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文化空间的重塑与创新 以广西簕山古渔村为例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探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美丽海滨的筋山古渔村,在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之时,渔村村民如何调试自身的“文化滞后”,渔村村民积累了数百年的渔村生存智慧如何面对现代化冲击下复杂的滨海渔村的社会结构,又是如何在城乡文化结构重铸的契机下构建新的滨海渔村乡村文化空间的。该书基于以上的认识及历时的视角,诠释渔村从传统文化空间到新文化空间的时间脉络。北部湾的筋山古渔村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传统乡村变迁的缩影,筋山祖先数百年前随鱼群漂泊至防城港沿海一带,他们找到了出海捕鱼、耕海、耕田等“多位一体”的生存方式,丰富的节日活动、固定的习俗、家族的“礼制空间”构成了渔村传统的文化空间。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速,一场政府与村民共同参与的旅游开发,使得传统的渔村空间不断被重塑与创新,渔业知识与生存智慧被重置其中并被赋予新的价值,传统渔业生计随着休闲渔业的来临转向多元生计方式,传统渔业文化与渔业景观、自然景观、建筑景观交相辉映,渔民的生存空间、生计方式、生存智慧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价值即新文化空间。同时,该书从空间的视角,关注乡村从“闭合”到“流动”中的强、弱关系变化,以及渔村治理中的村三委、乡村精英、文化等构成多元治理实践。最后探索互联网技术与乡村的变化,即互联网在渔村知识化、智识化、生活化、组织化、生计化建构的文化空间中如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回顾与理论关照
一、百年乡村建设回顾与经验
二、国外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研究
三、国内学者关于乡村社会与文化的认识
第三节主要概念及研究方法
一、章节概述与思考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文化留存:簕山古渔村的文化扫描
第一节簕山古渔村的历史传统
一、防城港市相关情况介绍
二、簕山古渔村溯源
第二节节日风俗与民间信仰留存
一、传统节日
二、民间信仰及活动
三、民间信仰的功能
第三节婚姻习俗留存
一、家族的历史及其传承
二、婚姻习俗
三、家庭形式与分工
第二章转型与坚守:筋山古渔村乡村旅游开发与村内互动
第一节簕山古渔村旅游开发概况
一、开发溯源
二、开发现状
第二节乡村旅游开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表征
一、家庭关系变迁
二、家族关系变迁
三、村民关系变迁
第三节“熟人”与“陌生人”的交融共生
一、线下空间中村民与游客间的互动
二、线上空间中村民与游客间的互动
第四节旅游开发中村庄与政府的互动
一、多部门协作推进旅游开发建设
二、旅游开发中村民与政府的矛盾
三、国家统计局开展生计追踪工作
第三章生产与建构:簕山古渔村村落景观新风尚
第一节村落景观的外部结构与内部布局
一、外部空间结构
二、内部整体布局
第二节村落景观的文化表征
一、“人地和谐”共生类自然景观
……
第四章生存逻辑:多元生计与渔业智慧留存
第五章多元共治:渔村的治理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文化空间的重塑与创新 以广西簕山古渔村为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琴等 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170166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15000
出版时间 2023-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6.476.7-3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