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分为三个十年,即1917年-1927年、1928年-1937年6月、1937年7月-1949年9月,是为本书的三编。通过这三个十年,展现了这一通称为“现代”段落中的“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对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对外来文学资源的改造和运用,文学语言与形式方面的变革,及其在“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全书论述各时期文学的思潮与运动,各文体的状况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代表了文学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作者简介
吴福辉(1939-2021),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1998年始担任博士生导师至今。治中国现代文学史,专攻现代讽刺文学、市民文学和京海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后,历任研究室主任、副馆长等职。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长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与河南大学合建的博士点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钱理群、温儒敏合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且换一种眼光》《京海晚眺》《游走双城》《深化中的变异》《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多棱镜下》《春润集》《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1928-1937)》(主编)等。
目录
初版序言 王瑶
前言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二 外国文艺思潮涌入和新文学社团蜂起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四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章 鲁迅(一)
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二 说不尽的阿Q
三 《野草》与《朝花夕拾》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三章 小说(一)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二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一)
一 “鸳蝴”开启直接源头
二 对峙迫使旧派向“俗”定位
三 市民通俗小说类型的形成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五章 郭沫若
一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三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四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剧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六章 新诗(一)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二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 变革中的新诗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七章 散文(一)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三 冰心、朱自清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四 郁达夫与创造社作家散文
五 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散文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八章 戏剧(一)
一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三 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四 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年-1937年6月)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 19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 革命文学论争与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三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章 茅盾
一 茅盾的历史贡献
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
三 茅盾的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贡献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一章 老舍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二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三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二章 巴金
一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二 《家》的杰出成就
三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三章 沈从文
一 “湘西文学世界”的创造者
二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三 散文艺术与“沈从文的寂寞”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一 “左联”与左翼小说
二 京派小说与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三 海派小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五章 市民通俗小说(二)
一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
二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
三 武侠想象世界的现代拓展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六章 新诗(二)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二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三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七章 鲁迅(二)
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三 《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八章 散文(二)
一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二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三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四 报告文学与游记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九章 曹禺
一 从《雷雨》到《原野》
二 《北京人》与《家》
三 曹禺剧作的命运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章 戏剧(二)
一 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二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一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二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一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二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三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
一 暴露与讽喻
二 体验与追忆
三 通俗与先锋
四 现实与民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三)
一 雅俗对立的部分消解
二 通俗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47775
开本 16开
页数 575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680
出版时间 2024-05-01
首版时间 1987-08-01
印刷时间 202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774
CIP核字 2024006338
中图分类号 I209.6
丛书名
印张 3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