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寻集中营遗址,
发掘纳粹屠杀背后的真实历史图景。
真正的屠杀者何以颐养天年?
杀人的方式或许已经改变,
但桌面屠夫仍与我们同在。
图书 | 桌面屠夫:历史中不为人知的邪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实地探寻集中营遗址, 发掘纳粹屠杀背后的真实历史图景。 真正的屠杀者何以颐养天年? 杀人的方式或许已经改变, 但桌面屠夫仍与我们同在。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用20多年的时间,走访世界各地,翻阅查证数以千计的档案文献与证词写出这本书。内容包括荷兰的石油公司谋杀尼日利亚当地土著人士、瑞士苏拉集团如何在“二战”时期为纳粹提供移动毒气室、纳粹万湖会议中的会议备忘录与背后的故事、殖民者如何对澳洲的土著毛利人进行种族灭绝活动等。本书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桌面屠夫的心理状态,也是他个人对于资本主义、国族主义的反思。书中历史研究分析中穿插了作者漫步林间回想失去的爱以及数千年以来人类持续面临的道德难题。 目录 作者原版说明 前 言 一路向西 第一章 生存与毁灭 一 沙漠中的人骨 二 纳粹德国的技术官僚 第二章 沉默与灭绝 一 父亲和他的沉默 二 面对暴行,社会的沉默 三 种族灭绝 四 温得和克的桌面屠夫 五 烧书与烧人 第三章 国家的暴力 一 历史的偏离 二 塔斯马尼亚猎鸦行动 三 英国的饥荒与屠杀 第四章 直面困境 一 打破沉默 二 电力和飓风 第五章 施害者、受害者、旁观者 一 受审的建筑师 二 519号房:走入黑暗 三 石油商人与折断的翅膀 四 文明的牺牲者 \t......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一次独特而又扣人心弦的关于大屠杀的旅程。 ——菲利普·桑兹(Philippe Sands),《东西街: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的起源》作者 细致、冷静、发人深省,一本极其重要而精辟的书。 ——大卫·奥卢索加(David Olusoga),英国有名历史学家,《文明Ⅱ:交流与互渗》作者 这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包含了对“桌面屠夫”的不懈探究,“桌面屠夫”是指政府工作人员或企业高管,他们的决定往往以人的生命为代价。 ——《观察者》(Spectator)年度图书评语 格里顿无疑是他这个时代中一位百折不挠的探究者。他耗时20多年,撰写了超过2000页的书籍,将他所收集到的关于这一挑战性主题的资料都联系了起来。 ——马克·科克(Mark Cocker)《界面新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桌面屠夫:历史中不为人知的邪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丹·格里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1148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0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39000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15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