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编撰。本书聚焦“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核心议题,由“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数字化转型与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治理”“中国农村教育的公共支出与服务均等化”“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五个子议题构成,系统回应了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发展脉络与价值,数字化何以助力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治理实践难题,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门何以能出贵子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助力强国建设。 目录 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 论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刘秀峰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脉络、主要特征与新议题——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报告教育内容的分析 梁婉雅 肖龙海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实现逻辑 梁宇健 周润伍 欧阳修俊 数字化转型与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李涛 乡村教师“互联网+教学”胜任力的现状、问题与提升对策——基于中西部三省的实证调查 赵丹 易美玲 杨国光 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特征、问题与推进策略辛雨轩 罗阳 农村教育现代化治理 “逆整体性治理”:农村基础教育治理中的悖论现象——基于山镇基础教育治理实践的考察 魏峰 乡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困境及破解之道 朱成科 李东青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中小学校泛行政化的发生机制——基于中部2县10所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个案访谈 孙敏 雷望红 逻辑、机制与困境:县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在地化范式——以浙江省N县乡村教育改革为例 徐萌 中国农村教育的公共支出与服务均等化 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驱动机制 于璇 杨广宇 栾晓晶 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是互为因果关系吗?——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敏 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 “农门为何能出贵子”:跨越阶层的“贵人”之农村子女的社会关系网络 王兆鑫 齐麟 认知、意愿与行动的悖论:基于福建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需求的质性分析谭敏 先“上”带后“上”:农村第一代大学生代内教育帮扶研究 田杰 教育与迁移——撤点并校对个体流动的长期影响 程雅雯 孔东民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涛,邬志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3833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28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7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