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觅北欧(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文化欧洲丛书/精典人文旅游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科学家优美的笔触书写旅欧十年的经历,竟成了影响文学殿堂之作!

比旅游书有更画意的无限风景,比人文书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视角感受欧洲的美景、历史、文化……

阿尔卑斯山上的皑皑白雪,点缀着平静的北欧,娜拉在这里出走,培尔·金特从这里流浪,从林中低矮的木屋承载着多少童年的梦想?海的女儿游出水面,站在海边,你听见美人鱼的呢喃了吗?

内容推荐

《文化欧洲丛书》是一部介绍欧洲文化的散文集。它汇集了作者的112篇纪实性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多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德国、意大利、梵蒂冈、法国、摩纳哥、英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欧洲国家的艺术文化,涉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河宗教,有选择地描述了上述欧洲国家的著名城市和自然风光。如果说书中的纪实性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欧洲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欧洲艺术文化。

这部书分作八卷,依次为《寻觅德国》、《寻觅意大利》、《寻觅法国》、《寻觅英国》、《寻觅奥地利》、《寻觅北欧》、《寻觅荷比卢》、《寻觅瑞士》。每卷几乎都涉及四项内容: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与风光。

目录

北欧文化

文学与音乐

 艺术奇葩《培尔·金特》

 安徒生因奋斗赢得人生

 易卜生的社会家庭戏剧

艺术与科学

 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园

 哥本哈根蜡像

 赫尔辛基现代绘画

 斯德哥尔摩和诺贝尔奖

建筑艺术

 北欧建筑风貌

 城市景观艺术

漫游札记

 航行在波罗的海上

 哥本哈根蒂弗里园

 静谧的赫尔辛基

 挪威札记

试读章节

旅行中,每每踏上一个国家的一方领土,首先映入眼帘的常常是这个国家飘扬着的国旗。北欧四国——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的国旗出奇的雷同。都是“十字旗”,惟十字颜色和旗帜底色各异。丹麦国旗是白十字红底,瑞典国旗是黄十字浅蓝底,挪威国旗是深蓝十字红底,芬兰国旗是浅蓝十字白底。究其原因,国旗相像与北欧四国的历史有关。

1397年丹麦、瑞典、挪威三国成立“喀马尔联盟”,丹麦居首。芬兰在12世纪后半期为瑞典占领。北欧四国地域上连结,政治历史上联盟。16世纪后,北欧四国开始衰落。两次世界大战中北欧四国或被占领,或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欧四国发展迅速。

北欧四国在文学、戏剧、音乐领域世界著名的人物,当推挪威伟大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6-1906)、丹麦伟大剧作家、童话作家汉斯·克利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芬兰伟大作曲家、民族音乐家琼·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 1865-1957)、挪威伟大作曲家埃德华·格里格(Edward Grieg 1843-1907)。

《培尔·金特》(Peer Gynt)诗剧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戏剧代表作品;挪威作曲家埃德华·格里格将其谱写成著名的《培尔·金特组曲》。《培尔·金特》在文学领域,《培尔·金特组曲》在音乐领域皆属于伟大作品之列。安徒生童话影响深远,世界上许多人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或是听着安徒生的童话长大的。安徒生出生卑微,他因奋斗赢得人生。易卜生旅居德国23年,在旅居德国期间写了《社会栋梁》、《玩偶之家》等9部以社会和家庭为题材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戏剧涉及社会和家庭问题,对于社会现实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奠定了易卜生的近代现实主义戏剧大师的地位。两贝柳斯谱写出著名的交响诗《芬兰颂》,它表现了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芬兰人民的痛苦和反抗,堪称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文化的涵义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和教育,科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基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遗愿设立的诺贝尔奖奖励在文学、生理或医学、化学、物理学领域和和平运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1901年起颁发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与和平奖。人们通常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是1969年开始颁发的“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发表获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经济学奖演说的人,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发表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说的人都是在上述各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不平凡的人。其中的三位诺贝尔获奖者——居里夫人、冯·克利青和海森堡出于笔者个人原因,是笔者更多关注的科学家。

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园、哥本哈根蜡像博物馆和赫尔辛基现代艺术馆展出的雕塑作品、蜡像作品和现代艺术作品集中地显现了北欧四国的雕塑、蜡像和现代绘画艺术的精髓。以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Gustav Vigeland 1869—1943)的名字命名的维格兰雕塑园露天展示了650件雕塑作品,以人为主题,以人的裸体雕像揭示形形色色的人生、人性、人情,是一部用形体艺术对人的大写真。哥本哈根蜡像博物馆的200余蜡像作品显示了安徒生童话中一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和场景,展示了丹麦皇室家族成员、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的形象和风采,鲜活地揭示了其所处的时代特征。赫尔辛基现代艺术馆陈列出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譬如,现代艺术中的“立体主义”作品,现代艺术中的“未来派”作品等等。

地缘和政治历史的渊源影响到北欧四国的建筑,其著名建筑的风貌并非各具典型建筑艺术风格的突出特点,并不像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建筑那样具有许多建筑风格分明的典型建筑,然而其历史遗留下来的古风犹存的皇宫、教堂以及现今作为市政厅或者议会的建筑具有各自的北欧建筑风格。北欧建筑风格受到同时代德国、荷兰、意大利、法国主流建筑风格的影响。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推行,罗马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建筑在北欧出现;13世纪末,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在北欧出现;17世纪初期,北欧接受欧洲,特别是受到德国和荷兰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18世纪初期,北欧接受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影响;19世纪初期,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北欧流行。19—20世纪,北欧建筑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中吸取营养,形成具有北欧地缘特征的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P8-11

序言

“欧洲,它是怎样一块大陆?它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我能够认识它和理解它的文明吗?人们在怎样的文化氛围里呼吸?他们有怎样的欢乐和苦恼?我能融入其中和他们分享这份人生的苦乐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话语在脑际中萦绕。时值1980年秋,我作为访问学者乘坐德国汉莎航空客机首次飞往欧洲,飞往那个我陌生的西方大陆。

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逾十年的岁月里,有相当长的时间,我的家属没有可能前来德国团聚。“为了理想,饮尽那份孤独”的同时,我利用科学家的假期独自在欧洲旅行。每次出游前夕,打理行装,把相机胶卷还有几本导游和文学艺术书籍放到背包里时,总是让我十分兴奋。人在旅途中,边走边看,边读边想。旅途中,那个声音又在脑际中萦绕:欧洲,它是怎样一块大陆?它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正是在这漫漫旅途中积累了《文化欧洲丛书》的素材。

《文化欧洲丛书》是一部介绍欧洲文化的散文集。它汇集了我的112篇纪实性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多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德国、意大利、梵蒂冈、法国、摩纳哥、英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欧洲国家的艺术文化,涉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河宗教,有选择地描述了上述欧洲国家的著名城市和自然风光。如果说书中的纪实性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欧洲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欧洲艺术文化。

这部书分作八卷,依次为《寻觅德国》、《寻觅意大利》、《寻觅法国》、《寻觅英国》、《寻觅奥地利》、《寻觅北欧》、《寻觅荷比卢》、《寻觅瑞士》。每卷几乎都涉及四项内容: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与风光。

欧洲,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先驱。在欧洲的土地上出现过许爹文化巨人,譬如这部书中叙及到的文学家歌德、席勒、但丁、莎士比亚、拜伦、雨果、罗兰、卢梭、易卜生、安徒生、海涅、卡夫卡、梅特林克、施皮特勒、凯勒;音乐家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瓦格纳、威尔第、格里格、约翰·施特劳斯;画家达·芬奇、拉斐尔、丢勒、伦勃朗、凡·高、莫奈、克利姆特;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罗丹、摩尔、维格兰;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科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牛顿、伽利略等等。在欧洲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譬如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巴黎公社、德国宗教改革、俄国十月革命等等。诸多文化巨人和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和宗教等领域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在一个历史时期中主导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

建筑艺术是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简洁地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代表性建筑特点,结合著名建筑简洁地介绍了希腊艺术、罗马艺术、罗曼艺术、哥特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现代艺术等建筑艺术风格特征,以及建筑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

民俗文化或称大众文化,也是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有时显得不那么高雅和精深,但却十分贴近民众,因为它们直接来自于民众,为民众所熟知和喜爱。宗教是一种大众的信仰,也是一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归入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在欧洲丰富多彩,人们执着地投入,钟情其中。本书以某些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叙及欧洲民俗传统文化。

这部丛书凝结了我在欧洲逾十年的文化人生中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依据我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有选择地介绍欧洲艺术文化和旅游文化。它兼具三个特点:文化,新知,感悟。

在欧洲作为科学家工作和生活,得益于欧洲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创造人类文化和呵护人类文化在人生中的位置和价值,激发我去认识人类文化,呵护人类文化,创造人类文化,谱写文化人生。正如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826年为悼念挚友、大文豪席勒所写诗中所云:“人在一生中收获得再多,莫过于得到上天的启示:它如何使物质化为精神,它如何呵护精神之创造。”文化的内涵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学、艺术、科学、教育都隶属于文化范畴,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领域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对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是有益的。懂得创新文化,发掘文化,呵护文化的人,才堪称文化人;在欧洲并不乏这种文化人,他们正在与全世界的文化人一同开拓和创造着人类文化的未来。

诚挚地希望翻阅过这部丛书的读者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欧洲艺术文化的知识,增进对欧洲,尤其是对欧洲文化和欧洲人的了解,从而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往来。理解会带来宽容,友情会带来和谐;祝愿世界的明天,多一点鲜花、友情和爱。

后记

在《文化欧洲丛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刘家珊、卢迪、贺捷、贺友芄的热情关怀和持续鼓励,卢迪、贺捷、孙大为、宋迪民、A.&G.Heinrich夫妇还为本丛书提供了部分他们在欧洲拍摄的彩色图片,作者藉此机会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在《文化欧洲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新世界出版社领导房永明,编辑部主任陈黎明,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编辑张春春、张爱华、张美娜、王慧敏,以及美术编辑戴军的巨大支持和帮助。社领导和编辑部主任的支持是决定性的,有了这种支持,这部书现在才可能面世;各位编辑在陈黎明主任指导下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编辑这部8卷109篇逾50万字的丛书,还格外编写了几十则“小资料”,丰富了丛书内容和文化内涵;美术编辑为编辑、加工这部图文并茂丛书中高达1600幅的图片,付出了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以艺术审美视角处理图片,美化了插图和版面,提升了丛书的整体艺术品位。为他们的支持、辛劳和成果,作者藉此机会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卢因诚

2008.12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觅北欧(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文化欧洲丛书/精典人文旅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因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0926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3
丛书名 文化欧洲丛书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