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严肃的批评集,却起了这么个嬉皮笑脸的名字。韩氏为文,嬉笑怒骂,游刃有余,批评自然不会例外。看看他的作为就知道最近到底都谁红了:谢冕是北大的名教授,不过编了两套内容重复的“中国文学经典”,能说是多大的过错?王蒙的地位何其尊贵,七十岁写了部长篇小说,偏说人家是“荡妇心态”?韩少功多好的一个作家,《马桥词典》不过是与《扎哈尔词典》都用了词典这一形式,怎么就是剽窃……你这不是谁红跟谁急吗?!
图书 | 谁红跟谁急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本严肃的批评集,却起了这么个嬉皮笑脸的名字。韩氏为文,嬉笑怒骂,游刃有余,批评自然不会例外。看看他的作为就知道最近到底都谁红了:谢冕是北大的名教授,不过编了两套内容重复的“中国文学经典”,能说是多大的过错?王蒙的地位何其尊贵,七十岁写了部长篇小说,偏说人家是“荡妇心态”?韩少功多好的一个作家,《马桥词典》不过是与《扎哈尔词典》都用了词典这一形式,怎么就是剽窃……你这不是谁红跟谁急吗?! 内容推荐 一本严肃的批评集,却起了这么个嬉皮笑脸的名字,怕也只有韩石山会这样。 韩氏为文,嬉笑怒骂,游刃有余,批评自然不会例外。 王朔、王蒙、余秋雨、余杰、汪曾祺、钱锺书、贾平凹、韩少功、路遥、刘心武、陈漱渝、萧乾、梁从诫、谢冕、魏明伦等等,都是曾走红或正当红的文化名人。人们敬之惟恐不及,哪里会想到他们也有什么不是。然而,韩石山却独具胆识,敢于对他们一一评说,有理有据,不留情面。你或许不同意他的观点,其立论之新奇,行文之恣肆,却不能不让你击节赞叹。 这些文章,发表之初,大都引起相当的轰动,部分篇章曾收入作者的随笔集中,惜乎从未收集成册单独出版。这次结集前,作者做了细致的修订,并在每个人物之前,加了相应的说明文字,使全书更具完整性和可读性。 目录 王朔 王逆为什么批评金庸 王蒙 王蒙:是又怎么样 “抢圆了”写的风险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化阻隔——以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为例 刘心武 刘心武的心态 任芙康 和芙康算账 《文学自由谈》意欲何为 陈漱渝 鲁研界里无高手 把自己研究成鲁迅 再不要发生这样的事 红陈漱渝先生的一点忠告 余秋雨 余秋雨散文的缺憾 余光中的杆秤吗 为余秋雨说句公道话 余杰、摩罗、孔庆东 倒着走的“鲁迅”们 汪曾祺 话不能这么说 莫把枯窘当功力 汪曾祺能写出长篇小说吗 周忠厚 我不配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教科书 赵俪生 重审杨联赵俪生电话冲突案 贾平凹 还是要多读书 且化浓墨写春山 钱锺书 钱锺书的“淫喻” 钱锺书的赞语 反叛了的“钱迷” 萧乾 《雷雨》是巴金发现的吗 梁从诫 梁从诫先生不该这么说 韩东 朱文 佯狂难免假成真——一年之后说“断裂” 韩少功 我看“马桥之战” “空前”与“绝后” 一文千字天下底定 马桥事件: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 童志刚 韩先生教你写文章 原本没什么 鲁迅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吗——在山西大学中文系的演讲 也谈鲁迅的买书 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 路遥 是谁谋杀了路遥 谢冕 谢冕:叫人怎么敢信你 不管我是谁 先说公理再说学理 魏明伦 《收租院》、魏明伦及其他 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高玉宝效应 在斯德哥尔摩西郊墓地的凭吊 粉碎中国作家的军事编制 试读章节 一个业已退出文坛的老兵。偶尔还能参与文坛的热门活动,世上若有这样的幸运者,我要算是一个。这自然是因为当下的文坛还没有执行“一刀切”的政策。还有几个怜老惜贫的君子人,知道山西的黄土高坡上有一个为文学竭尽了忠诚,虽年迈力衰而依然辛勤地耕作着的老农。自从当了一家刊物的编辑,我就把自己定位为退出了文坛。退役了的运动员最好的安置是当教练或陪练,退役了的作家当编辑也不能说是丢人。绕了这么大的弯子,我只是想说,本年春天承朋友的美意,参加了在济南的一个小说排行榜的评定会。 几十个与会人员中,只有我老实声言已有+年不读小说了。自知身世的卑贱与学识的浅陋,除了酒宴上尽情地喝酒之外,就是一头呆鹅似的听与会者滔滔的发言。大多是听不甚懂的。毕竟曾在文坛厮混多年,也有几句还能听个大致明白。有一天谈到去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某公赞美王蒙的长篇小说《青狐》,说是如何的好,如何的妙,且引用王先生的话说,书中有许多情爱场面,是王先生“抡圆了写的”。又有人说,书中的人物大都有所指,谁是指谁,谁是指谁,这些我就听不大明白。还有人说。他的那些性描写和时下年轻人的一比就小儿科了。 在我过去的印象里,王蒙的作品从不是对他的才华的整体的显现,总是用一类作品显示他一个方面的才华,有时是一个主题的系列,有时是集束手榴弹式的轰炸。不光是题材还有体裁,小说、散文、杂文、诗(新诗和旧诗)。加上翻译。没有他不会玩且玩得溜的。看来这次是要显示他在性描写上的才华了。这在他过去的作品里是个缺憾,“抡圆了”就是拼足了劲也写足了的意思。 听着朋友们的发言可以想象得出,假定此刻王蒙先生听到了与会者的发言,站在京城部长公寓楼的阳台上,平挺着他那张长脸,遥望东南大地,突起的嘴唇上该浮现出怎样轻蔑而又得意的微笑啊。宇中之大,历史之久,文章高手快手全面手,舍我王先生其谁哉! 王蒙的聪明是举世公认的,至少是文学界公认的。官做到部长而能保持自身的高洁,绝对是大聪明。只是他忘了一点,同样的聪明用在文学创作上而不知收敛,就不能说是大聪明了。写作需要聪明也需要愚执,需要放纵也需要收敛,需要狂傲也需要自省。需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也需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如其不是更为需要的话。一个年近七十的老翁,可以和年轻人比谁经的世事多-比谁的学问积累厚,绝不能比谁的“力比多(Libido)”多。缩小了说,也只可比谁经的云雨多,绝不可比谁个风急雨猛。老了就老了,在这上头上苍断不会独怜你这棵老草。我只能说,王先生的这次显示,就像一个坚守了几十年的节妇,忽然一时糊涂,想试试自己是不是还有别一方面的本事。这样一来人们会要说,或许前几十年她原本就是这样,只是地位的限定或是道德的约束,无法施展其“雌才大略”而已。眼见得到了这把年纪,再不放荡一次就为时已晚。于是便浓施粉黛招摇上市了。 这样说近似诬陷。我先认下我的罪愆。若只是这样说也就不是我了。我要说的是。在王蒙先生过去的写作中。已然有了这样一种荡妇意识而他从未觉察。那种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写,什么都能写得很好,目极八荒顾盼自雄的表现,潜意识中也就如同一个荡妇,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没有我不能对答如流应付裕如的。 这也不全是坏事,只是承担的风险太大。百年后若王先生文学声名仍如日中天我自然无话可说,虽说彼时我早已化为尘埃,冥冥中也要朝着北边长揖作拜,让他原谅我晋人也会无事忧天倾塌,只是那-天未到来之前,我不能不说出我的一个小小的担忧:文学既然是名山事业,也必然和其他冠以“名”字的事业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如名女人就可以分为名媛与名妓。不论尊卑只说声名,其声名的获得虽说因素种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乃是坚执则毋庸多议。若有人一会儿想做名媛一会儿耐不住寂寞又想做名妓,到人老色衰会是什么样的局面也就不难揣测,何况是这把年纪才弃良为娼重新开张?P9-10 序言 在中国文学界,我要算个恶人了——不必加引号,我能承受得了。 最早听到这话,是一次饭局上,一位朋友对我这么说的。 我怎么会是恶人呢,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很不以为然。上学十七年,教书十一年,写作二三十年,平日手不释卷,笔不辍耕,出身不好。蹭蹬大半生,就是现在,仍不时遭人白眼,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恶人? 看出我的不屑,朋友说道:我知道你不服气。可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接下来一一列举: 谢冕是北大的名教授,声名如日中天。门生故旧满天下。不过编了两套内容重复的“中国文学经典”,能说是多大的过错,别人都不说什么,偏偏你就不依不饶,大张挞伐。难怪谢门弟子说你“谁的名气大骂谁”! 王蒙的地位何其尊贵,成就何其卓著,七十岁写了部长篇小说,说自己是抡圆了胳膊写的,好坏在其次,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偏你就不认账,说人家是“荡妇心态”,你不觉得有失忠厚? 陈漱渝是享誉海内外的鲁迅研究专家,一次演讲中,不过借鲁迅说事,歌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你就揪住不放。害得人家只好向陕西省委和西安市委的宣传部告状,你就给捅了出去,弄得人家灰头土脸的,做事岂能如此之甚! 韩少功,多好的一个作家,《马桥词典》不过是与《扎哈尔词典》都用了词典这一形式,怎么就是剽窃? 魏明伦,多有文化的一个戏剧家,为自贡灯会征联出了个上联。就是不怎么地道,也还能说得过去,你就那么恶毒地挖苦人家。 余秋雨的散文人人都说好,你写不出来可以好好学嘛,怎么就说人家是用小说笔法写散文断不可信。你这不是谁红了跟谁急吗? 还有,中国作家一次次向诺贝尔奖的冲刺,虽没有成功,其精神之可嘉是谁也不能抹杀的,你竟嘲笑他们用力过猛,一个个陈尸斯德哥尔摩西郊的墓地。 中国各省作家自称某军,纵使自高身价,也是人之常情,怎么就说人家这是没出息的做法?光兴你单个出名,就不兴别人抱着团儿出名?还说你不是恶人! 朋友已有几分醉意,一面用筷子指点着,一面气势汹汹地说着。 我连连点头称是。 现在我把我的这些恶行编为一本书,希望能坐实朋友的指责。好些文章都是多年前写的,为了让年轻朋友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每组文章(有的只有一篇)前加了一些文字,交待事情的原委,也说说我当初的想法。可以保证的是,绝没有辩白的意思。 在文学批评上。我是服膺李健吾先生的。所不同者,因为时势的差异,我与李先生的着眼点稍有不同。李先生处于新文学的发轫期,志在拔擢,看重的是作品的新颖,作家的潜质。现在呢,可说是新文学的成熟期,也可说是一个茂盛期,同样的志向,我所做的乃是删殳,看重的是作品的取向,作家的品质。删殳也是一种拔擢,除去杂草,禾苗才会茁壮地成长。 绝不是狡辩,我承认我就是个恶人。你就说是个坏人,也认。 韩石山 二○○五年六月十六日于潺谖室 书评(媒体评论) 谢冕是北大的名教授,声名如日中天,门生故旧满天下,不过编了两套内容重复的“中国文学经典”,能说是多大的过错,别人都不说什么,偏偏你就不依不饶,大张挞伐。难怪谢门弟子说你“谁的名气大骂谁”! 王蒙的地位何其尊贵,成就何其卓著,七十岁写了部长篇小说,说自己是抡圆了胳膊写的,好坏在其次,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偏你就不认账,说人家是“荡妇心态”,你不觉得有失忠厚?陈漱渝是享誉海内外的鲁迅研究专家,一次演讲中,不过借鲁迅说事,歌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你就揪住不放,害得人家只好向陕西省委和西安市委的宣传部告状,你就给捅了出去,弄得人家灰头土脸的,做事岂能如此之甚! 韩少功,多好的一个作家,《马桥词典》不过是与《扎哈尔词典》都用了词典这一形式,怎么就是剽窃? 魏明伦,多有文化的一个戏剧家,为自贡灯会征联出了个上联,就是不怎么地道,也还能得过去,你就那么恶毒的挖苦人家。余秋雨的散文人人都说好,你写不出来可以好好学嘛,怎么说说人家是用小说笔法写散文断不可信。你这不是谁红跟谁急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谁红跟谁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石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7213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