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寺看北魏帝国的辉煌与衰落。
◆除了准确地保存了北魏洛阳城的原貌,还有对洛阳城这段历史的回忆和批判。
◆古都洛阳,伽蓝为证。在对佛寺形制规模和始末兴废的描写中,反映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风俗人情。
◆《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齐民要术》合称“北魏三大奇书”,与《水经注》并称为“北朝文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详尽解读,轻松读懂。
◆引领华文世界40年扛鼎之作,数百万读者奉为经典入门的必读书目。
◆龚鹏程导读推荐。
| 图书 | 洛阳伽蓝记:净土上的烽烟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佛寺看北魏帝国的辉煌与衰落。 ◆除了准确地保存了北魏洛阳城的原貌,还有对洛阳城这段历史的回忆和批判。 ◆古都洛阳,伽蓝为证。在对佛寺形制规模和始末兴废的描写中,反映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风俗人情。 ◆《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齐民要术》合称“北魏三大奇书”,与《水经注》并称为“北朝文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详尽解读,轻松读懂。 ◆引领华文世界40年扛鼎之作,数百万读者奉为经典入门的必读书目。 ◆龚鹏程导读推荐。 内容推荐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地理和文学价值的中国古代佛教史籍。 其作者杨衒之以无畏的道德精神、巨细靡遗的观察力以及优美的文笔,让读者看到北魏鲜卑族不但将荒废已久的洛阳城,重新建造成一座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宏大的都城,并且在城里的各项活动中,展现着极为缤纷生动的人文色彩。 本书是一部解读《洛阳伽蓝记》的大众读本。编著者的讲解通俗有趣,再现北魏洛阳城的原貌,看尽历史变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篇 第一节 序曲/ 003 第二节 《洛阳伽蓝记》写作的时空背景 / 006 第三节 《洛阳伽蓝记》特殊的笔法与体例 / 010 第四节 《洛阳伽蓝记》作者生平事迹之谜 / 014 第二章 地学篇 第一节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 021 第二节 北魏以前洛阳建都之经略 / 023 第三节 中国传统都城规划与洛阳城 / 027 第四节 北魏洛阳城 / 029 第三章 史学篇 第一节 杨衒之的史家精神——与魏收《魏书》的比较 / 055 第二节 北魏帝国兴亡录 / 062 第三节 杨衒之笔下的洛阳社会 / 081 第四章 文学篇 第一节 前言 / 103 第二节 空间与时间的切割 / 106 第三节 冷笔与热笔的变换 / 114 第四节 真实与虚幻的交错 / 120 第五章 赏鉴篇 第一节 永宁寺 / 125 第二节 建阳里 / 137 第三节 平等寺 / 140 第四节 宣忠寺 / 146 第五节 法云寺 / 150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洛阳伽蓝记:净土上的烽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文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487865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928.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