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管弦乐配器 鲍里斯·亚历山大洛维奇·阿拉波夫在华专家班授课笔录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作曲家阿拉波夫1955年一1956年在华专家班配器讲课的内容,以当时专家班正式学员施咏康的笔记“管弦乐法"作为原始资料,经时任课堂专业翻译赵宋光的审核。该书是新中国管弦乐教学的起点,对于学习者来说,从宏观视野对管弦乐学习指出了方向,同时对配器技术基础提高亦极具意义。全书共十一章节,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管弦乐队编制及其发展的历史。第二板块以各乐器组的发展顺序,逐步讲解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在乐队中的作用,并结合乐器自身特点,对管弦乐队的材料处理、织体呈现、和声编排等配器手法进行分析讲解。第三板块为乐队配器手法的分析阐述。 目录 第一章绪言:乐队的编制和发展 第二章乐队的编制和发展(续) 第三章织体写法及弦乐在乐队里的特点 第四章为柴科夫斯基《四季》中的《四月——松雪草》配器 ——小型乐队配器 第五章分析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弦乐队的多样性 第六章木管的和声及为歌曲《遗忘得这样快》配器 ——为声乐写伴奏 第七章大型乐队中铜管的特点 第八章为门德尔松无词歌《葬礼进行曲》配器 ——大型乐队配器 第九章几种配器手法 ——主题、背景、复调的处理手法 第十章分析《意大利随想曲》 第十一章配器中的色彩性 ——分析《西班牙随想曲》和《波莱罗舞曲》 附录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管弦乐配器 鲍里斯·亚历山大洛维奇·阿拉波夫在华专家班授课笔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方,廖予琪,林淼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30656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14.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