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浙江近代小说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列入浙江省2018年度后期资助。本书从地域研究的视角,将浙江近代小说作为一个独立整体进行系统研究: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近代小说在浙江小说发展目前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近代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浙江近代小说显示出的独特性;从横向的角度对近代小说较为繁荣的几个主要地区,如上海、江苏等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浙江近代小说带有明显地域印记的特征。主要内容包括:1、按照浙江近代小说发展轨迹将之分为四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各阶段之间的联系,注重作家、翻译、期刊、出版机构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对小说发展产生的影响。2、浙江近代小说的特征、价值: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近代小说在浙江小说发展目前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近代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浙江近代小说显示出的独特性;从横向的角度对近代小说较为繁荣的几个主要的地区,如上海、江苏等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浙江近代小说带有明显地域印记的特征。3、作家、作品及期刊、出版机构的个案分析和调查研究:对一些学界关注较少的重要作家如寅半生(钟骏文)、魏易、吴梼及其作品等进行个案分析和考辩;对与小说相关的14种期刊和7种出版机构逐一进行调查分析。 目录 \t绪论 \t章 “小说界革命”前的浙江近代小说(1840—1902) \t 节 昔风旧雨:延续传统的小说创作 \t 第二节 域外初探:早期翻译小说 \t 第三节 “小说界革命”前奏:理论准备与创作实践 \t第二章 浙江近代小说的波高潮(1903—1905) \t 节 小说革命阵地:报刊小说成为主流 \t 第二节 开眼看世界:翻译小说的热潮 \t 第三节 《红楼梦评论》:“不合时宜”的小说理论 \t第三章 浙江近代小说的第二波高潮(1906—1908) \t 节 新旧交糅:小说创作的多样性 \t 第二节 蔚为壮观:翻译小说的全盛时代 \t 第三节 风头正劲:文艺性期刊成为报刊小说的主力出版物 \t 第四节 《小说闲评》:对“小说界革命”的反思修正 \t第四章 余波(1909—1911) \t 节 式微:小说创作的数量开始下降 \t 第二节 遇冷:《域外小说集》的出版和营销 \t 第三节 没落:《四明日报》独撑报刊小说局面 \t结语 \t附录 \t 附录一 浙江近代小说家简介 \t 附录二 浙江近代小说报刊简介 \t参考文献 \t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浙江近代小说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永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900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9-07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