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先知先觉--如何避免再次落入公司欺诈陷阱/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证券市场有如凶险阴鸷的原始丛林,陷阱密布、杀机重重。

《先知先觉——如何避免再次落入公司欺诈陷阱》一书,通过回顾20世纪早期的重大骗局,譬如最早的庞兹骗局,以及后来的林肯储贷协会丑闻和安然公司倒闭这样的惨痛事件,帮助人们了解欺诈的早期信号方面的珍贵教训。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的回邮代金券、70年代的零售贷款,还是21世纪的能源交易骗局,大型公司欺诈通常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曝光于世——首先出现一系列的危险信号,然后突然崩溃,让粗枝大叶的投资者失魂落魄、前途远大的公司溃于一旦!

在公司欺诈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年来,公司欺诈的常见伎俩几乎没有变化。20世纪20年代查尔斯·庞兹的国际邮政票据骗局的警示信号与40年代斯坦利·戈德布卢姆的保险公司欺诈案的危险信号相差无几,ZZZZ Best公司、查尔斯·基廷的公司、Bre-X金矿丑闻与安然、泰科和世通公司出现的危险信号如出一辙。

《先知先觉——如何避免再次落入公司欺诈陷阱》是一本能让投资者学会如何判定下一个安然公司或下一个世通公司的著作。该书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分析著名的公司欺诈案例,帮助投资人学习市场丛林的生存法则。

内容推荐

“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的八本投资典籍,完整撷取了1857年以来,横亘三个世纪的华尔街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勾勒出近现代西方资本市场的百年风骨!

本套丛书,立意汲取前人的智慧,以最为鲜活的语言,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必定有助于投资者循着各个时期世界资本的脉络,从中发现惠助当下的谋略与智慧。

价值恒久远,经典永流传!

目录

总序

致谢

序言

绪论

 金融欺诈的八种危险信号

 历史往往重演

 欺诈种种

 教训1:如果情况好得不像真的,那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教训2:小心亲友共同经营的公司

 教训3:仔细审查公司掌门人

 教训4:当心有收购瘾的公司

 教训5:反复研究结构复杂的公司

 教训6:注意公司的账目情况

 教训7:聆听怀疑者的意见

 教训8:警惕对股票价格的过分关注

第一章 如果情况好得不像真的

 查尔斯·庞兹:“不满意就退钱”

 证券交易公司

 崩溃

 教训1:如果情况好得不像真的,那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跟着钱走

第二章 亲友总动员

 塞缪尔·英萨尔令人震惊的崛起和出入意料的陨落

 教训2:小心亲友共同经营的公司

 开创先例

第三章 谁人掌控公司命运

 菲利普·穆西卡(又名F.唐纳德·科斯特,医学博士):酿私酒者还是总统?

 科斯特博士的诞生

 一大群造假人员

 教训3:仔细审查公司掌门人

第四章 反复研究结构复杂的公司

 斯坦利·戈德布卢姆无与伦比的统计数字

 编织网络

 蒙骗股东

 造假团队的结局

 教训4:反复研究结构复杂的公司

 美国产权基金公司的其他教训

第五章 当心有收购瘾的公司

 兴衰第一轮

 基廷西行

 加州新领域

 最后的崩溃

 教训5:当心有收购瘾的公司

 林肯储贷协会丑闻的其他教训

第六章 注意公司的帐目情况

 起步不端

 做大业务

 成为职业骗子

 揭开ZZZZ Best公司的骗局

 教训6:注意公司的账目情况

 ZZZZ Best公司骗局的其他教训

第七章 聆听怀疑者的意见

 出手寻金

 “印度尼西亚储量最大的金矿”

 闪光的那一切

 风光表面的背后

 教训7:聆听怀疑者的意见

 Bre-X公司骗局的其他教训

第八章 警惕对股票价格的过分关注

 开动电锯

 穿条纹衫的兰博

 夺目的新阳光

 阳光公司日薄西山

 教训8:警惕对股票价格的过分关注

 阳光公司崩溃的其他教训

第九章 保障措施能带来多大保障

 1.监管机构

 2.审计师

 3.分析师

 4.公司治理

 5.媒体

第十章 切勿再次上当受骗

 安然公司的创新

 世通公司的胃口

 切勿再次上当受骗

试读章节

虽然金钱或许能维系世界的运转,然而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贪婪却经常造就出足以撼动一个国家经济基础的毁灭性人物。自私自利的经理们炮制的公司欺诈所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股东遭受的直接损失。此类丑闻会削弱投资者的信心,损害股票市场,使得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更为困难,而且经常给整个经济带来打击。公司欺诈影响深远而广泛,有时候我们很难找到不被波及的人。

当今时代,管理者的不端行为带来的风险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由于华尔街和地方社区已经融为一体,易于受到金融精英们不端行为影响的投资者可谓数量空前。如今,8000多万美国人直接持有股票。通过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和401k计划等方式,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的退休计划取决于股票市场的命运。从安然公司倒闭事件可以清楚地看出,白领欺诈并非是一种无人受害的犯罪。此类行为打击到美国的心脏。在2000-2002年间,臭名昭著的“六大家”——安然公司、环球电信、世界通信、泰科电子、奎斯特通信公司以及阿德菲亚传播公司——的崩溃导致股票市场资本总额缩水3400亿美元。仅仅这6家公司就占这一时期股市损失的4万亿美元的8.5%。将这次熊市完全归咎于公司欺诈虽然不尽公平,然而欺诈行为对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股市暴跌无疑有很大影响。

时至今日,此类欺诈仍然时有发生。尽管近些年已经多次出现,公司无赖依然费尽心机走上大公司的权力职位。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上当受骗,投资到缺乏诚信、不讲职业道德、甚至彻头彻尾的犯罪公司。出现这种情况时,十有八九早在公司的问题曝光以前很久,投资者就已经血本无归了。在《华尔街日报》看到股票昨天的收盘价时,投资者还高枕无忧,可打开电视看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CNBC)的节目时,却发现股市还没开盘,股票就已经崩溃了。我们都见过这种情况,你甚至可能就碰到过。

好消息在于情况并非必定如此。在20世纪的几乎每次重大公司欺诈案中,投资者如果足够警觉,都能发现警示信号并在公司崩溃前全身而退的。而需要的条件则是个人投资者通常不太具备的两方面素质:寻找危险信号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在灾难发生前退出风险性投资的主动性和战术素养。

写作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为您提供这两种工具。我们回顾了过去一百年中的八大金融欺诈事件,让你清楚每个骗局的罪魁祸首、实施过程、哪些地方本来可以发现蛛丝马迹,以及近年来的股市丑闻中同样的信号在哪里出现过。

历史往往重演

回顾公司欺诈的近期历史时,我们经常反思:投资者怎么会总是上当呢?一小撮骗子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地骗走众多投资者数额庞大的金钱呢?

我们的结论是,表面看来,过去10年中骗子的手法似乎很复杂,而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什么新花招。从历史上看,大公司的关键职位上向来不乏骗子一而且通常跟近些年来的骗子操练的是同样的脚本。安然公司利用资产负债表外合伙企业来掩盖债务,这种做法与1931年塞缪尔·英萨尔(Samuel Insull)利用的多层控股公司结构极为类似。泰科电子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Dennis Kozlowski)滥用并购手段来提升利润的做法和20世纪60年代产权基金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利·戈德布卢姆(Stanley Goldblum)的伎俩如出一辙。挪用公司账户上投资者的资金维持奢华的个人生活方式——科兹洛夫斯基在2002年被起诉前的所作所为——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初期,作为这类骗局的始作俑者而出名的查尔斯·庞兹就已经这么做了。在公司管理层安插不敢否决秘密计划的亲友——20世纪90年代晚期约翰·里格斯(John Rigas)在阿德菲亚传播公司的作为——也算不上新奇。20世纪30年代,英萨尔从一家经营方式如果不是彻头彻尾的欺诈、那么至少是非常不道德的公司牟取私利用的是同样的伎俩。

实际上,公司欺诈的常用伎俩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庞兹公司和英萨尔公司的危险信号与科兹洛夫斯基公司的完全一样。本书让你明白这些骗局的发生过程,告诉你今天投资时如何吸取昨天的教训。

其实,历史的确会重演。20世纪几次大牛市——尤其是20年代和90年代——的相似之处是非常惊人的。在20世纪20年代,内幕交易合法而常见。新证券上市前以折扣价格出售给“优先”客户。股票大鳄操纵股价。至少有100种股票价格被公开操纵。1926年,虽然纽约证券交易所90%的上市公司接受某种形式的审计,财务报告却并非强制性的,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律师、会计和银行职员的工作是帮助公司客户而不是投资者,其可靠性自然更差。

时间快进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电讯公司首席执行官们在持续鼓吹他们公司的美妙未来时,抛售了大量的股票。抢手的首次公开募股被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分享,因为他们可以用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回报。对冲基金和做市商操纵互联网公司股票的涨落,使得首次公开募股的开盘价难以维持。上市公司用“备考”收益报表来粉饰他们的运行情况。分析师们则靠投资推荐来换取银行业务费。由于巨额服务费用的蒙蔽,安达信和文森-艾尔斯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都疏于履行对投资团体的信义义务。

如同《史努比》系列漫画中的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一样——无论露西(Lucy)许诺多少次不拿走足球,他每年秋天都摔个四脚朝天——投资者也是一次次地被同样的伎俩所欺骗。尽管每个公司骗子都留下蛛丝马迹,但这种事情却屡见不鲜。这些线索单个看来通常不足为虑,可以解释过去,然而如果综合考虑,情况就很糟糕了。

本书将教你如何识別欺诈的常见表现形式,以及在经常反思的投资者看来显而易见的危险信号。如果你发现某家公司具有许多此类危险信号,那么你应该警惕,这背后很可能有问题,而你的投资则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风险的增加意味着诱人的投资很可能已经不仅不诱人,而且完全处于危险中。如果你在某家公司的确发现许多此类危险信号,那么无论这家公司看上去前景多么辉煌,或许你都应该效法蹩脚的扑克玩家,及早收手。

欺诈造成的损失会削弱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如果你持有的股票缩水50%,那么必须增值100%才能让你回到起点。如果开始你就不需要承担损失岂不更好?在21世纪初期,只要简单地避开“六大家”的欺诈,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其他股票,在2000年和2001年,投资者就会比90%的职业共同基金经理的收益还要高。不管他们的投资风格如何,购买何种资产,杰出投资者的特点在于他们能够有效地识別和控制风险。避免投资于公司骗子经营的高风险公司的股票对于投资组合的回报助益甚大。正如传奇人物、投资宗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所言:“屠龙虽难,避开却容易。”需要的不过是一双慧眼、一些纪律以及在收益丰厚时出局的主动性。

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推翻了多数投资建议。我们不是要告诉你如何赚到一百万美元,而是告诉你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投资收益。本书是关于如何避免损失的,因为许多投资者根本没想过要吸取这种教训。

P1-4

序言

“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大时代,无数投资人渴望着有机会感悟和学习顶尖投资大师的智慧。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素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有句名言:成功的捷径是与成功者为伍。(It's simple to be a winner,work with winnets.)

向成功者学习是成功的捷径,向投资大师学习则是投资成功的捷径。

巴菲特原来做了十年股票,当初的他也曾经到处打听消息,进行技术分析,买进卖出做短线,可结果却业绩平平。后来他学习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策略之后,投资业绩很快有了明显改善,他由衷地感叹道:“在大师门下学习几个小时的效果,远远胜过我自己过去十年里自以为是的天真思考。”

巴菲特不但学习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还进一步吸收了费雪的投资策略,将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称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巴菲特认为这正是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

可见,要想投资成功很简单,那就是:向成功的投资入学投资,而且要向尽可能多的杰出投资专家学投资。

源于这个想法,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携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共同推出这套“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在本套丛书的第一辑里,我们为您奉献了《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攻守兼备——积极与保守的投资者》、《价值平均策略——获得高投资收益的安全简便方法》、《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筒史》、《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伟大的事业——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分析》这八本讲述国外金融市场历史风云与投资大师传奇智慧的经典之作。而在此次第二辑中,我们还将向您推荐八本同样具有震撼阅读效应的经典投资著作。

本辑丛书不乏投资大师现身说法的传世之作。其中的《投资存亡战》一书作者杰拉尔德·勒伯被称为“华尔街奇才”。该书以投资感悟入手,生动介绍了市场时机选择、资产配置、套期保值损失、股票组合调整等成功投资者需要了解的基本原则。该书笔调幽默、涵盖面广、可读性较强,杰拉尔德·勒伯作为一名华尔街股票经纪商,拥有40多年的从业经验,其建议中肯且切实有效,值得广大投资者借鉴。该书初版于1935年,并于1936年、1937年、1943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65年和1996年进行了重版。《黄金简史》作者则为享誉全美的大师级投资顾问彼得·伯恩斯坦,他的书脍炙人口,《与天为敌》等在国内出版以来,受到广泛的引用与关注。该书叙述了自古以来,直到现代的黄金市场投资的全过程,是市场上关于黄金交易起源及其发展的一本最好的读本!该书详尽分析的黄金投资作为我国一新兴的投资品种,目前正方兴未艾,相信此书的出版,将会切合市场脉动、满足市场的需求。丛书中的《华尔街的扑克牌》,通过扑克牌原理来完美地比喻投资行为和华尔街生活,向读者展示了风险和回报的真正意义。该书作者基于对金融心理学、博弈论和扑克牌经济学的研究分析,揭示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中所存在的具有相似性的高技巧工作和应该避免的危险性行为。该书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本辑丛书中的另一本《标准普尔选股指南》则将为读者不遗余力地阐释投资工具的运用和策略。该书解释了如何针对不同的投资标的和投资风格,以归纳出不同的投资想法,在这当中,可以使用的筛选方式有很多。新手投资人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筛选工具,另外也有很多较深入的筛选工具可供专业的投资组合经理使用。该书前几个章节主要讨论什么是筛选流程,以及讨论到哪里能找到适合的筛选工具,并一一检视筛选流程的优势和劣势;此外,该书也介绍了有哪些财务资料可供筛选器使用。接下来作者还将告诉你如何筛选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该书将举出许多筛选作业的例子,并解释筛选流程中常用的一些主題。同时作者也试图通过该书让投资人了解,在列出股票和其他投资标的的清单后应该进一步采取哪些步骤。在该书的后几个章节中,还将会讨论如何针对股票筛选结果进行逆向工程。最后作者将与你讨论未来的筛选趋势,以及筛选流程是如何使你成为一个更有知识、更为成功的投资人。

本辑丛书还为读者展示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顶级金融市场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华尔街五十年》以作者自己在华尔街耳闻目睹和许多亲身经历,用鲜活语言史料翔实地再现了自1857年开始到1907年发生的历次恐慌真实情况,并披露了著名“黑色星期五”的史实本末,揭开了对于华尔街发展和转型极其重要的历次重大垄断案的内幕。该书初版于1908年,2006年由国际著名出版商约翰·威利公司再版。如果读者阅读了《戈尔康达往事——1920-1938年华尔街的真实故事》,就可以全面了解华尔街在战争期间惊人崛起、全然崩溃和痛苦新生的生动编年史。通过聚焦于这一时期最令人注目的交易商、银行家、跟风者和诈骗者的生活与经历,作者约翰·布鲁克斯描绘了鲜活的生活场景:20世纪20年代牛市无情、贪婪、蛮勇和轻率的欣喜,1929年大崩盘前的绝望,以及之后几年间的苦难。布鲁克斯以权威、充满神韵和幽默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将华尔街从美国贵族的宫殿圣地变成平民场所的各种力量角逐。虽然该书首次出版于1969年,但这则极富吸引力的故事探究了对当代投资者深具意义的永恒主题。亥书于1972年、1997年、1999年重版。在另一本《铁血并购——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教训》中,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详细介绍了美国历史上10起并购案,并且理性分析了这些案例之所以成败的动机。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该书中强调了并购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因素,这种综合性的理解无疑为我国企业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市场并购将愈来愈多地成为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相信该书的推出,会有很好的市场预期。《先知先觉一如何避免再次落人公司欺诈陷阱》一书则是针对公司诈骗而对投资者的警示之作,为读者揭开了资本市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书中列出了8个投资者应当尤其警惕的方面,涉及超乎寻常的业绩报告、家族企业、有不良历史纪录的首席执行官、收购狂热、庞杂的组织结构、会计欺诈、怀疑论调及过度关注股价。作者盘点了发生在20世纪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欺诈事件,正如其所言,历史总会重演,而该书的写作宗旨正在于提醒投资者不再为天花乱坠的报表、夸夸其谈的企业家和一时飙升的股价等所蒙蔽。

投资者也许会问:我们向投资大师、投资历史学习投资真知后,如何在中国股市实践应用大师们的价值投资理念?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中国基金行业从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和实践价值投资与有效风险控制策略,相信我们十年来的追求探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首先,中国基金行业成立十年来的投资业绩充分表明,在中国股市运用价值投资策略同样是非常有效的,同样能够显著地战胜市场。2005、2006和2007年我们旗下基金的优秀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价值投资最基本的安全边际原则是永恒不变的,坚守价值投资,肯定会有良好的长期回报。

其次,我们的经历还表明,在中国股市运用价值投资策略,必须结合中国股市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勇于创新。事实上,作为价值型基金经理人的彼得·林奇,也是在反思传统价值投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取得了超越前人的业绩的。  最后,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比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人更加幸运的是,我们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这样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我们有一个经过改革后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的证券市场,我们有一批成长非常快速的优秀上市公司,这将使我们拥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中国基金行业必将能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较好投资回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十余年前,当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候,也曾经阅读过大量海外经典投资书籍,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一起,精挑细选了上述这些书籍,力求使投资人能够对一个多世纪的西方资本市场发展窥斑见豹,有所感悟;而其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亦可为我所鉴,或成为成功投资的指南,或成为风险教育的反面教材。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本辑资本译丛出版之际,国内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一场由春人夏的颇为剧烈的阵痛。“辉煌源于价值,艰巨在于漫长。”对于投资者来说,注重投资内在价值,精心挑选稳健的投资品种,进行长期投资,将会比费尽心机去预测市场走向、揣测指数高低更为务实和有意义得多。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站在东方大国崛起的高度,何妨看淡指数,让自己的心态从容超越股市指数的短期涨跌,让我们一起从容分享中国资本市场的美好未来。在此,汇添富基金期待着与广大投资者一起,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基金业的不断发展,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张晖

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2008年8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先知先觉--如何避免再次落入公司欺诈陷阱/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布雷特·S.梅辛//史蒂文·A.舒格曼
译者 王勇//吴忠岫//陈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202576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1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5
16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07-316号
版权提供者 Brett S. Messing and Steven A. Sugarman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