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诊所在别处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尽管对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外部社会、经济条件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但关于药物依赖的个人经历及其治疗,仍存在许多未知。近年来,新的药物疗法既给人们带来了康复的新希望,也引发了对药物滥用的担忧。当走出诊所后,药物成瘾者的生活又会被如何重塑?人类学家托德·迈耶斯在三年时间内追踪了不同身份背景的青少年接受药物治疗的经历,并且结合临床研究、医学资料和民族志产出了关于成瘾的知识。作为一种生活经验和知识对象,药物依赖在空间上常定位于诊所中,当然,它也在“别处”——家中、同龄人群体、街上……我们面临着成瘾、青少年以及治疗人类学的困境,而这些阴影下的生活故事将告诉我们关于“治愈”的可能性。本书尝试重新讨论药物依赖以及这种成瘾的生活经历如何超越了现有的对于药物治疗“成功”和“失败”的二元分类,而这将开启关于生命和健康的哲学对话。 内容推荐 近年来,止咳药水、新康泰克、曲马多等致瘾“亚毒品”,披着处方药软饮料的外衣,向都市群体乃至青少年群体蔓延,最终陷入药物滥用之殇,成为公共卫生重点议题。这本《诊所在别处》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托德·迈耶斯在多年田野基础上,以民族志的写法,关注青少年戒断过程中的治疗经济,包括市场中的护理交易、复发率对治疗理念的影响,以及此类人群如何在治疗后回到诊所之外的世界,重新融入家庭和社区,是对当今医疗研究理论和方法、个体层面的治疗哲学的反思。 目录 致谢I 中文版序VII 导言1 “反正还是得吃这些乱七八糟的药,”塞德里克垂头丧气地说,“我可不像真要离开的样子啊。” 第一章旧物新用25 “恰恰相反,这药带给人们希望,我们知道它有效。”这个医生抢过话头厉声说道,他恼火的语气让我知道我们聊崩了。 第二章清修生活51 我不知道。你根本不会考虑到症状是“少”还是“多”,你只是感觉到了什么,你甚至不相信“没事,会变好的”。 第三章照护的挪用87 在治疗中心里,劳拉依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是一旦生活中没有了这些或是其他可以依赖的东西,她就崩溃了。 第四章治疗与原因107 塞德里克和梅根不承认药物滥用是一种终身的慢性病,他们抓住了一些独特之物: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抵达的未来。 第五章病人身份129 对病人的定义最初看起来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患有某种已知或未知疾病的人——一个生病并寻求恢复以前状态的人。但考虑到现实中照护、疗愈和自我认知时,这种定义就产生了争议。 第六章无影无踪143 “只有你想让你自己摆脱那些垃圾玩意儿,那才有效。哪有什么有效的药,人就是懒。” 结论持续在场167 “在场”让未来成为可能——有了这种可能性,对未来的承诺就来自当下。“在场”是旷日持久地历经风霜。 注释173 参考文献21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诊所在别处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托德·迈耶斯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04577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16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49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