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堡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经受了70年时间考验。1957年,同名电影上映,主题曲《九九艳阳天》广为传唱,柳堡这个地名也在全国有了知名度,拍摄地刘坝就干脆改名为“柳堡”。
2.《柳堡的故事》再版了很多次,版权也输出到了国外。被英国、德国、印度、匈牙利翻译出版。
| 图书 | 柳堡的故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1.《柳堡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经受了70年时间考验。1957年,同名电影上映,主题曲《九九艳阳天》广为传唱,柳堡这个地名也在全国有了知名度,拍摄地刘坝就干脆改名为“柳堡”。 2.《柳堡的故事》再版了很多次,版权也输出到了国外。被英国、德国、印度、匈牙利翻译出版。 内容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的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经过指导员的帮助教育,他们暂时搁置儿女情长,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本书选材角度新颖独特,突破了以往战争题材只表现血与火的常规内容,而在严酷的战争背景上找到一片温馨的爱情绿洲,不仅没有影响战士的英雄本色,而且更加丰富了战士的性格。小说主题提炼别出心裁,表面上表现新四军战士与农村姑娘的爱情故事,但不局限于个人爱情的狭小天地里,而是通过这一爱情故事揭示了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主题。本书还富于民族风格和抒情色彩,全片没有一处谈情说爱,却充溢着李进和四妹子纯洁真挚的浓情爱意,这些感情通过细腻的人物神情及细节动作含蓄地表达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表达方式表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目录 柳堡的故事 子弹 门板 模范第一班 “虱大王” 星星 翠莲 “小研究” 春江夜雨 红丫头 “团长”历险记 珍珠 八位英雄 魂归何处 书评(媒体评论) 《柳堡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经受了70年时间考验还将继续流传下去,是经典之作。 ——有名评论家 陈辽 小说《柳堡的故事》应该被列入新中国文学报晓之作的排行榜。石言很善于在尖锐复杂的金戈铁马格局当中,从容不迫地网织一个富于青春气息的恋情故事,呼唤着钢铁般的豪壮之气,又希望曲尽人间温情。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徐怀中 我非常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文学画廊里出现战争文学的黄钟大吕,而出现这样的作品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功力深厚的作者。——必须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生活积累,还必须有很强的当代意识,优选还要有战争经历——而这样的作者在全军来说寥若晨星。而石言从哪个意义上都是其中之一。 ——著名作家董保存 石言是一位态度严谨,在短篇军旅小说创作上始终保持了稳定风格和较高水准的作家。崇尚战争文学的史诗品格,个人创作却追求抒情性和故事性的统一,在短篇小说中逐渐形成了属于他的婉约、缜密而秀美的艺术风格。 ——有名军事文学评论家朱向前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柳堡的故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石言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76915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56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