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航海探险(珍藏版)/最值得珍藏的海洋科普丛书/畅游海洋科普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无论是声誉卓绝的航海家,还是赫赫有名的探险者,或是平凡却不平庸的航海爱好者,他们的事迹都堪称传奇,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你想了解他们的情况吗?那就翻开《航海探险》(作者任其海)吧,一个个航海者的故事定会激励你去追求智慧、勇气和毅力。

内容推荐

海洋的广袤深邃和神秘莫测,激发着人类的探险精神,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航海英雄和探险家。他们为之迷醉、为之痴狂,谱写着壮丽的航海探险的华章。

无论是声誉卓绝的航海家,还是赫赫有名的探险者,或是平凡却不平庸的航海爱好者,他们的事迹都堪称传奇,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你想了解他们的情况吗?那就翻开《航海探险》(作者任其海)吧,一个个航海者的故事定会激励你去追求智慧、勇气和毅力。

《航海探险》介绍了徐福、布干维尔等人的故事。

目录

明星航海家

郑和七次下西洋

迪亚士:成名“风暴角”

哥伦布:开启地理大发现新时代

达·伽马:开辟印度贸易航道

麦哲伦:人类首次环航证明“地球是圆的”

航海发现者

库克:发现太平洋群岛

卡波特:发现北美洲纽芬兰

卡布拉尔:最早到达巴西的欧洲人

白令:从欧亚大陆到北美大陆

诺登舍尔德:北冰洋航道的开辟者

皮尔里:是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吗?

阿蒙森:第一位到达南极点的探险家

航海史秘闻

徐福:东渡之千古谜团

纳多德和弗劳克:维京船长定居冰岛

爱利克和莱弗:从格陵兰首登美洲大陆

恩里克王子:从未航海的航海奠基人

德雷克:英国勋爵的环球航海

阿美利哥:《新世界》命名美洲大陆

布干维尔:尊重土著人的法国船长成功环航

迪维尔:阿德利企鹅的命名者

海盗故事

海拉金:苏丹的地中海霸主

摩根:英国军官和海盗王

卡特琳娜:红发女海盗

基德:绞刑架上的海盗猎手

爱德华·蒂奇:标准黑胡子海盗

罗伯茨:虔诚基督徒的“海盗法典”

张保仔:中国平民海盗王

西欧海盗

为梦起航

四名老人乘塑料筏挑战大洋

少年独身环球航行

垂直环球航海者弗兰根的生命游戏

帆船航海英雄翟墨续写中国传奇

美洲杯帆船赛与“中国之队”

克利伯帆船赛的青岛印记

追逐梦想的海上休闲之旅

试读章节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领200多艘海船、27400名船员组成的船队由苏州刘家港起航,至1433年,先后出使西洋七次。1433年4月,在最后一次回程经过古里(今印度南部)时,63岁的郑和在船上因病逝世。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哥伦布、达·伽马等西方探险家早了近百年。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高峰。

郑和其人

郑和(1371—1433),原姓马,名和,字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出生于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战乱摧毁了他幸福的童年,年仅10岁便被掳入朝廷做了太监,一直侍奉在四皇子朱棣的身边。后来,燕王朱棣发动兵变,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往。在这场变故中,郑和立下了战功,被赐郑姓,升为内宫太监,官至四品。

为什么下西洋?

朱棣当上皇帝时,大明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朱棣急于向海外邦交宣扬大明国威,同时暗访建文帝的下落,决定以举国之力支持航海事业。这时,郑和成为统帅人物的首选,因为他不仅忠诚勇敢、值得信赖,而且熟悉伊斯兰文化和礼仪,便于与西方诸国沟通交流。

播撒和平种子的使者

郑和下西洋前后达28年,访问了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多在今东南亚一带)30多个位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美洲。

每到一地,郑和赠给各国国王厚礼,以示友好,随行官员则记录见闻。船队带去大量丝绸、瓷器、铜器、金银等,其中,瓷器最受欢迎,至今作为艺术珍品陈列于多国博物馆。

回航时,各国派使者同来,并带珍宝特产朝贡明朝皇帝,主要有胡椒、乳香等香料以及波斯马等。明成祖迁都北京庆典时,国外使者纷纷前来祝贺,一只朝贡的长颈鹿引起了极大关注,被中国人命名为“麒麟”,与龙、凤、龟同称“四大神兽”。

有史学者称:“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宝船 在只有传统手工艺的明朝,建造一支庞大的船队到远海中搏击风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时,我国以南京为中心的区域设立巨大的造船厂,全民皆工,以高超的智慧和技艺建造了200多艘大型木帆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船队中有大型“宝船”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1明尺为0.317米,折合现代公制单位长约140米,宽约57米。船有4层,9支桅杆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起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船队另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4种船,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居住,有的用于作战,分工明细,专船专用。

《郑和航海图》

撰写《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认为: “明代海军比同时代的任何亚洲和欧洲国家都出色,以致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郑和是如何调度这样一支数百艘舰船、上万人的远洋舰队的呢?《郑和航海图》或许能够解开这一谜底。原图是手卷式,由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页。海图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国地名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

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主要借助天文、地理知识,白天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夜间用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保持航向。另外,船队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雨天,配备的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络。

爪哇事件

1406年6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内战,郑和的船员上岸到集市做生意,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认为是东王援军而误杀,死170余人。

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按常情必然会发生一场大规模战斗。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6万两黄金。然而,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杀后,鉴于西王请罪受罚,于是请示皇朝和平处理。明王朝决定放弃麻喏八歇国的谢罪赔偿,西王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郑和舰队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每次下西洋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七下西洋的28年中,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只有两次,而且是被迫进行的防卫作战,其中一次是击败劫夺船队的锡兰王亚烈苦奈儿,另一次是捕获海盗陈祖义。

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动用武力,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 “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至今,爪哇岛人民谈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认为郑和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以理服人,对邻国和平共处,使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航海日

14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的首航日期,这一天对我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日开始,每年7月11日被确立为中国“航海日”。这是对中国航海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打通印度航道早98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6年。郑和的航海事迹已经超越国界,为世人所称颂。P3-7

序言

海洋,生命的摇篮,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她,孕育着经济的繁荣,见证着社会的发展,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步入21世纪,“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成为响遍全球的号角和声势浩大的行动,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的濒海大国,正在致力于走进世界海洋强国之列。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唱响蓝色经济的今天,为了引导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海洋、增强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意识,鼓励更多的海洋爱好者投身于海洋开发和科教事业,以海洋类图书为出版特色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倾力打造并推出这套“畅游海洋科普丛书”。

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不仅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海洋科教人才的使命,也担负着海洋科学普及教育的重任。为了打造好“畅游海洋科普丛书”,知名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教授担任丛书总主编;著名海洋学家文圣常院士、管华诗院士、冯士□院士和著名海洋管理专家王曙光教授欣然担任丛书顾问;丛书各册的主编均为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科学精神、朴实又不失优美的文笔编撰了丛书。

作为海洋知识的科普读物,本套丛书具有如下两个极其鲜明的特点。

丰富宏阔的内容

丛书共10个分册,以海洋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翔实的资料为基础,从不同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介绍了海洋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向读者朋友们呈现了一幅宏阔的海洋画卷。《初识海洋》引你进入海洋,形成关于海洋的初步印象;《海洋生物》《探秘海底》让你尽情领略海洋资源的丰饶;《壮美极地》向你展示极地的雄姿;《海战风云》《航海探险》《船舶胜览》为你历数古今著名海上战事、航海探险人物、船舶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奇异海岛》《魅力港城》向你尽显海岛的奇异与港城的魅力;《海洋科教》则向你呈现人类认识海洋、探索海洋历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机构及世界重大科考成果。

新颖独特的编创

本丛书以简约的文字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图文相辅相成,使读者朋友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有一种视觉享受,如身临其境,在“畅游”的愉悦中了解海洋……

海之魅力,在于有容;蓝色经济、蓝色情怀、蓝色的梦!这套丛书承载了海洋学家和海洋工作者们对海洋的认知和诠释、对读者朋友的期望和祝愿。

我们深知,好书是用心做出来的。当我们把这套凝聚着策划者之心、组织者之心、编撰者之心、设计者之心、编辑者之心等多颗虔诚之心的“畅游海洋科普丛书”呈献给读者朋友们的时候,我们有些许忐忑,但更有几许期待。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给那些向往大海、热爱大海的人们以惊喜和收获,希望能对我国的海洋科普事业作出一点贡献。

愿读者朋友们喜爱“畅游海洋科普丛书”,在海洋领域里大有作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航海探险(珍藏版)/最值得珍藏的海洋科普丛书/畅游海洋科普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其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56703
开本 1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U675-49
丛书名 最值得珍藏的海洋科普丛书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5
18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