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内生动力就是国际竞争新优势,而内生动力的锻造和提升过程就是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培育过程。作者从党和政府关于国际竞争新优势与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文件精神、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关开放型世界经济研究的学术史以及培育国际竞争优势的政府层面、市场层面、产业和企业层面等方面展开系统的文献解析,在认识和厘清三大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一个研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生性分析框架,并进行培育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路径研究。该研究成果对我国经济政策及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内容推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中国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历史必然。本书在认识和厘清“新”与“旧”、“主”与“次”、政府与市场这三大关系的基础上,强调在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方面,应使市场起决定作用,分清主次,重点突破;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方面,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的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制度设计,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治理。本书将尝试为中国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一个清晰的内生性分析框架和政策借鉴。 目录 第一篇 引论 1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践探索、理论渊源与科学体系 14 第一节 中国开放型世界经济探索的历史演进 14 第二节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论渊源 21 第三节 中国开放型世界经济与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型经济 24 第四节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科学体系 27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29 第二篇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内生市场动力 34 第三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内生市场动力Ⅰ:多层次市场需求的生产率效应 3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5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8 第三节 数据说明与典型事实分析 40 第四节 估计结果与分析 44 第五节 扩展分析 55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58 第四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内生市场动力Ⅱ:多层次市场需求的创新效应 6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60 第二节 文献综述 62 第三节 理论模型 63 第四节 经验研究 69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81 第三篇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支撑作用 83 第五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支撑作用Ⅰ:制造业动态生产率视角 8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84 第二节 动态TFP 分解及资源配置效率测算 87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及动态TFP 的特征事实 88 第四节 经验研究 91 第五节 进一步的拓展研究 99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1-10章).indd 1 2023/8/14 10:54:52 II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103 第六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支撑作用Ⅱ:制造业服务化的出口效应 10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05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出口的理论机制 106 第三节 数据说明和计量模型 108 第四节 回归分析 113 第五节 扩展分析 117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20 第七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支撑作用Ⅲ: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12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22 第二节 服务业TFP 的测度框架与指标数据 124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129 第四节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134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141 第四篇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企业主体地位 144 第八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企业主体地位Ⅰ: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145 第一节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回顾与评价 146 第二节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机制和路径:理论解释与经验总结 156 第三节 不确定时代的企业国际竞争力:风险与挑战 161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选择 164 第九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企业主体地位Ⅱ:服务企业的绩效 16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69 第二节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172 第三节 经验模型及结果讨论 179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 185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192 第五篇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政府战略 194 第十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政府战略Ⅰ:产业政策 19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95 第二节 理论模型 198 第三节 模型拓展:嵌入产业政策的分析 203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产业政策选择 213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218 第十一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政府战略Ⅱ:贸易政策 219 第一节 引言 219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1-10章).indd 2 2023/8/14 10:54:52 目录 III 第二节 文献综述 221 第三节 模型的基本设定 223 第四节 小国情形 226 第五节 大国情形 231 第六节 缓解不确定性的政策选择 238 第七节 数值模拟 243 第八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247 第十二章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政府战略Ⅲ:贸易治理 24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49 第二节 新冠疫情之前的全球贸易治理:历史演进与经验总结 250 第三节 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治理的新特征 256 第四节 后疫情时代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理论依据 259 第五节 后疫情时代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战略选择 263 第六篇 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量化评估 266 第十三章 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量化评估Ⅰ:贸易强国视角 26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67 第二节 贸易利益与贸易强国程度的分解 269 第三节 参数估计 275 第四节 量化分析 283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其他类型效用函数 288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293 第十四章 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量化评估Ⅱ:进口外溢效应 29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95 第二节 基本事实: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 297 第三节 模型与变量 303 第四节 发现和结论 307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314 附录A 315 附录B 324 参考文献 33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学锋 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377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520000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1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