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再分配还是承认? 一个政治哲学交辩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阿克塞尔·霍耐特和南希·弗雷泽关于“承认”与“再分配”问题的对话。1992年霍耐特出版《为承认而斗争》一书,将“承认”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核心。1996年弗雷泽在斯坦福大学“坦纳讲座”讨论“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问题时,批判了“承认”一元论,以此开启了两人的交辩。弗雷泽认为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身份政治”问题,不应仅仅从“承认”的角度理解,还应该从“再分配”和潜在的“政治权利”角度理解。她认为,霍耐特将“承认”概念不适当地扩展了应用领域,从而掩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政治问题。霍耐特认为“承认”能够作为基本概念完成批判理论的使命:既要把握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斗争,又要从规范性的角度指明社会变革的方向。他认为,弗雷泽的理论只是对现实中既存抗争的理论总结,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共谋的,并不足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矛盾。两人的交锋实际上并不针锋相对,都在借争论阐明自己的观点。霍耐特在论述中极为精当地梳理了整个批判理论发展史,并在其中为自己的承认理论定位。弗雷泽则进一步为从政治哲学角度把握现实问题澄清了理论立场。这样的交辩虽然少了味,但是表述更为全面系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批判理论传统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 目录 总序:从直觉到理论 ——我走向承认学说之路 i 导论:再分配还是承认? 南希·弗雷泽阿克塞尔·霍耐特1 第一章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再分配、承认与参与 南希·弗雷泽5 第二章作为承认的再分配:对南希·弗雷泽的回应 阿克塞尔·霍耐特97 第三章被扭曲到面目全非的“承认”:对阿克塞尔·霍耐特的回答 南希·弗雷泽175 第四章承认的要点:对反驳的反驳 阿克塞尔·霍耐特209 致谢237 术语对照表239 人名对照表243 译后记247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再分配还是承认? 一个政治哲学交辩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美)南希·弗雷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8760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31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0-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