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人类学高级论坛 2017年卷 道路与族群 |
内容 | 内容推荐 人类学研究本质上是理论研究,要解决的是人类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人类学本土化的意义,就在于怎么把产生于西方的人类学这门学问引进中国,拿来解决我们中国自己的本土问题,甚至包括理论的本土化、对象的本土化、话语的本土化,还包括手段和队伍的本土化。人类已经跨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1世纪,回顾人类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经过中国人类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人类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到独立发展,从引进到形成具有某些特点的中国学术倾向,并着力从事中国人类学体系的建立。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其精神实质是博大的世界目光,是科学的论证方法。因此,人类学要求人类学家跳出狭隘地域,以一种俯仰天地、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宏观视野来审视其研究对象。所以对国内外研究的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但反对全盘照抄。纯粹的“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只有将西方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研究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同时,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在研究中强调综合取向,跳出西方学术界固有的窠臼,发扬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进行研究。为此,确立了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宗旨。 目录 主题讲演 全球化格局下的跨境流动 民族走廊与族群 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流动 青铜与玉帛:丝绸之路深境界 论乡土社会之道路景观 旅游语境中的川藏公路与鲁朗社区:道路人类学视角 文化共享、互联互通与道路的拓展 ——文化转型人类学介入“一带一路”的世界性关怀 东南亚海丝之路沿岸国家马来西亚等国闽南人的王船祭 分论坛·走廊专题 从自在和自为到自觉:南岭走廊研究的历史路线图 文化空间与民族记忆:百年藏庄的保护与传承 ——以青海省化隆县塔加村为例 通道与人口流动:格尔木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 道路利益相关者行为研究:以滇川藏三省结合部为例 藏彝走廊中汉族移民群体的婚姻关系与身份认同 ——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H村为例 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市镇的发展与分布 汉藏走廊相关问题刍议 言方行圆:盐马古道——沙溪区域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旅游与丝绸之路“青海道”文化遗产 古苗疆走廊山地旅游通道开发探讨 语言中的历史 ——土族和撒拉族文化共性研究 青年论坛·道路与族群 道路上的藏边、蒙边与汉边:河湟西部哈拉库图的变迁 边界与通道 ——昆曼国际公路中老边境磨憨、磨丁的人类学研究 文化景观带再生产:浙江古道休闲文化旅游研究 从梭坡如何去往“东女国 ——藏彝走廊道路、行走与地方的微观民族志 “道路一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一个傣族个案说起 现代化背景下国道214带来的社会变迁 ——以云南藏区迪庆州为例 道路、族群与跨区域社会 ——长时段视野下的“太行八陉”研究 民族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以国外期刊为例 分论坛·朝圣专题 昆仑山新考 神山对青海藏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 …… 分论坛·“一带一路”专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类学高级论坛 2017年卷 道路与族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骆桂花,徐杰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549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530000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8-5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