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帮助来访者接纳、表达和调节情绪,以及赋予情绪意义和转换情绪等方面的策略
?\t情绪改变在来访者成长和幸福的永恒或持久的改变中是必要的
| 图书 | 情绪聚焦的过程体验疗法 |
| 内容 | 编辑推荐 ?\t帮助来访者接纳、表达和调节情绪,以及赋予情绪意义和转换情绪等方面的策略 ?\t情绪改变在来访者成长和幸福的永恒或持久的改变中是必要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情绪聚焦疗法的一本心理著作,由情绪聚焦疗法中体验性过程的创始人详细介绍该疗法的不同任务和技巧,作者均是情绪聚焦领域尊敬的学者和领先人物,书中阐释了体验性过程疗法的重要方面,案例阐释,治疗过程以及研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过程体验疗法的精髓和实践003 过程体验的治疗原则007 本书概述015 第一部分过程体验疗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过程体验理论 情绪理论028 辩证建构主义043 深入了解过程体验理论048 第三章过程体验疗法有效性的研究 过程体验疗法的实证支持053 有关过程体验疗法的更多研究061 第四章来访者微加工:过程体验治疗师所要聆听的 过程体验个案概念化中的一般方法065 微标记:关注即时即刻的过程068 独特标记:来访者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076 参与模式标记:在特定时刻来访者如何接近他们的体验078 …… 书评(媒体评论) 临床心理咨询师早就认为情绪在治疗性变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是作者埃利奥特、沃森和格林伯格及其同事多年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努力的结果。书中详细描述了将体验干预融入个体临床实践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可读性极强。对于想提高治疗效果的治疗师而言,不管其理论方向是什么,这都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料。 ——马文·戈德弗里德博士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心理学院 本书是适于任何心理疗法的操作指南,方法独特,内容翔实而具体。它通过逐步推进的过程,使得心理治疗从业者能够迅速掌握情绪聚焦疗法。在理论上重视概念的微妙区别,同时又极大地看重来访者的主权。除通过详述从业者可使用的治疗操作方法外,还以反暗示效应表明人文主义和体验疗法并非模糊和不准确,同时表明治疗指南并非机械死板的条条框框,书中还详细列举了如何利用共情接触来访者,从而尊重其自主权、尊严和自我价值,这些都使得治疗切实可行,合情合理,效果显著。 ——威廉·斯泰尔斯博士 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心理学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情绪聚焦的过程体验疗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罗伯特·埃利奥特 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94198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401000 |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749.0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