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后现代地理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是现代性研究译丛之一。 内容推荐 在批判社会理论中,人们过去往往偏重于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沉湎于历史的想像;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地理、空间的漠视。《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对这种倾向提出质疑。作者严厉批判“历史决定论”及其对地理学想像的作用。在论述福科、伯杰、吉登斯、贝尔曼、杰姆逊,特别是亨利·勒菲弗等“后现代地理学先驱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主一种历史的和地理的唯物主义,即对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作根本性的再思考。 目录 前言和后记 第一章 历史:地理:现代性 第二章 空间化:马克思议地理学与批判社会理论 第三章 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四章 城市与区域之辩:第一回合 第五章 重审之言:试论空间化的本体论 第六章 空间化:对吉登斯观点的评论 第七章 城市和区域重构的历史地理学 第八章 一切都汇聚于洛杉矶 第九章 拆解洛杉肌:试论后现代地理学 参考书目 译后记 精彩页 然而,在匆匆作出其他的结论之前,我们不能忘却的是:对批判思想的这种空间化,并不需要投射一种简单的反历史思想。与福柯的看法一样,对批判社会理论的空间的重申并不要求对时间和历史进行一种对抗性的隶属化,即进行一种唾手可得的取代或替代。相反,在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三者之间,或者说在现在可以叫得更清楚一些的人文地理的创造、历史的构建和社会的构筑彼此之间,需要进行一种恰当的阐释平衡。在当代语境里,藏匿各2种结果使我们无法看见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这种思想既隐含地承认历史迄今为止已被接受为享有特权的批判性揭露和批判性话语的方式,又是主张这种特权地位不再适宜,因为至今为止它已挡住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空间性的批判意蕴的视线。目前正在受到挑战的,是批判思想历史决定论的主宰地位,而不是历史的重要性。伯杰近乎倒置了米尔斯的社会学想像,他注意到,无视空间向度紧迫性的任何当代叙事,都是不完整的,其结果就是导致对一个故事的性质的过分简单化。 因此,伯杰加入到了福柯的行列,将我们推向对批判社会思想进行富有意味而且十分必要的重构。这一重构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人文地理学长期隐藏的工具性,尤其是社会生活无所不包、无所不纳的而且已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空间化。福柯所走的路径,将他引入了权力、准则和监督的微观空间,引入了监狱式的城市、救济院和人体,而伯杰所走的路径,是继续开辟审视艺术与美学、肖像与地貌、画家与农夫、过去(曾经)与现在(在此)的各种新方式。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后现代地理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 W.Soja) 著;王文斌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4039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4-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90-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