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严谨的技术史著作,完整地描绘了19世纪初至当代的德国技术发展面貌。
?本书聚焦于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形塑作用,关注技术发展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了解历史上的技术与社会、文化、具体的“人”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及充斥着更多未知技术的更遥远的时代,进行理性思考、保有人文主义精神。
| 图书 | 技术与德国 1800年至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严谨的技术史著作,完整地描绘了19世纪初至当代的德国技术发展面貌。 ?本书聚焦于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形塑作用,关注技术发展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了解历史上的技术与社会、文化、具体的“人”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及充斥着更多未知技术的更遥远的时代,进行理性思考、保有人文主义精神。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德国技术史著作,研究时段为19世纪初至当代,核心观点为“技术塑造现代德国”。本书探讨了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介绍了在200年的现代德国史中,技术呈现出的多种形式。全书正文共8章,分为“追溯历史”和“新的方向”两部分。译稿共20万字、22幅插图。作者是德籍学者卡斯滕·乌尔(Karsten Uhl),他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现代史和技术史,并且是米特堡-多拉(Mittelbau-Dora)集中营纪念馆负责人。译者为朱任东,曾出版多部历史译作,其中包括我社出版的《1918年11月:德国革命》。 作为一部概述性著作,本书涵盖了技术史的多个方面,例如城市技术、农村技术、高科技、日用技术、技术使用者等,相对完整地描绘了现代德国技术发展的面貌。此外,本书对曾被忽视的研究领域给予了关注,例如,在工业化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农村地区,对技术史及其社会和文化应用至关重要的技术使用者。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部分 历史追随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Chapter 2 城市技术 Chapter 3 高科技 Chapter 4 进步愿景 第二部分 新的方向 Chapter 5 高度技术化中的人类 Chapter 6 农村地区的技术 Chapter 7 日常生活中的技术 Chapter 8 对不确定性的担忧 结束语 附注参考文献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技术与德国 1800年至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卡斯滕·乌尔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88112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60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N095.1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