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桃李文萃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值北京外国语大学八十华诞、中文学院中文学科建设七十周年之际,北外中文学院面向广大校友征集论文,以此来回顾中文学科建设的历程与发展。 内容推荐 值北京外国语大学八十华诞、中文学院中文学科建设七十周年之际,北外中文学院面向广大校友征集论文,以此来回顾中文学科建设的历程与发展。此次共征集有20余篇论文,含语言与文学两大类。其语言研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语言类型学和接触语言学理论视野下,以文本对勘的形式探讨语言接触和翻译对语言发展之影响;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视角探索汉语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文学研究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比较文学视阈中的海外汉学研究和跨文化、跨学科视域中的中国文学研究两大方面。前者通过梳理中国文化外传的历史、途径和机制,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探究各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理解,为当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历史借鉴与现实理论。后者则强调跨文化视域中的文学阐释与文明互鉴,注重中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的翻译研究及海外传播,在中外文明交流的背景下阐发中国文学及其研究的世界性意义。所收论文研究对象涵盖中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家作品,传播范围涉及有美国、英国等英语世界多个国家及日本、法国、新加坡、越南等,研究范畴包括译介学、译文学、影响研究、传播研究、比较研究、文本研究、美学等多个领域。研究全面、细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北外中文在点、线、面、体研究上的特色和学术追求。 目录 语 言 类 汉语篇章第三人称回指语形式眼动阅读实验 2 话语标记“你知道”的语用分析 15 浅析“且”的礼貌性祈使标记用法 24 对外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35 文 学 类 《山海经》东传日本考 44 《史记》在美国的译介研究 57 康达维的《文选》翻译策略探讨 69 论陶渊明诗歌的日暮意象 88 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的多维面貌—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 98 试论《庄子》对苏轼辞赋的影响 109 日本《金瓶梅》译介述评 116 英语学界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124 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水浒传》结构研究 143 桃 李 文 萃 VI 论《樱姬全传曙草纸》对《金云翘传》的借鉴与接受 159 何德兰《孺子歌图》与晚清北京童谣海外译介 171 法国汉学家蓝碁教授谈中国古典戏曲翻译 193 谢颂羔与丰子恺交游考 199 混杂性书写:林宝音小说与新加坡“本土性” 211 复归的旅程抑或无乡的漂泊?—重读《西决》对“家族共同体”的书写 22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桃李文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詹福瑞、张晓慧、何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590873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2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05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