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茶人静清和关于六大茶类基本常识的代表作
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之作。作者走过万里茶路,踏访五十多座茶山,集数十年问茶经验
科学、严谨,通俗、有趣。作者深入茶区,遍访茶农;追根溯源,严谨考证,详实可靠
| 图书 | 静清和作品(全6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知名茶人静清和关于六大茶类基本常识的代表作 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之作。作者走过万里茶路,踏访五十多座茶山,集数十年问茶经验 科学、严谨,通俗、有趣。作者深入茶区,遍访茶农;追根溯源,严谨考证,详实可靠 内容推荐 《茶味初见》四时阴阳之气,生长化收藏,故有草木暄妍,露浓花瘦,秋去春来,生生不息。本书谨遵四时之序,以春为始,以冬为终。自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开篇,写至大寒;从早春的茶芽脱壳,写到寒冬里茶树的花果相遇;立体呈现着不同节气里茶山的独特风景。在不同的季节中,在各异的物候里,在四时的光影里,应该怎样顺时应季地去健康喝茶。 《茶席窥美》作者在系统研究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对历代茶席设计、茶空间设计、茶道美学、传统插花、茶具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人体工学原理、视觉极简原理,把陆羽提出的“茶性俭”作为茶席美学与设计的原则,详细客观地把茶席密码层层解密,文图结合,让大家一读就会,方便茶文化爱好者的自学和参考。 《茶路无尽》为作者数十年的茶山之行、问茶经验和心得体会的集结之作。作者试图结合茶山游学,用一个理科生的思维和视角,把六大茶类的本质、与茶类起源的相互影响,认真地交代清楚。为此,作者重走茶区,遍访茶农、茶人,严谨考证茶史、茶叶制作工艺、技术传承、茶树品种等等,力求从可靠文献和证据链中,得出每一个所要表达的结论。 《茶与茶器》作者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写到今天,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茶、饮茶方式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本书的知识构架较为完整,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不仅对各个时代的茶与茶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探讨,对每一个观点、每一类茶器,尽量写精写透,而且对于如何正确选择茶器,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购与参考的客观标准,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茶与健康》通过系统梳理历代中医文献,澄清历史迷雾,厘清茶亦食亦药的发展脉络 目录 《茶路无尽》 《茶味初见》 《茶席窥美》 《茶与茶器》 《茶与健康》 《饮茶小史》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静清和作品(全6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静清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51486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1-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