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批评意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批评意识》是一部关于日内瓦学派的“全景及宣言”式的杰作。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编》评述了包括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巴什拉、布朗肖、萨特、罗兰·巴特在内的十五位批评家的批评实践,展示出批评意识运行的机制。《下编》则讲述了批评意识的方法论。两部分相辅相成,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阐明了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与原则。 作者简介 郭宏安(1943-2023),学者,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专著及文学评论集《重建阅读空间》《从蒙田到加缪》《论<恶之花>》《从阅读到批评》《论波德莱尔》《阳光与阴影的交织》《第十位缪斯》等,文学随笔集《同剖诗心》《雪泥鸿爪》《完整的碎片》《斑驳的碎片》《塞纳河·莱蒙湖》等,译有《红与黑》《墓中回忆录》《大西岛》《波德莱尔作品集》《加缪文集》《批评意识》《反现代派》等,遵循“不苟作”的原则,研究、翻译和写作三驾马车永远在路上。 目录 《批评意识》述要 上编 一、引言 二、斯塔尔夫人 三、波德莱尔 四、普鲁斯特 五、《新法兰西评论》的批评家们 六、夏尔·杜波斯 七、马塞尔·雷蒙 八、阿尔贝·贝甘 九、让·鲁塞和加埃唐·皮贡 十、乔治·布兰 十一、加斯东·巴什拉 十二、让-皮埃尔·里夏尔 十三、莫里斯·布朗肖 十四、让·斯塔罗宾斯基 十五、萨特 十六、罗兰·巴特 下编 一、批评意识现象学 二、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批评意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比)乔治·普莱 |
| 译者 | 译者:郭宏安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7586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8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2024-07-01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36 |
| CIP核字 | 2024078981 |
| 中图分类号 | B84-06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84 |
| 宽 | 130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