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易学百问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针对《周易》的初学者而编写的入门读物,以100个问题的形式将周易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分为四个部分:入门篇、基础篇、文献篇、应用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易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实际应用,使广大读者对神秘的易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使这部被称作五经之首的传统经典能够被现代所理解。 目录 前言1 壹入门篇1 1.问:何谓"易""周易""易经"?1 2.问:如何记忆八卦?5 3.问:八卦的象征意义都是些什么?8 4.问:六十四卦的名字应该如何记忆,卦名应该如何读音?11 5.问:六十四卦的卦象与卦名之间有什么联系?17 6.问:八卦是古圣人画出来的吗?20 7.问:邵雍为什么说"老子知易之体者也"?21 8.问:如何从符号学角度理解"三才之道"?27 9.问:何谓《易》卦互体?36 10.问:《易经》所谓"当位""位正中""敌应""得中""得位"等,都是什么意思?39 11.问:八卦有方位属性吗?40 12.问:一卦可以变作八卦,是怎么回事?45 13.问:很多人说《周易》的"河图"和"洛书"很神奇,究竟是怎么回事?46 …… 精彩页 壹入门篇 1.问:何谓“易”“周易”“易经”? 答:“易”字,一说“日月为易”(上“日”下“月”),表达“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思。 一说“蜥蜴”(守宫,变色龙),善于变化的意思。 一说三“易”:“变易”“简易”和“不易”。 “易”,有时也指伏羲创造八卦符号体系而言。如《周易·系辞》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孔子告诉我们,伏羲圣人顶天立地,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观察阴阳变化而作“易”八卦,一则用于占筮“通神明之德”,二则用于模仿万物的形象“以类万物之情”。所以,孔子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就是指伏羲圣人作出八卦符号系统而言,而且告诉我们八卦符号系统具有时空属性;具有变化的功能;具有“三才之道”;具有测算的功能;具有“推天地之道以明人事”的功能。通常说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伏羲的易卦符号系统就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夏商周三代都在应用,它应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原点。突出宣传这一文化原点,应该是我们易学研究者的首要任务。 关于“易”字,有时也指《周易》这本书而言。如《周易·系辞》: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关于“周”字,一说是历史上“周代”之名;一说含有“周普”“周遍”的意思。 关于“周易”,一说是三种卜筮方法之一,如《周礼》: “太卜”掌管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 一说是三种书籍之一,如《周易郑康成注》郑玄说: 夏日《连山》,殷日《归藏》,周日《周易》。 一说为“文王演易”,如《周易·系辞》: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周易》称之为经,是汉代时候的事。秦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那时,只不过把《周易》当作一本卜筮之书看待。一直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的时候,方把孔子说《易》的内容纳入《周易》,列于五经之首,称之为《易经》。 今天,“易经”的称谓有两个含义,有时可以指整部《周易》而言;有时相对于《易传》单指《周易》里面的六十四卦符号、卦辞(彖)和爻辞的内容而言。 如果说《周易》里面包含《易经》和《易传》,那么《易经》就是专门指六十四卦符号、卦辞(彖)和爻辞而言;《易传》就是专门指“孔子作十翼”而言(十翼包括《彖传》上、《彖传》下,大《象传》、小《象传》,《文言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前汉书·艺文志》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人是指伏羲、文王和孔子而言;三古是指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而言。 今天我们提起《周易》或《易经》,大都说“周文王菱里演易”、孔子作“十翼”,而谈及伏羲对易文化的贡献,却总是不能明确地予以认定。 《周易·系辞》日: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司马迁《史记》日:“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既然说八卦符号系统是出于伏羲的创造,那么上古的圣人伏羲创造的八卦符号系统就是我国易文化的原点,应该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 伏羲是上古人,他的八卦符号系统要早于《周易》,只不过是周文王在作《周易》的时候使用了伏羲的符号系统,应该是“易”(符号系统)的一种传承关系;《周易》是周代的著作,只应该与周文王(或及周公)有关系;孔子不是周代人,所以他的“十翼”(《易传》)也不应该属于《周易》的内容。 只有把八卦符号系统、《周易》《易传》三者分属于伏羲、文王、孔子,那才会符合“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如此才能符合历史事实。“三圣”和“三古”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传承发展的关系。没有伏羲的八卦符号系统就不会有文王的《周易》;没有文王的《周易》就不会有孔子的《易传》,这是十分明确的历史事实。如果追寻我国易文化的原点,就只能说是伏羲的八卦符号系统! 如果说从哲学角度分类研究《周易》,就应该有“伏羲符号系统的哲学研究”“周文王(包括周公)卦爻辞的哲学研究”和“孔子十翼的哲学研究”的区分。P1-4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易学百问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郭彧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龄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91459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78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