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场决胜者(MOOK6重骑兵千年战史上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7世纪)
内容
试读章节

女战士则是斯基泰文化中很令人着迷的文化,而之后斯基泰人的延续者——萨尔玛提亚人将此文化发展得更甚。在希腊神话传说中,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所对付的强悍而妩媚的女战士之王彭忒西勒亚——那些“亚马逊女战士”的首领——原型非常可能就是斯基泰女战士。根据研究,斯基泰女战士包括贵族女士的墓葬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武器,最多的是弓箭,其余包括长矛与标枪。最有特点的是,女战士的箭袋表面上还有个护套,里面可以别进一把匕首。而且大部分女战士的随身物品中都有一面镜子——铜镜或者银镜,看来这些彪悍尚武的女战士并没有忘记自己女性吸引力的一面。斯基泰女战士包括贵族在内,很可能都不担任重骑兵。因为几乎所有女战士的墓地中都没有铠甲,而且长剑也很少。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女战士墓地中,仅三座中有长剑。所以,她们最常担任的军中岗位可能还是骑兵射手。

虽然大量斯基泰出土的黄金艺术品、墓葬盔甲和武器,让我们成功复原了斯基泰人的军事装备,但因为斯基泰人没有文字,我们只能通过周遭民族(往往是他们的敌人)的文字记载来了解其军事战争的具体情况。在记载中,斯基泰人是可怕的掠夺者,他们成群的骑兵,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对高加索、小亚细亚、亚美尼亚、米底、亚述帝国大举入侵。在一定时期里,他们也充当这些定居民族的盟友。公元前6世纪。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在西亚取代米底人而崛起的波斯帝国曾与斯基泰人数次交战。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波斯帝国与咸海斯基泰人的一支——马萨革泰部落之间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马萨革泰部落的托米丽丝女王更是将斯基泰人的女战士文化推向了传奇。

波斯人在公元前550年之前定居于伊朗高原西北部,臣服于那个时代中西亚最强盛的王国——米底王国。在新巴比伦王国与斯基泰人的帮助下,米底王国灭亡了曾经辉煌数百年的不可一世的亚述王国,称霸一时。之后,米底统治着伊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并和当时另一强国,盘踞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王国争夺安纳托利亚高原的统治权。但米底王国的霸权时间并不长。

公元前558年,波斯的居鲁士二世称王,起兵反抗米底王国的统治,并于550年击败了米底王国,建立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君主专制帝国,而居鲁士二世也被称为“居鲁士大帝”。大帝于公元前547年又击败了小亚细亚的骑兵强国吕底亚。接着,波斯军队风卷残云一般征服了中亚的帕提亚、阿利亚、巴克特里亚以及中亚河中广大地区。在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大帝又征服了另一强国新巴比伦王国,进入了著名的巴比伦城。就这样,波斯在仅仅19年内,在居鲁士大帝无敌的武功下,成为一个空前的大帝国。

最后,居鲁士大帝将目光投向了里海东岸的广阔草原,那里是一支斯基泰人——马萨革泰人的领地。大帝出兵征讨锡尔河谷地的马萨革泰人,而当时马萨革泰人由寡居的女王托米丽丝统领。据说托米丽丝有着倾国倾城的相貌。当然在居鲁士这种统军帝王眼中,她的统治区域则更令人垂涎,并认为寡居的女王是一个弱点,就向她提出求婚。女王拒绝了求婚,不可一世的居鲁士便领军交战。居鲁士在营地设计故意扎下营盘,只留部分老弱残兵守卫,并放上美酒与美食,自己带领大部队悄然后退。女王的儿子斯帕尔伽彼赛斯率部劫营,他在杀死了老弱残兵之后,高兴地在波斯营中饮宴。这时波斯主力军队返回,歼灭了斯帕尔伽彼赛斯率领的斯基泰军队,并俘虏了他。之后女王的儿子羞愤自杀。

初战告捷后,居鲁士大帝认为女王的军事统帅已死,对她更加轻视。但他忽视了斯基泰人的风俗,那就是女性一样可以作为军队的统帅。托米丽丝女王亲自统领军队,将部族中所有的军队全部集结起来,并派使者告诉居鲁士,“你已经蹂躏了马萨革泰人土地和军队的三分之一,也该满足了。现在我以马萨革泰人的主人——太阳起誓,你不是嗜血如渴吗?我一定会叫你喝饱鲜血!”

P9-10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重骑兵的黎明:斯基泰人与亚述人的早期重骑兵

第二章 稚嫩的新兵种:波斯及希腊早期重骑兵的局限

第一章 大帝的王牌军: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伙伴骑兵

第四章 军团的新克星:古罗马时代早期敌人们的重骑兵

第五章 陷阵的突骑:古典时代的汉帝国重骑兵军团

第六章 崛起的“龙旗”:罗马帝国与萨尔玛提亚重骑兵

第七章 马镫上的甲骑:南北朝时期中国具装骑兵的崛起和领先

第八章 东西方的双雄:罗马-拜占庭帝国与萨珊波斯帝国的重骑兵

第九章 重建罗马的荣耀: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重骑兵与他们西方的对手

第十章 帝国的胜利之基:拜占庭与波斯萨珊重骑兵的再次对决

第十一章 “安拉之剑”的锋芒:阿拉伯帝国大扩张时代的重骑兵

第十二章 玄甲军的狂飙:“天可汗”的大唐帝国重骑兵

参考文献

序言

必须以骑兵对付骑兵,因为每一位将军都将其骑兵部署在两翼,以便攻击对方重型步兵薄弱的翼侧和后方。

——《西方战争艺术》阿彻·琼斯[美]

喷吐着战斗气息的强壮战马小步向前,骑手们披挂的金属铠甲叶片摩擦出令人不安的声响,逐渐达到疾驰状态的战马背脊如潮水般起伏,密集队形下的小步慢跑化身为一往无前的狂奔,铁蹄踩踏大地时发出地动山摇的轰鸣。他们有时迂回,有时长途奔袭,但更多的是正面或侧面狂野的突击。那些最昂贵的、人马均披挂铠甲的骑士更是最恐怖的地狱使者。敌军纷纷被成片踩倒,顽强的抵抗被瞬间摧毁,稳固的阵形在混乱中被冲垮。

他们在古典时期隐蔽在步兵方阵或军团的后方,默默保护着军队侧翼,关键时刻才发动决定性的突击。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代,他们则是战场上当之无愧的王者,密集的冲锋队形甚至能瞬间毁灭整支敌军。即使在滑膛枪与火炮愈加先进的19世纪初,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征服中依然可以看到他们整齐、华丽、优美、雄壮的身影与气势十足的冲锋。

公元前6世纪,终结波斯居鲁士大帝的马萨革泰重骑兵;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战无不胜的伙伴骑兵;公元前3世纪,汉尼拔毁灭整支罗马军团的伊比利亚重骑兵,扎马战役给迦太基军阵背部最后一击的罗马骑兵;公元前1世纪,消灭克拉苏军团的帕提亚具装骑兵,都是古典时代重步兵背后最出彩的配角。

中世纪时代开始,他们终于成为主角。公元6世纪,上演拜占庭具装骑兵与波斯萨珊具装骑兵的超重量级对决;公元7世纪,唐军千余玄甲铁骑击穿十万大军军阵,并高举胜利的军旗;公元10世纪,拜占庭铁甲圣骑兵无惧弓箭与标枪的齐射,碾碎阿拉伯重矛兵的矛尖;公元12世纪,十字军圣殿骑士则对数十倍于已的埃及大军发动无所畏惧的冲锋;公元13世纪,蒙古重骑兵协同蒙古轻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公元15世纪,法国板甲骑士在百年战争后期将英军驱赶回海岛;公元16世纪,人马均包裹着板甲的敕令骑士冒着枪弹与如林长枪拼命麈战;公元17世纪,华丽如天使般的波兰翼骑兵冲锋成为维也纳战役的关键;公元19世纪,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的高大、英武的胸甲骑兵,在埃劳会战中冒着枪林弹雨,发起铺天盖地的英勇墙式冲锋。所有这一切,无数精彩与波澜壮阔的场面,叙述着重骑兵2干多年的英雄战史。

内容推荐

《战场决胜者》是指文倾力打造的专业战史、战术类MOOK读物,众多资深战史战术研究者加盟,通过西方式的实证视角,跳出写意描写的局限,以考古发掘、专家考证、兵器复原的形式还原战场真实,还原古典军阵与兵略,透视战争中装备、训练、战略、战术、后勤甚至经济所起到的综合作用,以求用客观研究来代替臆想和偏见,将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军事理论家们所渴求获得和梦想掌握的军学奥秘带给每位读者。

龙语者著的,指文烽火工作室编的《战场决胜者(MOOK6重骑兵千年战史上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7世纪)》为第六册,共十二章,时间跨度是从公元前6世纪的亚述、斯基泰人的重骑兵,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唐朝重骑兵,用无数精彩与波澜壮阔的场面叙述着重骑兵第一个千年的战史。

编辑推荐

重骑兵作为欧亚大陆上长久以来的重要军种,数千年来为各文明所重视。该兵种逐步成熟之后,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力就是陆军实力的标志。

龙语者著的,指文烽火工作室编的《战场决胜者(MOOK6重骑兵千年战史上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7世纪)》是一部叙述世界主要文明(包括中国)的重骑兵诞生、对抗、借鉴、融合和发展的过程的书,书中结合历史背景特别是大量中外战例,对装备、人员、战术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分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场决胜者(MOOK6重骑兵千年战史上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7世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语者
译者
编者 指文烽火工作室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42834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7111348
中图分类号 E19-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6
16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