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敌军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制定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法。
本书真实记录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一段光辉历史。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正确反映国民党军起义将领顺应历史趋势的正义之举。
图书 | 秘密使命/瓦解敌军纪实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瓦解敌军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制定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法。 本书真实记录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一段光辉历史。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正确反映国民党军起义将领顺应历史趋势的正义之举。 内容推荐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而组织编写的,已出版5册。出版后受到有关领导机关、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好评,并已脱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请各大军区的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认真地修订,补充了若干新的史料和照片,对原书稿存在的个别差错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订正。并根据每本书反映的瓦解敌军史实的不同之处,修改确定了丛书每册新的书名,使其更符合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瓦解敌军工作的不同特点。同时增补了出版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瓦解敌军工作的性质及其对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历史作用。我们将继续编写出版丛书的其他部分,使丛书更加真实、生动地反映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那段光辉历史。 目录 第一章 钟山风雨 第二章 腹中赤心 第三章 同舟共济 第四章 刀丛剑树 第五章 周公吐哺 第六章 渔阳鼓动 第七章 远方有朋 第八章 川康一体 第九章 山雨欲来 第十章 天变不畏 第十一章 风生水起 第十二章 飞鸟投林 第十三章 崇义之举 第十四章 仓皇辞庙 第十五章 多宝一宝 第十六章 尘埃落定 后记 参考引用书目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南京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黑色的奥斯汀轿车出中华门,穿过明孝陵,径奔中山陵而去。 刘文辉端坐其中。早上,杨家桢刚出门,委员长侍从室便通知他,总裁下午在寓所召见。 为此,他特意褪下长袍马褂,换上了笔挺的军装,车窗外,烟雨蒙蒙,光洁的水泥路上经此冲刷平整如玉,嵯峨富丽的亭台楼阁掩映在密林中次第而过。刘文辉无意欣赏前朝杜牧笔下的风景,他重重喘了口粗气,用手抚了抚肩上熠熠生辉的四颗梅花金星。为计今天衣着,他费过一番心思。以前,每次谒见蒋介石,大多身着长袍马褂。蒋介石为此不悦。去年底绝望自杀的蒋介石文胆陈布雷就曾婉转透露:“介公说,自乾身为封疆,更兼军人,每次见我,总是一身旧束,居意何在?” 这次他特意着军装,一则投其所好,二则表示自己身为党国军人,随候调遣。 不觉中,他猛地闭了眼,屏住一口气,仿佛受到内心情绪的激荡而有些晕眩。静过几秒钟,他掀开眼帘,眼圈红红的忍不住叹口气,“哎……何苦哟……” 从大邑那个偏僻的安仁镇横空出世,不过短短10余年时间,便横绝西南,缔造声势显赫的川西刘家,那是何等荣耀。而他少年得志,创下基业,企预一统四川,问鼎中原。怎奈,天不遂人意,族侄刘湘合纵连横,不但打得他落荒而走,几无藏身之地,而且转图西康后,始终夹缝中求其生。而今,时局的纷乱变化,更令他难以维计。 当然,败退西康后,他行事机敏平复多了,往往能绝处逢生而且多谋善断。为此,他有一个或褒或贬的绰号——“多宝道人”。 道人也好,军阀也罢,抑或是起义将领,还是盖棺论定时的爱国者形象。总之,刘文辉在现代史上是可以用多彩的色调大书一笔的。 刘文辉,字自乾,1894年生,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小工商业者家庭出身。 刘文辉祖籍安徽徽州,其九世高祖于明末战乱时入川为仕,于四川名山定居繁衍下来。稍后,便发展为拥有200亩地租的殷实大户。到刘文辉祖父刘宗贤时,因与大邑县安仁乡一胡姓女子成亲,继承其全部田产,由此定居到安仁。 刘宗贤有三个儿子。老大刘公昌,考取过贡生,是一个满腹经纶的老学究,他育有一子名日刘文中,因不善学业,长大后只得田间地头耕作而立,默默无闻。 老二刘公敬,生得壮硕丰健,喜欢舞枪弄棒,后中过武举。其生三子。长子刘文纲,再生三子,长日刘元勋,这便是现代史上另一著名人物,刘文辉曾经的恩人与宿敌,其族侄——国民党四川省主席、陆军上将刘湘。 刘文辉父亲刘公赞排行第三,育有六子,文辉居幼。刘湘年龄虽比刘文辉大,但因辈分关系,却要称刘文辉为“幺爸”;而刘文辉却要称刘湘为“贤侄”,叔侄俩人同握重兵,声震西南。 幼时,刘文辉兄弟众多,父亲刘公赞继承先辈40亩薄田惨淡经营。外加一个小型的酿酒作坊,勉为温饱而已。除长兄刘文渊一直启蒙上学,后考中举人外,中间3个兄长因家贫辍学,几乎不能识文断字。刘文辉童年时,家境渐趋好转,得以入学读书,学有所成。 1906年,四川省陆军弁目队招生,族侄刘湘被录取。两年后,又进成都军官速成学堂,1910年再入讲武堂攻读。毕业后,在川军营中由少尉排长至团长……1918年任护国军第2师师长,驻防重庆,渐渐知名。不久,再为总指挥、总司令,两次做了四川的善后督办,两次做了川滇、川康督办。刘湘为人沉稳内敛,胸藏心机,生活俭朴清淡,不事女色。从1921年至1936年,他先川东后全川,约束主持四川政事10余年之久。 刘湘初为低级军官时,刘文辉闪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身着不太合身的童子军服,上了成都陆军小学第三期,稚气未脱。毕业后,他从大邑乡下到了族侄刘湘军营。 “我幺爸呢?”圆脸宽厚,戎装笔挺的刘湘抬眼便问身前弁兵,他已是川军团长。 弁兵努努嘴。刘文辉正蹲在墙角,托腮凝目沉思,远处雄壮的一列列军士正列队操练,声势浩大,唤作“下洋操”。他搔搔脑袋,目光痴迷。 刘湘宽厚一笑。“咔嚓”“咔嚓”抬步上前,“幺爸,为侄戎务在身,不便陪你聊天罗!” 序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45年9月至1950年5月,经过4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消灭了得到美帝国主义大力支持的800多万国民党军队,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 在这场伟大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实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的同时,大力加强了对国民党军的政治瓦解工作,策反和争取了国民党军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共计188万人,其中起义、投诚国民党军将领1500多人,飞机128架,舰艇97艘,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瓦解敌军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制定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方法。为了真实记录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这段光辉历史,生动再现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危险、复杂、曲折的瓦解敌军工作,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胆略、智慧和胸怀,正确反映国民党军起义将领顺应历史趋势的正义之举,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瓦解敌军纪实丛书》,并将陆续出版。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的编写采用纪实性的文体,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力求客观准确、真实生动地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瓦解敌军工作。为此在组织撰写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战略全局。即把瓦解敌军工作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殊死斗争的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放到中共中央关于“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战略全局中。真实反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敌军工作对象已由日伪军转变为国民党军的战略转变,对瓦解敌军工作的正确指导,从而在宏观上反映出瓦解敌军工作在解放战争的特殊历史作用。二是注重反映瓦解敌军是一项特殊、危险、艰巨的工作,必须有一大批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的优秀得力干部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长期埋伏,进行分化瓦解工作,从国民党军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才能使其在战争紧要关头,站到人民方面来。三是根据解放战争的进程,选取不同战略阶段有代表性的国民党军起义,记述在决定中国命运大决战的历史关头,我党我军敌工、策反人员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周密细致的长期工作,争取国民党军起义将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光明的历史过程。 由于《瓦解敌军纪实丛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工作,书稿在编写中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的关系。书中既反映了军事打击是消灭敌人的主要的基本方式,没有有效的军事打击,就不可能有有效的政治争取;又着重反映了政治争取的成功,能使军事打击具有更大的威力。二是领导亲自参加与广泛发动群众的关系。书稿中既记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和各野战军高级指挥员亲身参加和领导瓦解敌军工作所收到的巨大效果;又着重突出反映了我党我军大批瓦解敌军工作的优秀干部,秘密打入国民党军内部,发展组织,进行隐蔽的争取与策反所取得的光辉业绩。三是公开的政治攻势与秘密的策反争取的关系。公开的政治攻势与秘密的策反争取是瓦解敌军的两个重要方式。书中既反映了我党我军通过各种公开渠道进行政治攻势的光荣历史;又着重记述了秘密策反工作的艰巨、危险、曲折的历史真实。四是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分化瓦解敌军的政策和策略。书中既反映了我党我军在争取国民党军高级将领起义时的原则立场,又体现出在处理次要问题上的高度灵活性,使起义的国民党军官兵感受到我党我军的真诚与关心。 《丛书》的作者是各大军区对党史、军史有长期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创作人员。几年来,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认真调研采访、搜集资料,以严谨求实的创作精神,记载了我党我军这段光辉的历史,再现了从事瓦解敌军工作的英雄和国民党军起义将领的历史功绩。希望读过《丛书》的读者能够记住为了共和国的创建而英勇奋斗的无数先烈,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 编者 后记 《瓦解敌军纪实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而组织编写的,已出版5册。出版后受到有关领导机关、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好评,并已脱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请各大军区的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认真地修订,补充了若干新的史料和照片,对原书稿存在的个别差错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订正。并根据每本书反映的瓦解敌军史实的不同之处,修改确定了丛书每册新的书名,使其更符合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瓦解敌军工作的不同特点。同时增补了出版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瓦解敌军工作的性质及其对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历史作用。我们将继续编写出版丛书的其他部分,使丛书更加真实、生动地反映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那段光辉历史。 编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秘密使命/瓦解敌军纪实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高如//王犁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5575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6 |
出版时间 | 2009-02-01 |
首版时间 | 2009-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