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为什么欧洲富强了而亚洲没有:1600—1850年全球经济的岔路口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印度棉纺织品曾经风靡欧洲,后来被英国赶超;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读罢令人掩卷深思,重新审视当今的经济发展与竞争问题。 内容推荐 关于“为什么欧洲从18世纪末开始实现了工业化,而亚洲却没有”这一个经典的问题,本书给出了全新的答案。通过从印度这个案例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普拉桑南·帕塔萨拉蒂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17和18世纪,欧洲和亚洲的发达地区,与其说是有更大的差异,倒不如说是更为相似——无论从经济的复杂性,还是从经济的增长情况来看,都是如此。它们随后发展道路的趋异,可以归因为所面对的不同的竞争和生态压力。正是这些压力的不同,反过来导致了不同的国家政策和经济结构。这种解释脱离了传统的观点,即发展道路不同的原因在于欧洲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发达的科学或更优越的制度。本书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开创性的重新解读——既涉及印度、日本和中国,也包括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既讨论了棉纺织工业和煤炭工业的作用,也分析了科学、技术和国家的作用。 目录 致谢 缩略词表 第1章导论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走上不同道路之前的欧洲和亚洲 第2章印度与全球经济(1600-1800年) 第3章政治制度与经济生活 第二部分英国的不同选择 第4章欧洲对印度棉纺织品的反应 第5章国家与市场: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 第6章从棉纺织品到煤炭 第三部分印度的道路 第7章印度的科学技术(1600-1800年) 第8章19世纪初期印度的现代工业 第9章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为什么欧洲富强了而亚洲没有:1600—1850年全球经济的岔路口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印度]普拉桑南·帕塔萨拉蒂 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3994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1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