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赵国藩传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名结构工程专家赵国藩先生较早在国内系统介绍了极限状态设计理论,首次在国内提出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安全系数,提出了结构可靠度计算的实用分析方法及荷载、抗力统计模式,并为我国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编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本书从先生求学时代开始,全面记录了其不平凡的一生及其长期从事结构可靠性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本书适合于建筑结构专业的学生、专家、学者等研读。 目录 总序 第一章求学之路001 早期教育002 报考五所大学005 在九龙坡校园008 "复员"上海011 受名师指点013 加入党组织016 品学兼优020 第二章根植"大工"025 成为"大工"一员026 开设"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029 学习俄语翻译专著031 坚持科学精神敢于直言035 第三章在科学的春天041 …… 精彩页 第一章 求学之路 赵国藩,1924年12月29日(腊月初四)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一个生活尚堪温饱的家庭,籍贯山西省汾阳县(今汾阳市),共兄弟三人,赵国藩在家排行老大。 赵国藩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军阀割据、混战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度过的,那是一个内乱不断、内忧外患、人民饥寒交迫的年代。但就是这种黑暗的社会和做亡国奴的屈辱,使他萌生了科学救国的愿望,坚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也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铸造了他刚毅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为他日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国家一流大学的动力。 早期教育 1931年,赵国藩8岁,父母把他送到太原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原是山西军阀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6月。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有名的活动基地之一。我们党为发展壮大抗日民族力量,曾在这里建立了以军政训练班学员为骨干的山西第一支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创建山西新军奠定了基础,对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赵国藩在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老师为他和他的同学们提供了爱国、强国的精神食粮,培养了他们振兴中华、建设未来新中国的理想。 老师们讲的抗日救国的道理,深深印在小国藩的脑海;山西北部平型关大捷,给这个幼小的心灵以巨大的鼓舞;在原平阻击战中光荣牺牲的那位旅长,让他感到自豪,让他懂得了一个中国人为国捐躯是何等的荣耀。 赵国藩就是在这样一所学校读完了他的小学。 1937年11月2日至9日,为了保卫太原,抵抗日军的侵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组织了太原战役。负责守城的傅作义部,11月6日开始与日军交火。在日军飞机的轮番轰炸和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太原东、北两面城墙多处塌陷,最终日军突破了中国守军阵地。中国守军誓死不退,反复拉锯争夺,伤亡异常惨重。9日,太原城防总司令傅作义见局势已无法挽回,下令所部向西突围,太原遂告陷落。 在日本人围攻太原城之时,很多老百姓连夜渡过汾河走上了逃难之路。赵国藩随母亲和表舅,也加入了逃难的行列。路上,他们天当被、地当床,渴了喝点冷水,饿了吃点干硬的馒头。几经磨难,他们一家和他的表舅终于到了西安。 在西安,赵国藩的父亲靠朋友介绍,在一家学校找到了教员的职位。此时的赵国藩在山西铭贤中学读初中。他学习非常刻苦,每晚在小油灯下完成作业,整个班级共50人,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对于这段经历,2002年,赵国藩是这样回顾的: 13岁小学毕业时,正逢1937年7月7日爆发的抗日战争,家乡沦陷。1937年冬,随母亲从沦陷区徒步逃难,腿上绑着“绑腿”,手里拿着木棍,跟着母亲骑的毛驴,一步一步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辗转逃到“大后方”。在贫困的逃难生活中,作为战区流亡学生,艰难地在西安市郊区的农村读完了中学。 可憎的敌人飞机频繁轰炸,搅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们无法坚持正常学习。母亲不得不领着自己的三个孩子,投奔到四川农村的一家亲戚,借了一间小小的茅草房,安顿下来。生活来源靠父亲的那点微薄收人。母亲承担着全部家务劳动,茹苦含辛,呕心沥血,抚养着3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她节省着一切能够省的费用,支持孩子们的学业。人家吃大米,她和孩子们吃红苕(红薯);为了节省开支,她自己打草鞋,同时也教孩子们打草鞋的技术。童年时代的孩子们穿的草鞋,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打的。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们自食其力及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能力,也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坚定了他们发奋读书的决心。 长期贫困、艰苦的生活使得赵国藩的母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赵国藩一家当时所住的地方实属穷乡僻壤,那里缺医少药,加上孩子们面临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知所措,非常无助。母亲最终不治,带着对三个尚处于求学阶段的儿子的不尽牵挂和难舍永远地离开了他们,时年仅42岁。 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赵国藩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姜文洲,贡金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563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40000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6.1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