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平凡的美德 |
内容 | 编辑推荐 ◆ 在一个冲突频现的世界,如何找寻不同文化、不同人群共同的声音,建立现实可行的政治秩序,成为至为重要的社会议题。全球化是否从道德上将我们吸引在一起?面对差异,我们究竟共享什么样的美德、原则和行为准则?这些问题正是叶礼庭在三年走访过程中试图回应的。◆ 《平凡的美德》就世界秩序之问给出了一个新颖的答案。在叶礼庭看来,如果说国际主义是少数上层精英的专属语言,那么普通人在面对社会冲突和全球化浪潮时,他们所依赖的就是平凡的美德:一种从经验中获得的实践,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辨识出的语言。◆ 作者调研足迹所至,不乏我们也熟知和关切的热点地区。在日本福岛,作者试图探寻当地居民、专家与官员在海啸与核事故处理中扮演的角色。而从经历爆炸性经济增长到腐败丛生的巴西,到陷入支离破碎的“彩虹之国”南非,再到缅甸与波斯尼亚,读者得以跟随作者的文字,一同走进这些差异巨大的国家,一同经历这场政治、经济、文化的探索之旅。 内容推荐 在如纽约市杰克逊高地这样高度多样化的移民世界里,对“共同生活”的强烈认同与现实实践中不同人群分开居住的景象相伴相生。从这里,叶礼庭辨认出一种有别于理论意义上的“全球伦理”的日常道德秩序,它不是自上而下的有关平等和多元的话语,而是一套基于信任、互惠、非暴力准则和合作倾向的运作体系。经济的全球化是否带来了道德的全球化?如“人权”这样的世界性话语,究竟是代替了本土的道德规范,还是对其构成挑战?为调查21世纪道德全球化的景象,叶礼庭与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的研究者先后走访了洛杉矶贫穷的西班牙裔居住区、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比勒陀利亚郊外的非法定居点及曼德勒附近的贫穷村庄,尝试贴近冲突发生之地,研究伦理如何塑造人们的决策和行动。在长达三年、遍及四大洲的旅程中,作者发现,人类的共同之处在于一系列“平凡的美德”。平凡的美德是本土化、非意识形态、反理论的,是在道德行为和洞察之中获得的实践技艺。作者进而着意探究了美德和公共机制之间的关系。平凡的美德有赖于公共的召唤和培育,理想的制度则可以激发纠错与更新的良性循环。一个良善社会的全部要义,就是创建法律和公共机制,让美德变得平凡。 目录 \t导论:道德全球化及其不满 \t1 杰克逊高地,纽约:多样性广场 \t2 洛杉矶:全球化城市的道德运作体系 \t3 里约热内卢:秩序、腐败与公共信任 \t4 波黑:战争与和解 \t5 缅甸:道德叙事的政治 \t6 福岛:韧性与难以想象之事 \t7 南非:彩虹之后 \t结论:人权、全球伦理和平凡的美德 \t致谢 \t索引 \t注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平凡的美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叶礼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72008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9600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58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