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一生守候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生守候,这个书名是父亲事先定好的,12月18日还和编辑说好要自己题写,看着现在封面上工整的印刷体,我心里别扭,好像生怕他生动的一生只是被工整的书写……——马东……我说过一句话,现在艺术界都记住了:[我太喜欢相声了,但是我太讨厌这支队伍了]。这是我说的,这是我心里话,我说出来了,我国得罪了很久了,但是我还是要说…… 内容推荐 本书是已故有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以自传形式撰写的。此书在马季先生逝世之前不到一个月才得以定稿。书中叙述了解放初期的相声发展,马季先生和同行在中南海里的演出,相声在“”时期的遭遇等等;还着重讲述了与老师和徒弟之间的情谊以及艺友之间、搭档之间、朋友之间、父子之间鲜为人知的感情故事。书中揭示了马季先生从事相声艺术50多年来经历的酸甜苦辣;其中,还穿插了马季先生在八九十年代,当他的事业到达*期时,对相声发展的一些困惑和感想。本书叙述了马季从事相声艺术50多年来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以及他在峥嵘岁月里品尝的酸甜苦辣,着重讲述了马季与师徒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尤为珍贵的是,马季还在自传中吐露了他对相声艺术发展的肺腑之言和对家人、对儿子的殷殷之情。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讲述的是马季在粉碎“四人帮”前的经历,包括如何走上相声道路,以及在“五七”干校的经历,下部则是粉碎“四人帮”后的故事,其中,还穿插了马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他的事业到达*期时,对相声发展的一些困惑和感想。结尾部分还收集了马季对人生和事业的一些感悟。 目录 上部 第一章我的少年时光 相声的启蒙 一场意外的业余演出 第二章我学相声的黄金时期 初入说唱团 老师侯宝林 相声初下江南 偷学《卖布头》 知不足而努力 第三章我难忘的几位领导 创作启蒙者王决 会做思想工作的徐曙 古怪性格的陶钝 爱护我的两个团长 第四章去生活中找作品 第五章“红墙”里的演出 说:“还是下去好!” 周总理的教诲 领导人的关怀 第六章艰难的“时期” 历史的闹剧 我的大字报 第七章“五七”千校的经历 嫩江的两次历险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一生守候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马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14266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78000 |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