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云游于艺 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网络文艺的兴起正是当代文艺发展中的一次大规模事件,网络文艺的创作主体、创作方式、阅读活动、传播路径和评价体系都已成为事件,网络时代的“云游于艺”现象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事件、媒体事件和美学事件。本书是学习和运用事件理论、媒介理论来探讨“云游于艺”现象的初步尝试,主要涉及到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连接与反连接、事件理论与新媒介艺术批评、人工智能与后人类、网络文学的现实品格和及物现实主义、民族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官场小说中的权力伦理、台湾网络文学、圈层文化、流量、数据安全、影视艺术的审美思潮等话题。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 云中漫步或退而却步——社交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 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连接与反连接 作为事件的网络文艺与新文艺评论的再出发 事件研究与新媒介艺术批评的创造性生成 文艺批评的多声部与元规则 圈层:新差序格局、想象力和生命力 “唯流量论”必须退场 后流量时代的文艺评论刍议 实力派引领审美新风尚 豪迈刚健的审美品格正在形成 《文本盗猎者》:磨砺当代文化的试金石 新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息图景——评《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 下篇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 “压弯的树枝”:民族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 珀耳修斯的“隐形盔”和“盾牌”:试析网络小说的现实 品格 当代官场小说的权力伦理 网络文学:终将突破审美认知的同温层——须文蔚教授访谈录 人工智能、后人类和网络文艺的时代之问 2021网络文艺:在“塞壬”的歌声里踏浪而行 2022网络文艺:凿开通路,点亮星空 2023网络文艺:以磅礴的想象力致敬未来 附录 昔日越轨者,可能是今日文化英雄——访首都师范大学胡疆锋教授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云游于艺 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疆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5438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37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