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来人往/跨度小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博涵所著的《人来人往》中的小说题材几乎涵盖了校园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考冲刺到都市爱情,从留守伙伴到城市发小,再从城中村的拆迁到动物保护,从离异家庭的孩子到患病绝望的老人,还有逃离安逸野性复归的藏獒和领悟与同伴相处之道的小刺猬……每一个故事,都表现了孩子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现了孩子的视野和心胸。

内容推荐

《人来人往》是一部个人小说作品合集。收录了作者——潞河中学潞园文学社王博涵的短篇小说十一部,分别是《火车东去》《晚安,飙车党》《苏遥,陈默,狗》《环形告别》《想起马赛克》《童话》《草村往事》《滚来滚去的泥巴》《脱缰》《我有铁布衫》《复活未遂》。作品文笔幽默犀利,透出一个当代年轻人的机智和睿智。该书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作家王梓夫作序。

目录

青青潞园少年梦(代序)

火车东去

晚安,飙车党

苏遥,陈默,狗

环形告别

想起马赛克

童话

草村往事

滚来滚去的泥巴

脱缰

我有铁布衫

复活未遂

孤独是不对的(后记)

试读章节

火车东去

黑皮向我们袒露心事的那一天,瞬间风力达到九级。学校里的老槐树,活了一百六十七年,这一天也不想活了,咔嚓一声倒在北风里。很多人以为地震了,呼啦啦地向外跑。

黑皮,黑皮,或许你找一个晴天做决定,事情会换个结局。

黑皮决定和萧翊处对象。这在外人看来,是很普通的一场闹剧,毕竟年级里面布满闹剧。我当时在一张A3纸上画过一幅关系图,把年级里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写在里面,然后把两两配过对的用线连在一起。我以为会得到一张连连看,结果得到一张蜘蛛网。黑皮远远地躲在蜘蛛网外面,孤单地伸出一条线,指向萧翊;萧翊则处在蜘蛛网的中央,身边一团乱麻。

但这不是很普通的一场闹剧,在我们看来,这是黑皮在控制命运。黑皮很黑,寡言少语,声音沧桑,只穿深色的衣服,存在感一直比较低。这一次他终于怒刷存在感,而且选在了特别彪悍的节骨眼上。

一直特别有存在感的祁念叨不甘落后,对我们说:“我要转去别的学校念初二了。”

我们学校的初中,对于直升本校的高中,有着十分优厚的推优政策。班级里有十个人古了直升的名额,我是其中之一,祁念叨不是,黑皮也不是。我觉得要处对象也应该是我处,黑皮哪来的勇气处?

黑皮说:“你呀,白活。”

我说:“你们谁追的谁?”

黑皮说:“你没经历过,说了你也听不懂。有的时候看对了眼,不分谁追的谁。”

手机叮咚响,划开屏幕,发现QQ空间里面有新的动态,萧翊发了一个爱心的表情,大家纷纷点赞。黑皮的空间,五千多的访问量,保持了好几年;萧翊的空间,每天五千多的访问量,保持了好几年。

我觉得黑皮压力比较大,说:“你看,虽然现在初中生谈恋爱不算早恋,但在外人眼里仍然是扯淡。你要不再等等?”

黑皮说:“高中生觉得初中生啥都不懂,大学生觉得高中生啥都不懂,三十的觉得二十的不成熟,四十的觉得三十的太放荡。我等到什么时候?我一直等,没有合适的时候。”

敬佩之感油然而生,我默默地给萧翊的爱心点了赞。萧翊和黑皮这时一起更新了动态,是一些很奇怪的符号,和阿拉伯数字“1”。

我说:“我们俩谁的手机乱码了?”

黑皮说:“你看着,这个数字可以不停地更新下去,更新到五位数。”

祁念叨转走那天,路面非常湿滑。祁念叨先在楼下摔了一跤,然后灰头土脸地跑上来和我们道别。他站在讲台上面,非常郑重地胡说八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他胡说八道,听着听着就听出了泪花。班长这时候打开投影设备,开始播放《突然好想你》:  突然好想你

你会在哪里

过得快乐或委屈

氛围一下子悲伤,大家站起身,用红的绿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祝福的话。我特别看不了这些,祁念叨也是,他拽住我,说:“这怎么收场?”

我说:“跪下吧,毕竟耽误了大家一个自习的学业。你走就走,整这没用的干啥。”

班长说:“走,我们去送小祁最后一程。”

班长说完这句话,我明显感觉到,好几个人都绷不住了,要笑场。低下头,大家果然都在狠命地掐着大腿。

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始在小雪里漫步,祁念叨走在最前面,不负众望,灵巧地摔了一跤。我们的学校特别善解人意,明白这个年纪十分需要浪漫,所以从教学楼到校门口,十分钟的路程,没有点起一盏明亮的灯。

P1-3

序言

青青潞园少年梦

王梓夫

潞河中学潞园文学社的学生王博涵要出个人作品集了。

一所中学,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尚未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依然浓厚的背景下,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实现文学梦想,并且接二连三地出现小作家,不能不说是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的真正的教育实践,是潞河中学一个半世纪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有力延续。我为在潞河中学读书的学生感到幸运,向坚守教育本质的潞河中学教育家们致以由衷的敬意。

六十年前,神童作家在潞园诞生,大运河乡土文学的青枝绿叶惊艳了当时的文坛。1988年,刘绍棠为母校的潞园文学社题写了刊名,新时代的潞园文学社便在协和湖畔绽放着光彩。2012年和2013年暑假,我作为潞园文学社的特别指导教师,曾随潞园文学社师生两度校外采风:一是行走运河,二是行走关城。大运河的鲜活和西北大漠的苍凉,润泽陶冶了孩子们的身心和灵魂,也使他们的创作灵感随着脚步飞扬,《运河行纪》《长城行纪》两本师生作品集相继出版。在这两三年里,潞园相继走出了90后诗人麦麦提敏、小作家费圣轩和张璐婷。尊重学生创造力的潞河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热土上的少年才俊。我想,如果绍棠兄在天有灵,他一定深感欣慰。

王博涵的小说我差不多都看过,除了收在集子里的几篇,还有一些是学校潞园文学社指导教师张丽君推荐的篇目。看过他的文字,我由衷地感慨,现在的孩子真真不可小觑。小说的题材几乎涵盖了校园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考冲刺到都市爱情,从留守伙伴到城市发小,再从城中村的拆迁到动物保护,从离异家庭的孩子到患病绝望的老人,还有逃离安逸野性复归的藏獒和领悟与同伴相处之道的小刺猬……每一个故事,都表现了孩子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现了孩子的视野和心胸。留守儿童问题,临终关怀问题,群体相处问题,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都在孩子的关注和思考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年仅十七岁的高二学生的作品,而且有的作品写于高一,甚至有的写于他刚刚参加文学社的初二。2012年的运河采风,就有王博涵的身影,那时他只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但他写的《海子的海》就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是一个失学又失亲却有着美好梦想的海边孩子的故事,一个悲剧的结尾让我感觉到他对同龄人不幸命运的关注,他的文笔和思想都超过了同龄人的成熟。从他的文字里,我看到了少年觉醒的责任感,看到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

2012年,在费圣轩的长篇小说《命运之轮》序文中,我曾说过:“潞河中学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的校园,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和支持,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并给予足够的营养让其自由地成长,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母亲般的爱。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会更深切地感受到母校的含义。”潞园诗人麦麦提敏飞出去了,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成为一颗别样的新星。前不久,他的第二部诗集《终结的玫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在回赠潞河中学校长徐华的诗集扉页上,写着这样两行字:“今日我为潞河骄傲,明天潞河为我自豪。”这是每一个潞河学子铭记在心中的两句话。

母校,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他们情感上的母亲,也是他们人生路上永远的丰碑。

后记

孤独是不对的

有几个势大力沉的词语,它们被发明出来,仿佛单单就是形容我这个年纪的人用的。它们是:

孤独,迷茫,无助,分手,痛。

翻看着市面上的书籍,不论怎么写,都落笔在这里。花样孤独,是我们的专长。70后看不起80后,80后看不起90后,90后简直想打死00后。浮躁与虚荣,沉沦与落寞,血气方刚的岁月里,总是想干一些惊天动地的事,越被别人骂,越觉得自己超凡脱俗。小团体与伪黑帮盛行,以为叫一声大哥,就是江湖仗义。

但毕竟,那些沉下心去拼搏的同龄人,他们只是还没有出人头地。十年之后,社会可能愕然发现,这个社会大换血,从前拎不起来的90后,挺直身板成了栋梁。一路默默无闻,终于大杀四方,毕竟沉默的人,往往都是狠角色。

相比现在的90后,我有一个天然劣势,就是特别土。比如当我花光勇气,终于决定开通一个微信账号后,猛然惊醒,微博才是网络界的半壁江山。

这本书里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凌晨写下的。其中有几篇特别乡村,跟我的童年经历有关。我在郊区的农村里长到了七八岁,爷爷奶奶养我的方式,和养个小鱼小猫大黄狗没什么区别,学名的话应该叫放养。别的孩子接受着ABCDE的早教,我在巨大的麦田地里捉蚂蚱;别的孩子弹着八个小时的钢琴,我烤着刚蜕壳的知了;别的孩子面对棋盘运筹帷幄,我骑着邻居家的狗一路狂飙。于是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了谈吐,有了气质,我只有一脸泥巴,和一身破烂的衣裳。

但这段时光,可能是我一生里,最不孤独的时光。现代人的交流那么狭隘,所有人被捆绑在手机和网络上,只有不停地对话,不停地发着语音,才有安全感,才能做下去其他事情。而我常常暗自庆幸,繁忙世界里,我有一段长到看不见尽头的时光,想怎么跑怎么跑,想怎么嚷怎么嚷。没什么人爱搭理我,我却觉得我看见什么,什么就是我的。

我对世界的认知其实一直停留在童年那个阶段:天蓝草绿,无拘无束。直到初一的时候,我捧着自己的作文准备拿去比赛,我的一位老师批评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写?你有没有规矩?

她跟我讲规矩,我是别人特别唾弃的愤青,哪忍得了这个?于是默默撕掉稿子,决定不止要当愤青,还要当文青。

这个愿望,加之迫切需要一个特长的缘由,我开始写作了,写的也不是小说,是长作文。发表的途径是校刊和QQ空间,写的东西虽然烂,但是长啊,一长就显得很厉害。我的读者从我自己一个人,发展到了三个人,五个人,十个人。当时,我所有的动力,就是他们读完文章之后发来的消息:哈哈哈哈哈,好好笑。

久而久之,写下的文章一度一度地跑偏,从长作文变成了段子集。一怒之下,删去过往全部作品。就是删文章的那天,我忽然觉得,自己和这些专门用来形容90后的词汇有些沾边。

每个凌晨,当我打开台灯偷偷爬起来打字时,都会带着悲壮的心情,非常杀马特地想:老子真孤独啊。

时间过去,键盘上的字母悉数褪色。打字频率眼花缭乱,喜怒哀乐依次登场,我与现实分道扬镳。有时会写到恍惚,一觉醒来,不知自己躺在哪个场景。分秒计算着故事的发展方向,走路撞墙,写字串行。愣上几秒钟来嘲笑自己:嗨,别他娘的想了,写了半天,谁看呢?

你不知道,写的这些文章有什么用?它们是几万个字,它们也仅仅是几百K数据。有时被自己逼死,想不明白,构建一出不存在的世界观,塑造出几个嬉笑怒骂的人物,究竟意义在哪?实际上,我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写小说?

“因为小说里的人物,都是我。”

“因为我要剖析这个社会的种种过错。”

“因为,曲线救国。”

这是我回答比较广泛的三个答案,不定期更换。我自己也觉得,比较扯淡。

有人添加我为好友,我不认识他们,他们却对我说:很喜欢你的小说。

我捶胸顿足:还真有人看啊!

再不去想写小说的原因,有什么话在心里上蹿下跳,踏踏实实地,战战兢兢地,把它们誊写在Word文档里面。

冯唐有言,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于是十八岁,就给了我一个姑娘。她常常对我说,你不要熬夜,你一定要早睡。我们也没什么可聊的,因为你得早睡。你怎么不睡呢?那我陪你熬。

我很愧疚,睁开眼睛写故事,想把这本书送给她。书写完了,长呼一口气,却觉得书还是留给自己吧。

“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三年写下来,这本书上的文字,是我挑出来的二分之一。越往下写,越有着深刻的感受:没什么孤独,孤独是不对的。

仔细划分,人类算是群居动物。家人朋友,总会有人和你一起走。

有人和你话说到一起,有人比你自己更懂你。

有人想起你甚至哭上一鼻子,有人想起你笑得趴在地上。

有人离开你,但,总有人离不开你。

你总是孤独,怎么对得起身边人?

“王博涵,你为什么写小说?”

“嗨,可能因为,我不会写日记。”

作者  2015年10月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来人往/跨度小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博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70707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5277299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