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於可训近期新中篇小说集,以饱经风霜而仍含赤子之心的文笔书写湖北大地的小人物故事,就算是注定被忽略的微尘,也要发出弱小的光芒,活出自身的气势
★“么样”“冇得味”等武汉方言的运用幽默风趣,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这方水土里一代代人群的生存经验与生命记忆
★三篇小说,时间跨度从辛亥年至当下,写尽鄂地烟火红尘故事,想象瑰丽而奇谲,情感克制而温暖
| 图书 | 鱼庐记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於可训近期新中篇小说集,以饱经风霜而仍含赤子之心的文笔书写湖北大地的小人物故事,就算是注定被忽略的微尘,也要发出弱小的光芒,活出自身的气势 ★“么样”“冇得味”等武汉方言的运用幽默风趣,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这方水土里一代代人群的生存经验与生命记忆 ★三篇小说,时间跨度从辛亥年至当下,写尽鄂地烟火红尘故事,想象瑰丽而奇谲,情感克制而温暖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湖北的故事集,描摹水乡风俗、勾勒故土人物。鄂东乡野的风土人情画卷,在作者颇具中国古典小说气质的文笔描述下徐徐展开。《鱼庐记》围绕着一座辛亥年修筑的鱼庐,讲述了四代人的命运奏鸣曲,现实与传奇交织,尽显荆楚文化的诡秘与浪漫。《三十功名》讲述1977年的武汉,一个三十岁的人,重拾梦想,参加高考的年代记忆。《护工老陈》聚焦于2020年的武汉,讲述城内与城外,人们相守相望、互帮互助的独特回忆。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变幻,小说里的芸芸众生始终怀有一份温情。即使是面对时代的阴云,这些小人物也以善良和努力应对。这些取材于鄂地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中篇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普通民众的关怀。 目录 《鱼庐记》无目录 书评(媒体评论) 他对风花雪月兴趣不大,重点关注的往往是跟普通人生存有关的细节问题,眼里有人间冷暖和俗世烟火。” “於可训先生描摹水乡风俗和勾勒故土人物的作品,具有精神还乡的意味……不同于启蒙倾向的还乡叙事和民粹主义的写作,作者既没有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也没有以代言人自居,而是以一种平视的人学立场,发现那些容易被漠视的脆弱的生命的价值,并透过生命的浮沉,观察时代的转折与激荡。” “於可训先生的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自觉追求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鱼庐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於可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60987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18000 |
| 出版时间 | 2023-04-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04-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