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联故事/学生悦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纪晓岚联对招贤》;《郑板桥对联故事》;《刘沂发喷终成龙》;《郑传直联刺总督》;《林召棠联对逸事》;《艄公妙联试秀才》;《幼童出口惊秀才》;《儿童巧题戏台联》;《苏小妹妙对故事》;《苏小妹三难佛印》;《夫妻巧对贺寿联》……《对联故事》(作者学生悦读文库编写组)精心选编的对联故事具有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

内容推荐

对联,是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文学样式;写对联和贴对联也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流传的一种民俗。对联故事,是祖国文学园地中一朵奇丽的鲜花。读它品它,既可以欣赏到联语中练字练意的文思智慧,又可以听读一则富有趣味的短小故事。《对联故事》精心选编的对联故事具有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学生悦读文库编写组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对联故事》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对联故事呈现给广大学生。

目录

第一章 才子学童

牧童妙联惊先生

张兰张芳答武后

许将童年妙对

幼年解缙服相爷

张居正联震江夏

出口成章惊御史

李时珍自幼善对

一门才女两联家

才女联旬羞学究

纪晓岚联对招贤

郑板桥对联故事

刘沂发喷终成龙

郑传直联刺总督

林召棠联对逸事

艄公妙联试秀才

幼童出口惊秀才

儿童巧题戏台联

第二章 妙语巧对

苏小妹妙对故事

苏小妹三难佛印

夫妻巧对贺寿联

于谦巧对

宁王成“囚”

储□妙联巧对

假假真真传佳话

两姓斗联

周起渭联对服众

纪晓岚乾隆招牌妙对

状元妻智对乾隆帝

肖光际戏弄蔡糊涂

李调元巧对趣事

村姑巧对罗秀才

四季对

王巧戏联讽县官

村妇出联考书生

财主聘师惹笑柄

第三章 古今人物

王羲之对联故事

图写禽兽

油车工考倒李白

柳公权才比子建

吕蒙正妙联讽势利

王安石四难苏东坡

包公巧破对联案

对联天子朱元璋

刘伯温梦解鸡联

赵南星巧对

魏忠贤的对联故事

河埠拦考显真才

徐文长对联趣事

天下第一家

乾隆刘墉诗社斗联

蒋士铨妙联巧对

曾国藩对联故事

第四章 爱情婚姻

王安石巧娶美娇妻

吕蒙正联结姻缘

巧语妙对凤求凰

巧设一联嫁二女

李调元夫妻联话

放牛郎巧对药联

馊饭半碗入深闺

书生出联试新妇

第五章 风景名胜

江心寺楹联故事

遗恨“胜棋楼”

阮元改联留笑柄

关帝庙对联的来历

崇丽阁续联闲话

武侯祠名联逸闻

铁丝塘对联的故事

广东地名对联故事

第六章 联话杂谈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中秋对联趣谈

端午的佳联妙对

古代廉政对联

尊师对联故事

数字入联添奇趣

四季入联平添妙趣

劝戒烟联

外国人写对联

一副对联“起死回生”

联讽洪承畴

对联里的荔枝故事

试读章节

项羽于公元前209年在盱眙官山(今明光市官山乡)寻找到避难的楚怀王之孙熊心,接往彭城(今江苏徐州)拥立为怀王。熊心走后,村里没了教书先生,孩子们刚学到兴头上。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读书,村里富户到盱眙县请了位陈先生进村坐馆,接替熊心。

这位陈先生,名叫陈博文,是个熟读天下文章的老夫子,因家穷,人缘也不是太好,无人举荐,没能人官场。陈先生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平日只有靠教书为生。城里是个能人集中的地方,陈先生设堂所收学生并不多,收入甚微,生活艰辛。起初官山富户来请他下乡里坐馆他还觉得有碍面子,不愿去,后听说那批学生都是楚怀王熊心教过的弟子,便乐意接受了邀请。官山学堂的弟子们都是楚怀王熊心领入了门,一个个学读刻苦,才思敏捷。这陈先生本是个好吟诗作对的人,没事的时候常出个上联叫学生对下联。时间一长有些名联巧对不仅在官山一带流传,有的还传到了城里,深受文人墨客的赞赏。

这年夏天,一日中午,陈先生在午休,只听梁上有几只老鼠“吱吱叽叽”打闹,陈先生捡起一土疙瘩砸过去,几只老鼠被惊散。可陈先生正要入睡,梁上又是一阵“叽叽”叫吵得人心烦,再砸,安静了片刻又吵闹如初。陈先生没了睡意,起身磨墨,用笔在墙上画了只活灵活现的大花猫。画完后陈先生埋着嗓子细声学着“咪噢,咪噢”几声猫叫,吓得梁上老鼠四处逃散方才安静下来。陈先生笑笑,随口来了句:“壁上画猫惊闹鼠。”吟罢一想,这不是一句上联吗?下午来到教堂,陈先生说出了上联要弟子们对下联,众弟子一时间你一句我一句,可没一句令陈先生满意的。突然教堂窗外传来一句“田头草人吓麻雀”。陈先生一凉,到堂外一看,原来是给富户家放羊的小牧童。这小牧童姓朱,单名一个小字,今年十三岁,是个孤儿。他放的那群羊,就是楚『不王熊心放过的那群;他听过很多关于熊心的故事,知道读书的好处,但他没钱入学堂,只有每天放羊归来躲在窗外偷听偷学,字也识得不少。朱小天生聪明好学,刚才陈先生在堂上出对,他听满堂弟子对得都不好,就忍不住随口对出了下联。才一出口,觉得麻烦了,心想今后陈先生不会再让他来偷学了。正要跑,被陈先生叫住了,问了情况后更为惊讶。陈先生心想,靠偷听竞学得如此精明,若收人堂正规学上几年定成才也。陈先生又想,“田头草人吓麻雀”对得虽不算太好,但比起弟子们算是高上一阶。放羊的孩子整天在山上跑、田头转,是否触景生对,随口应上的呢?不妨再加深一点考考朱小。于是陈先生说:“朱小,我再出一上联,你能对下联吗?”朱小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试试看吧!”

陈先生知朱小整天放羊,对牧羊周围的旱湖、仰天湖及有仙人出没的仙人洞熟悉。对!就以这些为题,出上联考考这小牧童。陈先生摇头晃脑,一板一眼道:“仰天天天旱无水。”朱小听罢眨巴着小眼睛也正儿八经道:“仙洞洞洞底有仙。”陈先生一听连声赞道:“好!好!”众弟子也都鼓起了掌。陈先生一手捻着胡须,一手背在身后,在教堂里来回踱起步,突然停住,高声道:“新竹长,长过老竹,新青胜蓝。”朱小脱口而出:“老树高,高过新苗,老盛新茂。”陈先生不敢相信,一个十三岁的牧童如此了得,接着又出一联:“牧羊山上捡地皮。”话音刚落,朱小出口又对上一句:“七里湖面采莲蓬。”陈先生一把搂过朱小,抚摸着朱小的头激动地说:“从今天起,你就入堂读书,先生分文不收。”朱小甜甜地笑着,众弟子们也都高兴地围过来问长问短。

朱小跟陈先生学了五六年,学业进步惊人,陈先生自觉教不了朱小了,怕误了朱小前途,写了封推荐书,推荐朱小去投萧何,后听说淮阴侯身边有个高参就是朱小。P2-3

序言

对联,是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文学样式;写对联和贴对联也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流传的一种民俗。它是一种独具中国特点的不是诗歌的“诗歌”,不是散文的“散文”,不是曲赋的“曲赋”,不是格言的“格言”。对联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也是历代文入学者喜欢的一种创作方法。

对联,不仅语言简练,字字珠玉,引经据典,运用比兴,对仗押韵,蕴含深意,而且可以表述情感胸怀,制造氛围,或热烈,或悲伤,或庆贺,或思忖,或讽刺,或歌颂,或悼念。一副对联就是一部历史,一个故事。

对联故事,是祖国文学园地中一朵奇丽的鲜花。读它品它,既可以欣赏到联语中炼字炼意的文思智慧,又可以听读一则富有趣味的短小故事。

整理出版这些对联故事,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联故事/学生悦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学生悦读文库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267562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2264880
中图分类号 I269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2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