中的尿钙仍旧会排出,可食物中已经没有钙质的补充,这样血中的钙质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去填充尿钙的丢失。为了维护血液中正常的钙水平,人体必须从钙库中提取一部分库存,即骨骼中的钙质。这种调节机制使清晨尿液中的钙大部分来自骨钙。另一方面人体内各种调节钙代谢的激素在昼夜间分泌各有不同,因而血钙水平在夜间较低而白天较高。夜间的低钙血症可能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使骨钙的分解加快。如果在临睡前补充钙制剂就能够为夜间提供充足的“弹药”,阻断体内动用骨钙的过程。因此,临睡前进食牛奶或其他补钙食品、药品,是一天中最佳的补钙时间。

8.补钙时为什么要多喝水?

很多医生在给予患者钙制剂时经常嘱咐患者要多喝水。众所周知,钙制剂的吸收取决于钙的溶解度、钙质的来源等。许多钙制剂都是一些微溶性或者可溶性钙盐,如果加大水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钙质的溶解度,由此增加吸收率。因此,补钙的人应多饮水。

9.服用抗酸药时如何补钙片?

患有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的人在服用某些钙制剂时会感到胃部不适、腹胀、便秘等。这是因为钙制剂进入人体后,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分离成钙离子。由于食物进入胃中,可以刺激胃分泌大量的胃酸来消化食物,所以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胃炎需要服用抗酸药时,可以在饭后服用钙制剂,以减少胃部不适;也可以选择经柠檬酸、果酸调整过的补钙品,或用一杯酸性果汁饮料送服钙制剂。

由此可见,钙的摄入非常重要。但人们一定要清楚一个概念,每天元素钙的摄入量没有必要超过2000毫克。

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钙剂,很多人都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选择。许多专家在临床上推荐使用钙尔奇D。研究发现,钙尔奇D对于那些曾患脊椎骨折的绝经后妇女来说,可以减少骨矿流失,而且钙含量比其他同类产品高20%。钙尔奇D由自然界中含元素钙浓度最高的碳酸钙制成,还含有维生素D3,可以帮助钙吸收利用。一天服用一片,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适宜摄入量,每天服用1—2粒就可以达到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所需的钙摄入量,并且可以被人体充分地吸收。适宜人群广泛: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补钙;不含盐,适合高血压患者补钙;不含脂肪/胆固醇,适合肥胖或高血脂患者补钙;不含乳糖,适合乳糖不能耐受患者补钙。

P29-32

序言

《营养是最好的医生》在2007年春节完稿了。

本书是我编写的《饮食决定健康》一书的姊妹篇。自《饮食决定健康》问世后,短短的1年时间内连续十几次印刷,发行量突破8万册,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这凸显人们对健康信息的渴求,同时,也使我深感继续编写慢性疾病营养治疗科普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这两本书共同构成了从健康人群到疾病患者的较为完整的营养解决方案。因此,我推荐广大读者将这两本书结合在一起阅读,您将由此获得更为完整和系统的信息。

与《饮食决定健康》一书不同的是,《营养是最好的医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症等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患的营养治疗。这些疾病是长期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恶性结果,并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得以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如果把健康教育、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病情监测比作慢性疾病综合防治的“六架马车”,那么,营养治疗就是驾辕之马,是各种防治措施的基础。然而,真正学会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营养手段防治疾病并非易事。毕竟,绝大多数的人们没有系统接受营养教育的时间和条件,而寥寥无几的临床营养专业人士也难以为每个需求者提供个体化的饮食咨询。由此,以科普丛书为载体,以轻松、活泼的形式,为广大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营养建议,就成为当今通行全世界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在这方面,我们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本书的编写和出版,以及上一本《饮食决定健康》的编写和出版都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应特别提出的是,因饮食习惯、食物种类和烹调方法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营养治疗的头绪繁多。对读者朋友们而言,根本的办法是在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营养治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遵循个体化原则,结合自身生活特点,将这些原理灵活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建立符合自身健康和生活特点的营养治疗方法,才能获得实际的益处。

有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预防和治疗疾病如此,编书和读书大致也是如此。

在此,我愿真诚地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作出贡献的老师、同道和朋友们:

深深地感谢北京国康民健教育咨询中心的张靖女士和郭迎节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感谢漓江出版社有关编辑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巨大劳动和出色的工作。

最后,真诚祝福每一位读者朋友健康、快乐、长寿。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于康

2007年春节

书评(媒体评论)

目前中国慢性病的发生非常普遍,人数迅速增加,发病年龄提前,已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为公众健康的头号杀手。医生和病人应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他们的共同敌人就是疾病。

这本书充当着营养医生与一般读者的桥梁,告诉大家常见慢性病的病理、症状、危害,并提出营养治疗原则、食物宜忌、饮食误区、食疗验方等诸多的饮食细节。针对性强,实用可行,不但是广大慢性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手册,也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慢性病饮食预防方案。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 殷大奎教授

现代社会中,有一些常见病是“吃”出来的疾病,或者说得更科学一点,是与吃得不科学、不合理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疾病前期状态,如脂肪肝、Ⅱ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国内外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最为经济可行和有效地防治这些疾病的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多运动一点,吃得科学一点。

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大夫编写的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合理,吃出健康来。我不是营养学家,但就我读过的有关糖尿病方面的内容来说,我认为这本书、通俗易懂,而且可以操作。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会帮助我们的读者,无论是患者还是健摩者,能够更好地学会“吃”,学会“管住嘴”,有利于“迈开腿”,从而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享受健康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兼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解放军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许樟荣教授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均GDP由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居民膳食结构迅速发生变化,往往也是慢性疾病的高发期。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个关键时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与“不会吃饭”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70%以上,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控制这些疾病,只能从源头的饮食做起。于康的这本新书,能让广大读者多学点营养知识,了解慢性病的营养防治方法,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从而有效控制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享受健康人生。

——武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全军医学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吕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营养是最好的医生--著名营养专家于康慢性病营养方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9355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7.1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