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伪造的共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美国技术政治史经典之作◎挑战“科学,无尽的前沿”单一叙事,全景呈现美国20世纪的科技政策,挖掘“战后共识”的根源◎理解美国自由主义:历史上那些水到渠成的共识,与混乱而复杂的现实完全不同 内容推荐 1945年7月,范内瓦·布什向杜鲁门总统提交了《科学:无尽的前沿》——这一报告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奠基之作,“科学是政府理应关心的问题,政府对研究的支持,乃是发展公共福利之必需”成为所谓的“战后共识”。然而,这一报告或许掩盖了更复杂的现实和更曲折的发展道路。“战后共识”的形成糅合了相互竞争或对立的愿景,经历了无数的妥协、试错甚至彻头彻尾的矛盾。从1921年到1953年,影响领域相对局限的科技政策却搅动了美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和重大事件。这场漫长的讨论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而画上句号,真正的“战后共识”诞生了:大笔国防资金的投入消弭了政策分歧,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让政治和经济思想界变得沉寂。 目录 第一章 另一种叙事:美国自由主义的可塑性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第二章 共和党的崛起与股市大崩盘:保守主义时代涌动的联合主义暗流(1921—1932) 第三章 尝试与犯错:罗斯福第一届任期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政策(1933—1936) 第四章 打破瓶颈和封锁:改革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影响 (1937—1940)第五章 旧的争斗,新的适应:战时实验与改革自由主义的消亡(1940—1945)第六章 探索管理之路:美国科学、技术以及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1945—1950) 第七章 “发明的浪潮”:国家安全主义时代(1945—1953)第八章 以古鉴今:冷战及之后时期的“混合”模式 结 论 致 谢 注 释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伪造的共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大卫·M. 哈特(David M. Hart)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606605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104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