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尧治河民歌整理与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尧治河民歌整理与研究》全面展示了尧治河民歌文化特色和地方风土人情,赋能尧治河的乡村文化振兴。本书着重于尧治河民歌的系统整理与活态化保存,以及歌种研究。尧治河民歌保护传承采用乐谱与二维码同步保存(配以尧治河风貌图片),这种静态化与活态化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尧治河民歌在传承、传播过程中达到可听、可感、可视的效果。本书兼具专业性、学术性与通俗性、实用性。1.专业性与学术性。本书中的民歌材料全部来自于作者田野调查中的一手资料,极具文献价值。对唱腔、锣鼓乐进行了详细的记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2.通俗性、实用性。本书在章节安排上强调歌师傅的主体作用,民歌编排收录结合当地人的民歌分类,内容通俗易懂;把乐谱与歌唱原声同步展现,把歌唱原声转换二维码(可听、可感)和乐谱(可视)的同步保存,做到民歌跨时空的传播、传承,便于歌师傅使用。 内容推荐 《尧治河民歌整理与研究》是一部地方民歌系统化整理与研究的著作。主要内容涉及尧治河民歌表演群体、乡村文化振兴、民歌记谱(五线谱与简谱)、民歌活态化保存(歌唱原声二维码保存)、尧治河歌种等内容。本著作由绪论、九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意义价值、章节安排。第一章:尧治河民歌表演群体与乡村文化振兴。第二章:尧治河民歌分类与活态化保存。第三章:花鼓子类民歌。第四章:小调类民歌。第五章:薅草锣鼓(山歌)。第六章:夜锣鼓(孝歌)。第七章:号子、儿歌、说唱等。第八章:尧治河的新民歌创编。第九章:尧治河民歌的歌种研究。 目录 绪论001 第一节尧治河民歌记谱与活态化保存001 第二节尧治河民歌的种类003 第三节民歌表演中的乐器与乐队004 【上篇】民歌表演与乡村文化振兴 第一章歌在山水间:尧治河的音声景观009 第一节尧治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010 一、尧治河的自然景观010 1.大美尧治河010 2.近年来尧治河获得的荣誉011 二、尧治河的人文历史景观013 1.尧治河的精神文明建设013 2.传统的发明:尧治河的尧文化建构013 3.尧治河的党建与红色文化015 第二节尧治河的音声景观(Soundscape)015 一、群山中的民歌大舞台015 二、喜庆活动中的火炮016 第二章尧治河民歌表演群体及其传承017 第一节尧治河民歌表演群体017 第二节尧治河民歌传承022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尧治河民歌整理与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凌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0995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50000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