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陀之心
内容
内容推荐
一行禅师以自身的禅修体悟以及深入浅出的笔法,将佛法浓缩成一篇篇贴近生活的禅修指导,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做了生活化的阐释。《佛陀之心》直探佛法心要,阐释了四圣谛、八圣道以及二谛、三法印、四无量心、五蕴、六波罗蜜、七觉支、十二因缘等基本佛法的义理,配合佛教经典,辅以图解,而且还揭示了身体力行的诀窍。对于想安顿身心的读者来说,是一本贴近佛陀本怀的生活佛法书。
目录
第一部 四圣谛:直探佛法心要
第一章 心中有苦痛,才能进入佛陀之心
第二章 初转法轮:苦行并非专享的正确修行
第三章 四圣谛:拥抱、深观并转化痛苦
第四章 老师无法将真理交给你,真理已在你心中
敞开心胸,接纳法雨
辨识真正的佛法
教法如同指月之指
第五章 一切皆苦吗?佛陀并未教导“三苦”
佛陀并未教导“三苦”
“三法印”是指无常、无我、涅篥
以正确的名称指出苦因
第六章 停止习气、平静身心、获得疗愈
正念分明,停止习气
学习平息情绪的艺术
让身、心休息而获得疗愈
第七章 修习正念,认清导致苦、乐的“食物”
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
正念地饮食
以佛眼观看,不受六尘的毒害
深入观察意志的本质,活在当下
意识摄入毒素,如三百利刃刺杀自己
修习正念,知苦断集
第八章 四圣谛的新顺序:灭、道、苦、集
直接面对苦,体证苦、乐不二
修行圣道,以去除苦
四圣谛相互依存,本是一体
四圣谛的新顺序
第二部 八圣道:通往正确修行之路
导论 若想解脱,就得修行八圣道
第一章 正见:帮我们去除邪见的修行
正见是坚信人能转化自身之苦
摆脱错误的“想”,如实照见事物
陷于实相的概念,就失去实相
修习正念的生活,展现八圣道
第二章 正思维: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思,故我不在
与正思维相关的四个练习
以善思取代不善思
第三章 正念:别再迷失于过去与未来
培养正念,即培养内在的佛
正念的奇迹
第一念处――于此身中念身
第二念处――于诸受中念受
第三念处――于心中念心
第四念处――于诸法中念诸法
佛是整天保持正念的人
第四章 正语:如何深入倾听并讲说爱语
正念第四学处――正语
以正思维说正语
正念地倾听,重启沟通
慈悲地倾听
修习静默,到处有奇迹
第五章 正业: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正业是尊重生命,停止杀害
正业是促进社会正义
正业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正业是正念地饮食和消费
正业的基础即正念
第六章 正精进:修行必须明智,切勿盲目
正精进与邪精进
修习四正勤,断恶修善
感受喜悦,自发精进
转化苦为慈悲,即正精进
第七章 正定:让自己深刻地活在当下
以正定培养专一的心
修习九次第定,转识成智
接触究竟向度,与佛同行
第八章 正命:选择我们的谋生之道
符合慈悲的谋生之道
正命是我们的共业
修习正命即修习正念
依“正念五学处”而修行
第三部 进入佛典世界的钥匙
第一章 二谛:世俗真理与终极真理
舍弃娑婆则无涅磐
体会相互依存,调和二谛
透视世俗谛,洞悉胜义谛
去除我、人、众生、寿命的概念
超越概念,体会真实的存在
第二章 三法印:无常、无我及涅槃
第一法印:无常
第二法印:无我
第三法印:涅椠
以“八不中道”破除概念
依契理、契机的准则说法
依“四悉檀”知佛陀开示的方法
以“四依”为修学的准则
第三章 三解脱门:摆脱恐惧、迷惑与悲伤
空解脱门,一切法相依缘起
无相解脱门,进入实相的核心
无愿解脱门,安详地活在当下
第四章 佛的三身:法身、报身与应身
法身――体证智慧与慈爱之道
报身――体验无量的安详与喜乐
应身――法身的具体呈现
第五章 三宝:你的内在就是佛、法、僧
皈依三宝,找到生命的依怙
皈依佛,我们自己就是佛
皈依法,生活在正念中
皈依僧,接受僧团的教导
佛、法、僧三宝相互依存
第六章 四无量心:真爱的四种层面
四无量心是真爱的四种层面
修习“慈”能带给人喜悦与安乐
修习“悲”能减轻及转化苦
修习“喜”能让彼此喜悦
修习“舍”能平等地爱人
第七章 五蕴:既不畏惧也不执著任何事物
观察色身为组合物,并无实体
拥抱感受,培养无畏
以智慧取代“想”,获得自在
觉知心所,一切无常
转化意识,成就个人与群体
深入观照五蕴而脱离苦
第八章 五力:经营我们自己身心的发电站
以正念回归自己的天堂
修习五力,耕耘藏识之田
众生有佛性,人人可成佛
培养喜悦,修习慈爱
安坐于自家天堂中
第九章 六波罗蜜:去到安详、无畏、解脱之岸
修习六波罗蜜,到安乐的彼岸
布施波罗蜜――给予即获得
戒波罗蜜――慈爱的表现
忍辱波罗蜜――具备广大的心量
精进波罗蜜――避免浇灌负面种子
禅定波罗蜜――停止追逐快乐
般若波罗蜜――深入理解实相
六波罗蜜相互融摄
第十章 七觉支:觉悟与觉悟之道的特征
觉悟的七种因素
念觉支――回到当下
择法觉支――深入实相
精进觉支――培养生命的活力
轻安觉支――练习放下
喜觉支――接触令人振奋的事物
定觉支――置心一处不动摇
舍觉支――平等地关爱每一个人
修习七觉支,即修习慈爱
第十一章 十二缘起:创造和平、喜悦的世界
因与果相互依存
二十四缘与四缘、六因
缘起的十二支
三世说与二重因果论
缘起十二支相互依存
转无明为智慧,引生慈悲行愿
以菩萨行,转识成智
不舍弃名色,示现应身、报身
守护触与受,引生四无量心
无愿取代执取,生死之有成妙有
妄心缘起与真心缘起
第十二章 接触心中的佛陀,佛心就在每个人心中
修行是去理解别人,并付出爱
共创安详、和谐的环境
佛心就在每个人心中
第四部 基础经典:佛心的向导
《转法轮经》
《大四十经》
《正见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陀之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越)一行禅师 著;方怡蓉 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33542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10000.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3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