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哈尔滨城市史 枢纽与窗口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哈尔滨是一座文化多元、交互与共生的城市,华洋杂处与中西交融。作为铁路枢纽的哈尔滨是一个依水而定、因路而兴的城市。城史纪元是哈尔滨城市史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和节点性问题。俄侨等侨民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与“建设者”。哈尔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条路径(法国、日本与俄国)的结合点。哈尔滨作为一个多元化城市,其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国史、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等的学术价值更是自不待言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哈尔滨城史纪元与地名考证 第一节 城与城市:哈尔滨城史纪元问题再探讨 第二节 清代地图与“哈尔滨”地名考证 第三节 哈尔滨百年设治与滨江关道 第二章 哈尔滨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 第一节 区域、区位与区别:哈尔滨百年发展史中的三次转型和三次高峰 第二节 政策、机遇与突破: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与重新定位 第三节 东西之间:中国知识分子视野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 第三章 哈尔滨近代疫病防治与城市治理 第一节 庚戌东北鼠疫的防治与善后 第二节 伍连德与东三省防疫处的创立和演进 第四章 哈尔滨外国侨民与历史遗迹 第一节 哈尔滨立陶宛人的历史文化考察 第二节 关于“波兰人在哈尔滨”的人口变迁 第三节 关于“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历史文化研究 第五章 哈尔滨犹太社区公共事务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1958年“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墓地迁移研究 第二节 哈尔滨犹太公共图书馆及其藏书章“管窥” 第三节 “区域”与“整体”:近现代目前犹太人来华史研究路径探究 第六章 哈尔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三条路径 第一节 哈尔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实践 第二节 红色印记:哈尔滨与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文献 后记 命中注定:我与哈尔滨城市史研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哈尔滨城市史 枢纽与窗口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高龙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3701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45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3.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