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理念,往往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而很多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却能找到合乎逻辑的解答。
在本书中,作者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认知经济学的全新而有趣的视角。通过分析一个个看似“反常识”的日常现象背后的逻辑和原理,作者向大众展示了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这种思考与我们有何不同,以及它们对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图书 | 反套路经济学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生活中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理念,往往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而很多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却能找到合乎逻辑的解答。 在本书中,作者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认知经济学的全新而有趣的视角。通过分析一个个看似“反常识”的日常现象背后的逻辑和原理,作者向大众展示了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这种思考与我们有何不同,以及它们对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以“扶手椅经济学家”的方式,探讨了那些与我们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目的是展现经济学家是以何种方式思考的,以及这种思考会带来怎样颠覆我们日常认知的结论。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认知囚笼,让我们不再轻信所谓一成不变的定论,也不再不假思索地质疑那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的另类现象。即便你毫无经济学背景,也可以在轻松又充满惊喜的阅读中获得启发,洞悉经济学常识,修正见,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世界,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目录 第一部分人生的意义 一激励的力量:“安全带”如何成了“致命带”/003 二理性的谜题:为什么U2乐队的演唱会门票总是一票难求/013 三真相还是推论:如何拆分账单或挑选电影/026 四无差别原则:谁在乎空气是否干净/039 五模拟人生的电脑游戏:洞察其中的真谛/054 第二部分善与恶 六明辨是非:民主的误区/061 七税收的两难选择:效率的逻辑/075 八为什么价格是好的:亚当·斯密vs达尔文/091 九药品与糖果,火车与火花:法庭上的经济学/103 第三部分如何有效阅读 十在毒品战争中选择立场:《大西洋月刊》是怎样站错队的/117 十一赤字迷思/130 十二喧哗与骚动:媒体的伪智慧/144 十三统计数据如何撒谎:失业也有好处/167 十四政策钳制:我们需要更多的文盲吗/179 十五一些温和的建议:两党合作的终结/188 …… 书评(媒体评论) 理解奇葩现象背后的合理逻辑 推翻看上去理所当然的常识 搞笑但不失严谨,教你用经济学思维重新认识世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原理》作者、《魔鬼经济学》作者联袂推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反套路经济学 为什么常识会撒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史蒂夫·兰兹伯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7488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25000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