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诗词百法(4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学词百法》是民国初吴县刘坡公所编著的学词入门书,专为欲学填词的人们指示入室的门径。本书从音韵、字句、规则、源流、派别、格调这六个方面入手,将词的创作具体划分为百种方法,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和把握词的要领和创作方法。每讲一法,每说一体,都从唐宋名家词中精选出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示范。尤其对创造警句、提炼词眼,以及起结、转折之法的点拨与示范特别到位,能使读者较快地掌握词的创作方法,成为词的行家里手。《学诗百法》系为初学者指示作诗门径而作,全书文字浅显,体例完备,作者对不同体裁的诗的作法条分缕析,举例详尽,学诗者如能按照书中所示门径去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收举一反三之效,本书可谓是一本实用的学诗入门指导手册。全书共分八个大纲,分别为声韵、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派别、体裁等,各纲下又各分子目若干则,合之共得百法。《诗经讲义》是闻一多先生数年教学及研究所得,也是他大量开创性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书中横纵勾连,不厌繁复,引经据典,正《传》、《笺》之失,力求达古义,逮经旨。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唐诗杂论》是现代有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有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了《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另外,《闻一多先生说唐诗》 目录 《唐诗杂论》 类书与诗001 宫体诗的自赎008 四杰018 孟浩然(689-740)024 贾岛(779-843)029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035 岑嘉州系年考证075 杜甫(712-770)101 英译李太白诗113 附录一 陈子昂(661-702)122 唐诗要略140 诗的唐朝168 唐诗校读法举例170 附录二 闻一多先生说唐诗178 《学词百法》 《学诗百法》 《诗经讲义》 精彩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诗词百法(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闻一多,刘坡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125323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9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662.5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