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世纪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解释了各文化在其本身的成长和发展区域中的本质和真实情况。由此,我们也看清了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里,一切都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历时已久的种种价值实际上是应当被质疑的。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图景,栩栩如生,思想丰富,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人类历史的道路,这条道路引领我们从原始文化走向亚洲发达文化,到欧洲古文化,最后到近代。

内容推荐

阿尔弗雷德·韦伯的文化史解释各文化在其本身的成长和发展区域中的本质和真实情况。由此,我们也看清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里,一切都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历时已久的种种价值实际上是应当被质疑的。韦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图景,栩栩如生,思想丰富,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人类历史的道路,这条道路引领我们从原始文化走向亚洲发达文化,到欧洲古文化,最后到近代。它的轨迹蜿蜒,追寻着作者的一句话:“以往是现在的明镜,而现在则是焚毁以往的木柴。二者相加,经过诠释,便为正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打开了认识的途径。”

目录

前言/1

导论/3

I.总论/3

Ⅱ.历史的建构/7

Ⅲ.分析的工具/11

第一章 史前史与原始人/15

第二章 初级发达文化/26

A.发达文化的产生/26

B.各初级发达文化的共同特征/32

C.埃及和巴比伦/35

D.中国和印度/48

I.概述/48

Ⅱ.中国文化的概貌/52

Ⅲ.印度文化的概貌/63

Ⅳ.中国和印度文化的灵活性质/73

第三章 二级文化第一阶段:小亚细亚和地中海古典文化/77

A.小亚细亚和犹太人/77

I.概述/77

Ⅱ.犹太人/79

Ⅲ.波斯人/91

B.地中海地区的古典文化/97

I.概述/97

Ⅱ.非基督教的希腊文化/100

1.早期文化,民族迁移,生存空间/100

2.希腊人的天赋和成就/105

3.荷马时期/110

4.中间期/114

5.古典时期/119

6.后古典时期/125

7.希腊化时期/129

Ⅲ.罗马/136

Ⅳ.基督教的古典文化/146

1.概述/146

2.初始状态/147

3.耶稣和基督教的实质/149

4.教会/156

5.教条化和胜利/161

6.东方和西方,奥古斯丁/166

第四章 二级文化第二阶段:公元1500年之前的东方世界/173

A.概述与拜占庭/173

I.概述/173

Ⅱ.拜占庭/176

 B.伊斯兰教/186

I.埃及、叙利亚和萨珊王朝/186

I/.历史上的伊斯兰教/]89

Ⅲ.初期历史情势/19]

1.穆罕默德之前的阿拉伯半岛/191

2.穆罕默德/193

3.伊斯兰教的特征/193

Ⅳ.征服战之后的伊斯兰教/196

 C.俄罗斯/204

I.作为历史载体的俄罗斯/204

II.基辅/207

Ⅲ.诺夫哥罗德公国,苏兹达尔公国,弗拉基米尔公国/209

Ⅳ.联合·恐怖者伊凡·新的文化表现/213

V.1600--1900年沙皇主义的末期/220

Ⅵ.命运和特点/225

第五章 二级文化第二阶段:公元1500年之前的西方/230

A.西方的特点和几个时代/230

I.概述/230

Ⅱ.一些紧张关系/233

Ⅲ.几个时期/242

B.骑士的中世纪/244

I.早期/244

Ⅱ.骑士的中世纪/249

C.意大利文艺复兴/260

I.社会生活基础/260

II.文艺复兴以前的时期和文艺复兴早期/263

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270

D.阿尔卑斯山北部的城市兴起时期/274

I.基础/274

Ⅱ.自由与人身束缚/276

Ⅲ.文化的外部形态/279

E.宗教改革/284

I.德意志最初的历史情势/284

Ⅱ.路德与宗教改革的本质/292

Ⅲ.西方世界的二分/295

Ⅳ.科学的彻底变革/299

第六章 西方在公元1500年后的对外扩张/302

A.西方发现了什么·日本-整体发展/302

I.西方发现了什么/302

Ⅱ.日本/306

Ⅲ.整体发展/312

B.公元1600年前的中间期/315

I.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文艺复兴/315

Ⅱ.反宗教改革·罗耀拉/318

C.公元1600年以后各国家形成时期/321

I.概述/321

1.国家/321

2.资本主义/324

3.科学/326

4.贵族化的社会生活和巴洛克风格/327

5.数量化,个体主义,民族独立/331

Ⅱ.民族的形成/333

1.概述/333

2.西班牙和法国/334

3.英国/337

4.荷兰/342

D.启蒙运动和德意志的文艺复兴/344

I.启蒙运动/344

1.政治平衡/344

2.世界的和谐/346

3.卢梭/348

Ⅱ.德意志的文艺复兴/349

第七章 现代/354

A.法国大革命和社会生活的大转变/354

I.革命/354

Ⅱ.反作用/356

Ⅲ.社会生活的大转变/358

 B.19世纪的几个阶段/360

I.彼得迈尔时期/360

Ⅱ.前进期/361

Ⅲ.逆转期(1880-一1914)/363

Ⅳ.作为表征的世界大战/365

 C.大战结束时的历史情势与突破/368

I.突破/368

Ⅱ.突破的深刻之处/375

1.有统治性的人们的命运/375

2.精神对世界的理解/378

 D.新的历史情势和希冀/386

I.新的历史区/386

Ⅱ.非西方世界的未来/392

Ⅲ.西方世界/393

1.大众化和精英/393

2.国家和经济/396

3.共同理想/397

附言/404

I.科学性注释/404

Ⅱ.精神与精神/406

试读章节

最早的人类,即尼安德特人(Neandertaler),他们残存下来的少部分后人今天仍然是亲属,被排挤到地球的角落里,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那时尼安德特人已经很虔诚,他们的额头向后倾斜,身体明显瘦弱,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下巴。尽管他们的后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地球上,对待简单的宗教的态度之虔诚普遍为人所知,传播开来。但是,这些人就同俾格米人(Pygmaen)和俾格米人的各民族一样,没有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也许,俾格米人和俾格米人的各民族是困苦环境的产物,在很早的时候,由于气候和大陆的剧烈变化,他们聚居到偏僻的岛屿和当时的原始森林里,或者,就像人们不愿意相信的那样,他们被迫流浪到那些地方,是早于尼安德特人的原始人。

如果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计算同地质学上对侵蚀和地层迭积现象的解释联系起来,其结果正确的话,Ⅲ那么,尼安德特人,一种进行植物采

P16集和狩猎的、具有占有性的简单生物,便经历了我们所处的当代之前40万年异常久远的人类初始期,而且几乎没有改变。Ⅲ也就是说,他们度过了第四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在第四纪中,除了今天的澳大利亚,通过地中海而紧密连接的各个大陆开始部分地慢慢发生分离,特别是在北部。当古地极迁移过格陵兰的西部和中部,并且随后便在美洲和欧洲北部出现的严寒的冰期之时,他们同当时的猛犸、原始象等巨型陆地动物一样,开始在数个冰期和间冰期游荡于欧洲、亚洲及非洲,那时,在黄道位置、地球与太阳距离拉近等因素作用下,太阳辐射的强度不断剧烈变化,地球上,冻原、草原的地貌、动物系和植物系交替更迭。尼安德特人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工具,他们在热带森林中主要使用石斧,在草原上使用用于梭镖的石刃,在结冰地区则使用骨制工具,他们留下的这些工具成为他们“此在”(Dasein)的主题,尽管如此,他们纯粹占有式的生活形式显然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人类的第二种体格是与我们完全一样的欧里纳克人(Aurignac—Men—sch)的身高和头部形状,天体物理学测量结果表明,他们大约出现在10万年前。不论他们出现在什么时候,怎样出现,创造了多种神秘文化形式的欧里纳克人及其亲属,都与他们存在的深刻超验性联系在一起,或者也许也可以这样说,他们被赐予了深刻的超验性?他们借助

P17这种超验性感受到,每日每时发生的、能够看到的事情是基于那些神秘的基础。他们系统地进行狩猎和捕鱼活动,或者进行采集活动,后来又变成植物的种植者,虽然他们进行这些活动的能力还很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进入改造自然的进程中了。与此相适应,他们的感觉马上发生了变化,在每天的生活中,不再完全依靠自然的力量。种植似乎偶然会获得丰收,狩猎的收获似乎偶尔也不错,于是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中主宰着日常生活的善恶力量、友好和敌对力量都在时隐时现。他们试图主宰这种偶然,而这种尝试仅仅意味着:人类开始深入到大自然力量的作用中,并且与它进行搏争。这是处在命运之中的人,不管这种命运多么平淡乏味,他们还是害怕自己命运的人,对生存的恐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超验性补充着他们开始进行的改造活动,虽然这种改造活动还非常简单,但它显示出非凡的意义,第二代人(der zweite Mensch)出现了。在我们今天这些经过开化的人看来,他们迷信,但他们是深刻的,因为他们“知道”一些东西。

他们一定一直生活在巨大的、亚欧非一体的大陆上,由于离我们最近的冰期中最后若干次持续到公元前1万年的气候大变化,他们被迫迁移游弋,混居在一起,或者被迫更换生活形式,但是他们已经非常清晰地发展出经济—社会性“此在”的原始形式,这种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我们在今天的一些原始人中间也可见到。他们都是种植者,当然还停留在锄地的水平,但是他们最终认识到可以通过播种来种植,在形成种植者集体的基础上,他们创造出母系的生活形式。他们在狩猎过程中——大概主要猎取巨型草原猛犸,形成了有系统的猎人集体,这是父系组织的基础,今天,我们还能够在原始性、系统性的猎人集体中到处看到这种基础。

人们决不要忘记:这些第二代人在最后一个冰期,即玉木冰期时‘,经历了最晚的、也是最剧烈的一次冰盖漂移,即波罗的海地区的冰盖漂

P18移,这是由于古地极的漂移而大概于公元前2,5万年左右发生在格陵兰东北部的漂移。此前,第二代人经受了太阳异常剧烈的辐射带来的气候变暖,这出现在约公元前12万年至公元前7万年玉木冰期两个最温暖的气候极限点之间,而且,在这段间冰期中,他们很可能从在古地极漂移到冰期消退期间环境条件变得有利的亚洲大陆迁出,进入当时野兽成群的欧洲大陆草原。欧洲大陆也是他们经受发生在公元前7万年左右的最后一次冰期的主要居住地,这个时间是所谓的索留特累期(Solutr6en),在整个中欧只留下了北部冰区和阿尔卑斯冰区之间狭窄的苔原带,也许还有草原带。随后,气候变冷,但似乎间或会温和一些,这就是马格德林文化时期——这些都是地球经历命运变化时,一群精神已经发展到一定深度的人在欧洲大陆活动的剪影,他们的地理活动倾向同以前一样,明显是在冰盖漂移的情况下被迫穿过当时的整个大面积土地,向南迁移,甚至跨过大陆。这也是所有民族志学中著名的多元文化马赛克论(Kulmnnosaik)产生的基础。与文化马赛克论相应,有人小心翼翼地提出,在气候条件转好的时期,原始人会从南部向北部“重新摸索着北上(Sich-wieder-Hmauttasten)”。

靠近寒冷地区的部分民族正是在一些气候条件勉强过得去的地区,与越来越恶劣的气候作斗争而得到了升华,这反映在某些表现崇拜仪式的绘画中,如马格德林文化时期的绘画,让人叹为观止。在另外一个稍微偏东的地方,即由于古地极漂移而变冷并变得贫瘠的亚洲大陆北部,他们开始驯服狗和鹿,以便狩猎,为开始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全新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三代人(der dritte Mensch),统治自然的人,当时开始在这里出现了。这些人如今很可能正处在世界历史的转折当中,他们的精神深度我们在后面还要探究。

P19

序言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大学经典”依据中西文明传统的知识谱系及其价值内涵,将人类历史上具有人文内涵的经典作品编辑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本,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倾力尽心。“开放人文”旨在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面向调动读者的阅读愉悦,寓学于乐,寓乐于心,为广大读者陶冶心性,培植情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此,我们深知现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所在,以我之不懈努力,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5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世纪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
译者 姚燕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1422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7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3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Horizon Media Co.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