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平之殇--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灾难/和平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和平档案》丛书中的一册,《和平档案》丛书一套四本,和平,在本质上与暴力、冲突和战争都是完全对立的,是消除了暴力、冲突和战争后的结果,所以谈论和平就必然会涉及到暴力、冲突和战争。本丛书以档案命题,显然是要说明这几本书重点在披露史料。作为“档案”,一则内容多叙述,少议论,注意叙事的周全;二则每本配有100多张图,绘画、照片兼顾,既有史料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图文并茂,这样就更像“档案”。

内容推荐

关于战争的书籍浩瀚如海多如牛毛,但是关于和平,不管是书籍、还是文章都非常少,甚至查阅所有的大百科全书,英国的、美国的……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人类对于“什么是和平”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书是《和平档案》丛书中的一册,本丛书一套四本,和平,在本质上与暴力、冲突和战争都是完全对立的,是消除了暴力、冲突和战争后的结果,所以谈论和平就必然会涉及到暴力、冲突和战争。本丛书以档案命题,显然是要说明这几本书重点在披露史料。作为“档案”,一则内容多叙述,少议论,注意叙事的周全;二则每本配有100多张图,绘画、照片兼顾,既有史料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图文并茂,这样就更像“档案”。

目录

20世纪以前:血腥的厮杀,骇人的劫难

亚历山大推罗屠城/2

布匿战争中的攻城厮杀/9

血洗高卢:杀戮与征服/16

“狮心王”在阿克城/23

血染君士坦丁堡/30

亡命俄罗斯的拿破仑大军/38

圆明园的毁灭/45

20世纪前50年,战争在升级,灾难在加深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54

203高地:“凯歌今日几人还”/62

毒气在伊普雷腾起……/70

加利波利:轻敌的代价/77

1916年:血沃西线/85

南京大屠杀:太阳旗下的惨案/93

活人实验:日军731部队的罪恶/102

卡廷事件:被掩盖了半个世纪的惨案/110

奥斯威辛里的“最后解决”/117

慰安妇制度:日军的罪孽/126

东京在颤抖,在燃烧……/134

广岛上空的死光/142

20世纪后50年:战争魔鬼四处游荡

朝鲜战场上“不爆炸的炸弹”/152

血淋淋的战俘“甄别”/159

越南战场上的“肮脏武器”/167

美军施暴美莱村/174

越战的遗害/18l

阿富汗:苏军的噩梦/188

两伊战争:愚昧的拼杀/196

贝鲁特难民营里的屠杀/203

纵火科威特油田/210

在南联盟施暴的北约战机/218

试读章节

公元前334年,年方22岁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万步兵、5 000骑兵和160艘战舰出征,向波斯人发起了摧枯拉朽的攻势。一路上,马其顿大军所向披靡,波斯人几乎无法招架,连国王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都成了亚历山大的俘虏。公元前333年底,亚历山大继续向南进军,攻打到腓尼基境内。

当时,在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沿海地区,有着20多个各自独立的小王国。推罗(今黎巴嫩城镇苏里)就是其中国势强大的一个。它的旧城在大陆一边,而它的新城则位于距离海岸约一公里的一片岩石岛上,由高耸的城墙所环绕。东面的城墙高约50米,南面的城墙则浸人海水中。城中有4万居民,居住在密集的楼群中。

当马其顿大军即将到达推罗时,国王已作为人质被大流士三世掳掠到爱琴海去了。慑于亚历山大的威势,推罗的王子和贵族率众前来迎接,表示愿意接受亚历山大所提出的条件。亚历山大大喜,称赞了推罗人的行为,并说打算到新城里的赫拉克勒斯神庙献祭。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勇无比的伟大英雄,亚历山大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还将他认作祖先。但是,按照推罗的习俗,只有他们的国王才有祭神的资格。经过激烈的辩论,推罗人最后达成协议:他们愿意接受亚历山大的一切命令,但不能允许任何马其顿人或波斯人进城献祭。他们也明白,这一拒绝势必将招来杀身之祸,然而,他们又相信坚固的城墙能够抵御马其顿人的进攻。在300年前,迦勒底帝国(即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曾围攻推罗城13年之久却无功而返。于是,推罗代表以婉转的口吻向马其顿人说道:“亚历山大国王陛下,马其顿朋友们,我们推罗人愿意与你们友好相处。关于祭祀古庙的事,你们最好是在陆地上(即旧城里)的另一座古庙里举行,因为那座圣祠比岛上的年代更久远。再说,陆地上才能容纳你们的大军。”

亚历山大勃然大怒,执意要进城献祭,声称经过祖先的庙宇而不献祭是极大的罪过。他以此为由,下令攻占推罗。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亚历山大的真实目的是要占领推罗,这样就等于结束了波斯人在地中海上的制海权,消除了波斯人对马其顿大军的威胁。接着,他对部下这样说道:“推罗现在态度暧昧,如果把它留在身后……显然很不妥当。……不过,一旦我方战胜推罗,就能够占领腓尼基,而且地中海上最强大、最精锐的腓尼基这部分就很有可能转到我方。到那时,如果我们以马其顿舰队加上腓尼基海军来控制海面,那么……我方将稳操制海权。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再远征埃及将如同囊中探物,易如反掌。到那时,国内既已安定,又有我们日益增长的威望……我们将再无后顾之忧!”

惨烈厮杀

公元前332年1月,亚历山大的大军迅速从三面包围了推罗的新城。亚历山大根本没有把小小的推罗放在眼里,他以为,等到他的大军在城外摆开阵势后,推罗人将会立刻开城投降。然而,推罗人却在积极备战。城市四周都是高耸的城墙,更何况宽阔的海洋一向被他们视为最巩固的天然屏障。再有,按照约定和惯例,一旦开战,作为盟友的波斯人和其他腓尼基国家势必派出海军相援,因此,制海权将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一想,推罗人愈加有恃无恐。

为了能够接近新城,亚历山大命令士兵在海上修建一条从陆地通往城墙的堤道,并在堤道两侧筑起护栅。而就在堤道进入深水并将完成时,推罗人出击了。他们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又是射排箭,又是投石块。接着,推罗的战船频频向堤道发起攻击。马其顿人不仅损兵折将,而且无法继续修建堤道。亚历山大的攻势受阻。P3-4

序言

《和平档案》丛书一套四本已经编校完毕,付印在即,该给这套书写篇序言,对有关的事做个交代。这就如同工厂生产汽车,在车出厂前要给它装上标志,喷上图标,作为生产者尽的最后一点心意。我有幸来写这篇序言,就像给一条要完工的铁路钉最后一颗道钉,真是与有荣焉。

学过去士子做八股文的程式,做文章先要破题,作序我也就先从丛书的名说起。对“和平档案”一分为二,先说“和平”。记得以前在英国访学时,我也听过一些和平学的课。授课的教授曾列举“和平”一词在世界各种语言中的说法,现在想来还有些印象,比如在希伯来语中“和平”称“shalom”。在各种语言中“和平”的意思均有细微的差别,有的强调和谐,有的注重合作,而“shalom”的意思则是平安。这就带来了一个给“和平”下定义的问题。好在对此自有名师可以求教。今年三月,我们在南京召开了国内首次有关和平学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被誉为“和平学之父”的挪威著名学者加尔通教授来参加会议。他在会上做了题为《和谐致平之道——关于和平学的几点阐释》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谈到了“和平”的定义。据加尔通介绍,西方学界对“和平”传统的定义是“暴力的不在场”(abserice of vlolence),也就是对暴力的消除。他认为这一定义不够精确,在他看来,真正的和平应该是“以非暴力的方式来应对冲突”。加尔通1996年写过一本书,书名就是《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正好也体现这一定义的主旨。与此相关,加尔通教授还提出过“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的概念,其中“消极和平”是传统意义上的和平,而“积极和平”则是不诉诸暴力手段实现的和平。

不过,不管哪种和平,在本质上与暴力、冲突和战争都是完全对立的,是消除了暴力、冲突和战争后的结果,所以谈论和平就必然会涉及到暴力、冲突和战争。人们往往是越知道暴力之恶、冲突之烈、战争之危,也就越能感受到安定、和平的可贵。在历史上,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一对双切互依的正反命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当时一场空前惨烈的血腥战争,在战后很快就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反战和平运动。因此,要想讨论和平问题就不能脱离与其对立的暴力、冲突和战争。本丛书此次出版的四本中有三本就与和平的对立物有关,分别记述历史上的战争灾难、20世纪的战争与谈判以及冲突与化解,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些内容不是直接在和平议题上着力,但只要细细探究就可发现它们都与和平主题密不可分。丛书中还有一本探讨的是和平运动,这当然更明确地属于和平学(又称和平研究)范畴。和平运动包括反战和反核两大内容,是典型地使用非暴力方式期望和平实现的行为,照加尔通的分类法可以归之为“积极的和平”。

和平学在国际上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1959年加尔通教授在挪威奥斯陆创建“国际和平研究所”之时,至今它的历史还不足半个世纪。而把这门新学科介绍到国内来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出版的这四本书就是想为在国内系统介绍以至研究和平学做点准备工作。这次在内容的选择上较多着眼于阻碍和平的暴力、冲突和战争,当然同时也在展现人们为实现和平所做的不懈努力。将正反两个方面都充分展现出来,以后就可以自然地将研究重点引导到更积极的方面去。

加尔通对和平学的理论建构还有个贡献是他提出了结构暴力的概念。他认为,除了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直接暴力外,还有一种由社会结构造成的没有具体犯罪者的暴力,比如疾病、饥饿、贫穷这些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灾难,它们在本质上也是对和平的威胁。加尔通还认为,只有消除了社会的不平等关系,排除了结构暴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而这种和平是以平等、协调、合作、一体化为基础的。实际上,他在这里讲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展问题,以求通过发展缓解甚而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最近我们国家的决策层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其用意与加尔通消除结构暴力的观点就颇有相通之处。而本丛书计划中的第二辑也会将重点转到这一方面,探讨发展与和平的关系,以使本丛书对和平主题的探讨更为全面。

对丛书名中的“和平”做了这些说明后,我再来解说“档案”二字。本丛书以档案命题,显然是要说明这几本书重点在披露史料。古人对编书曾有“发事隐”和“发理隐”的说法,前者重在记述,后者重在说理。南京出版社对和平研究有个庞大的出版计划,名为“和平学系列”,而本丛书只是这一系列的组成部分,偏重于“发事隐”。在“和平学系列”中还有学理性强的专著、译著,则属于“发理隐”,比如前面提到的加尔通的那本代表作也被译出归入这一系列。记述、说理,各有偏重,既显出了和平学内容之丰、之广,又可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本丛书作为“档案”,一则内容多叙述,少议论,注意叙事的周全;二则每本配有100多张图,绘画、照片兼顾,既有史料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图文并茂,这样就更像“档案”。

参加本丛书编撰的几位作者都是学有专长、在国内最早接触和平学的学者。写作和平运动一书的熊伟民教授是国内唯一研究这一问题的学人,他的这本书当然也是国内有关和平运动的第一本专著。这本书文字写得生动活泼,将20世纪世界范围的和平运动叙述得全面而清晰。马约生教授是国内第一位攻读和平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专事冲突理论与个案研究,由他来写冲突与化解一书正是用其所长。此外,刘成博士曾去英国考文垂大学研读和平学,王宇博教授长于世界现代史的研究,两人都是写书作文的行家里手,故而就请他们来写与战争有关的两本。这些作者都在高校工作,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且都以做学问的严谨倾力来写这套“档案”书,本本写得材料丰厚充盈,文笔委婉传神,总合起来又能较好地体现丛书要为和平事业立档的美意。当然我作为主编也有微劳,除确定丛书内容、体例、作者,审读书稿外,还做了为各本书插图的工作,算是为红花添了衬托的绿叶。

另外,这套书由南京出版社组织出版也不是偶然的。南京曾在日本侵华战争中遭受屠城之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名的“殉难城”(MartyrdomCity)。经受过寒冬之苦的人更知春日之丽,遭遇过战争灾难的城市更知和平的可贵,所以生活在这座“博爱之城”的南京人特别注重对和平事业的维护和贡献,南京大学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已建立了专门的和平研究机构。而南京出版社更是得风气之先,率先提出了出版“和平学系列”的庞大计划。这既有助于整合国内学术队伍,繁荣出版事业,同时也是给南京打造了一张面向世界的精美名片。

几年前我曾申请过一个江苏省的社科项目,名为“20世纪后期的国际冲突与化解”,顺利地得到批准,这说明省里的社科管理部门早就重视和平学研究。此次这套丛书的出版也算是对这一重视的一点回应。谨希望作为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的江苏不久也将成为倡导和平事业和从事和平研究的大省。

书于南京

2005年9月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平之殇--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灾难/和平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宇博//张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8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9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