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学与人生十五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当我们对什么是文学还不甚了然的时候,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难以有正确的答案;当我们还不明白人生是什么的时候,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问题的探讨,特别是从人生方面而言,就永远不可能完结。在假借着人生的话题谈了一些文学现象以后,人生的说道还要靠大家自己去探索,去领略,去作出自己的表达。没有文学的人生虽然依旧是一种人生,但可能是十分枯燥、十分粗糙的人生。没有文学的人生不是高质量的人生。文学是人生质量的体现。 内容推荐 文学与人生是教育部正式确认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作为这门课的教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对文学与人生的一般关系作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具体涉及到人生与文学的如下各种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文学的产生,人生体验与文学表达,人生理想与文学表现,人生的现实把握与文学的审美把握,人生道德与文学中的道德,通俗性文学与一般文学之间的人生纬度等等。本书广泛运用经典的和新潮的文学理论,广泛征引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广泛叙述古今中外文学故事和诗话词话,内容丰满,风格活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讲 文学与人生:一个严肃而轻松的话题一 一个轻松的话题二 一个严肃的话题三 关于话题的展开第二讲 吴宓《文学与人生》论析一 融进自我的人生体认二 人文“礼教”中的歧误第三讲 文学与人生关系的原生态一 原生态文学的追寻二 原生态的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第四讲 文学:人生的余裕一 综合理论中的人生余裕二 从人生的余裕到余裕的人生第五讲 “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一 对于西方的论争:想象性阐解二 两个概念的自明性应用三 殊途同归的理论第六讲 文学:人生功能的辩证一 价值功能夸大的偏向二 文学无法脱离于人生三 文学的两维功能第七讲 人生情境与文学情境一 文学情境对人生情境的美感提炼二 时空感兴:超越人生情境的“留白”三 时空感兴:超越人生情境的“时差”第八讲 作家的人生体验与文学创作一 奇闻轶事:人生体验的丰富性二 “前25年”:人生体验的深刻性三 各种乘谬的认知四 文学的虚与实第九讲 人生气度与文学表现一 文学中的人生气度二 风格论中的人生气度三 人生观念、人生气度与文学风貌第十讲 人生体验与文学意象一 普泛性的文学意象二 文学意象的翻新与创造第十一讲 文学之于人生的道德力量第十二讲 文学道德与人生道德第十三讲 文学中人生道德的维度与向度第十四讲 通俗文学与人生的娱乐要求第十五讲 民间文学:人生本真最近切的表现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学与人生十五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寿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908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000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7-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6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