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汉唐籍帐制度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籍帐”一词的出现,应该是西魏苏绰制“户籍、计帐之法”以后的事。所以隋唐史籍中的籍帐,有时泛指各种名籍和帐簿,最基本的含义还是指户籍和计帐这两类文书。宋人溥撰《唐会要》,其“籍帐”一门搜列的内容也不外如此。单论户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这说的是按户籍编制什伍,户籍的产生还要在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的张家山汉简《户律》,提及当时的户籍有“田宅园户籍、年细籍”,而我们也在走马楼孙吴户籍简中见到“右某家口食若干”和“凡口若干事若干算若干事若干赀若干”结句不同的两种文书。计帐出现较晚,目前通行的说法是根据《周书·苏绰传》的记载,为大统初年苏绰所创。 目录 序 前言 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 一户籍简的著录格式 二“乡户籍谓之户版” 三户版的制作年代 《二年律令》与汉代课役身分 一“傅”的涵义 二汉初傅籍标准与景帝二年令 三妇女从役问题 四汉代的“半役” 五汉代的“老”、“小” 长沙东牌楼东汉“户籍简”补说 一“算卒”的解释 二东牌楼“户籍简”的形制与著录格式 三“户籍简”的性质 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 一户籍简的判定 二户籍中的乡里集计 三造籍制度 四余论 说“罚估” 一吴简所见免役资料试释 一“罚估”解 二“刑手足”解 三残疾注记中的注“复”与不注“复” 四免役的其他场合 孙吴户籍结句简中的“事” 一对整理者意见的讨论 二后一个“事”指徭役 三户籍制度与“算”、“事”的涵义 四前一个“事●”指课役口数 吴简中的“户品”问题 走马楼户籍简的“中”字注记 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 一“计断九月”与古代的粟作生产 二秦及汉初的上计活动 三县道“八月上计”辨误 四夏秋两税与财政年度变革 五北朝沿行汉魏旧制 六财政年度的南朝化 《前秦建元二十年籍》与汉唐间籍帐制度的变化 一《前秦建元籍》内容分析 二造籍日期与财政年度的调整 三籍贯书式与造籍制度的演进 四户籍文书类型及其功用的转变 也谈唐代的造籍日期问题 唐代“手实”与“计帐”关系考——以朱雷、宋家钰的争论为中心 附录 孙吴《嘉禾吏民田家前》中的几个问题 一简牍中的若干名词 二“吏民田家莉”的基本性质 三简牍中反映的亩制与亩产量 四简文中的租税征纳制度 五仓吏专人分区经办制度 孙吴《嘉禾吏民田家莉》“二年常限”解 一有关说法的讨论 二“二年”非“一年两熟 三“二年常限”当为按“二年一垦的标准收租 征引文献要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汉唐籍帐制度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荣强 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6919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91.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