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首次出版后风靡一时,甚至出现在了街头书摊上,受欢迎程度超过了武侠小说等大众通俗读物。
将几种乍看相似的古代思想流派并举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尤见作者的学养与功力,深入细致,令人叹服。
对于在近现代受到批判的传统思想,本书指出它们至今仍有可取的积极面,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学术的“拨乱反正”。
| 图书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全2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八十年代首次出版后风靡一时,甚至出现在了街头书摊上,受欢迎程度超过了武侠小说等大众通俗读物。 将几种乍看相似的古代思想流派并举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尤见作者的学养与功力,深入细致,令人叹服。 对于在近现代受到批判的传统思想,本书指出它们至今仍有可取的积极面,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学术的“拨乱反正”。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作者对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的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首篇即从思想角度剖析太平天国为何“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指出农民革命战争诸多规律性的现象,慨乎言之,深意存焉。其后数篇则详尽分疏戊戌变法的维新思想和人物,于康有为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策略评价甚高。此外,对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特殊地位、章太炎民粹主义的突出思想特征、上世纪初知识分子因爱国转而投身革命的心路历程,以及梁启超、王国维等人的独特意义,都或详或略予以点明和论述。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辨的”。秦汉时期的“天人感应”宇宙观,庄子、禅宗对人生作形而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而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治人”与“治法”已出现分离,象征着传统中国的政教合一制度动摇,思想逐渐向近代靠近。 目录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书评(媒体评论) 他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原创型思想家,既熟知西学,又与本土资源、精神有内在联系。十数本著作数十个概念,几乎可以自成系统,囊括人一生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认识、如何审美、如何安身立命。 ——《南方人物周刊》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全2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泽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640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